狮子林入口空间序列视域特征量化研究

2021-07-01 13:50刘婉抒姜婷婷万国欢孟祥庄
绿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游离视线视域

刘婉抒,赵 津,姜婷婷,万国欢,孟祥庄

(东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 引言

江南园林虽占地不广,然千岩万壑,清流碧潭,皆宛然如画[1]。在苏州城中有大小园林百余处,而有园林空间则必有入口,或由住宅及庭院空间进入、或单独设置入园通道。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园林空间,使园林景象往往经过入口空间的引导和过渡后豁然开朗映入眼帘,多具有小中见大、欲扬先抑的特点,体现出空间的引导与暗示的作用[2]。而著有“假山王国”之称的狮子林入口空间的处理则相对独特[3]。

狮子林主景区中的假山石多直接置于园林门洞处,使园林空间过渡区域视线有所遮挡,空间相对闭塞。游人在该处区域无法看到核心景观。在此种处理方式中,狮子林入口空间如何做到引导与过渡,最终将游人引至主景区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2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选择

2.1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空间句法理论中视域分析法(Isovist Analysis)对狮子林入口空间序列进行量化分析,进而探究狮子林入口空间视域特征及视线引导方式。该分析方法在古典园林空间研究中的适用性已经得到一定印证[4~6],涉及的视域值参数有:视域最大直径(MaxDiam)、直径方差(VarRadial)、视域面积(Isovist Area)、圆度(Circularity)、游离度(Drift)等。

2.2 分析工具选择

有关学者对视域分析算法进行改良,提出定量视域分析算法,可将从视点发射的一定数量的射线与视域边界阻挡生成的交点顺序连接生成视域图形进而计算视域面积[7]。同时Grasshoppr参数化工具亦逐渐应用到视域分析的研究中[8],为了使可视化效果进行更加细腻地呈现,基于此,将视域值定义在参数化工具Grasshopper中进行程序编写,为视域值计算奠定基础。

3 狮子林入口空间视域值分析

参考《刘敦桢全集·第八卷》中狮子林测绘平面图,以1.5 m视线高度绘制其入口空间视域分析模型(图1),在通行区域中布置视点进行计算,最终将计算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呈现,以颜色明度高低反映数值的高低,即明度越高数值越高、明度越低数值越低。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图1 狮子林测绘平面及入口空间视域分析模型 图片来源:改绘自《刘敦桢全集·第八卷》

图2 狮子林入口空间视域值分析 (图片来源:自绘)

3.1 视域最大直径分析

分析图3可知,视域值最大的区域出现在入口空间门厅和祠堂间的庭院部分(区域7),此处出现一个纵向交叉式的红色带状图案,这是由于南北两侧建筑的影响,使最大视深增长,此处的视域视线一直延申至祠堂北侧院落空间内。而其下方出现横向红色区域,该处视域视深受东西方向入口影响。

图3 狮子林入口视域最大直径分析 (图片来源:自绘)

其次,数值较低一些的橙色区域主要出现在燕誉堂北侧(区域2)以及区域6和指柏轩南侧场地,区域6为入口庭院空间通往燕誉堂的必经之路,此处视线引导至燕誉堂处。进入燕誉堂前的场地后,视线向南北方向打开,最远可从燕誉堂看至小方厅(区域2),此区域有一个关键视点(标记A)此处恰巧可以同时看到两个新空间分别为西南方位的立雪堂区域和西北方位的指柏轩区域。为进入园林空间起到了引导作用。

指柏轩西侧场地的视域值较大(区域1),该处的最大视深主要受主园林空间影响,游人运动至竹林区域方能感受到更大空间深度。区域5亦出现红色色块,该区域为狮子林御碑亭廊 ,该处视线延伸至西侧扇子亭,此时还未能看到中心水景区域,当走过御碑亭后,视线向西北逐渐打开,湖心亭等园林景观映入眼帘,空间开朗。修竹阁(区域4)虽然数值色块呈现黄色,但其视线被周围假山植被围合,其南北方向视线长度较大故数值相对较高。

狮子林园林入口有6处,除区域1、5两处,视线适当打开直接通向主园林空间外,其余区域4、8、9、10四处均通向假山区域,视线围合,这与苏州其他园林入口空间处理方式不同。区域12的复廊空间中间设置墙体,两侧视线分别延伸至两边景观空间。狮子林此处复廊视线深度均较低,其主要作用为延长游览路线,增强游人的游览欲望。

3.2 直径方差分析

分析图4可知,狮子林的园林入口空间复杂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不大,只有少数空间转换区域视域空间复杂度才明显升高(区域1~5)。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园林入口区域主要由假山围合,视线范围小而不通所致。

图4 狮子林入口直径方差分析 (图片来源:自绘)

3.3 视域面积分析

分析图5可知,视域值最大的区域出现在入口门厅及其两侧部分(区域7),此处视域面积为该分析范围中最大区域,说明该处空间开敞。当游人通过区域8向区域5的廊空间运动时,视域面积迅速减小,空间狭长,空间感受狭窄,经过一段短暂移动后,进入到下一个空间,视域面积稍有增加。另一处视域面积较大的区域出现在指柏轩(区域1)一侧,而其余园林入口空间(区域2、3、4、9、10)包括复廊部分(区域6)视域面积都处于较低水平。

3.4 圆度及游离度分析

分析视域圆度和游离度(图6)可知,圆度高、游离度低的区域普遍出现在各建筑及院落等空间的中心区域,圆度低、游离度高的区域往往出现在门洞或空间转折处(如区域2、4),此类区域中圆度值和游离度值变化趋势相反。区域4中,在复廊南北转角处视域空间的圆度值低、空间稳定性差,游离度增高,运动导向性增强,游人在转角处会迅速穿过进入下一个空间。

图6 狮子林入口圆度及游离度分析(图片来源:自绘)

区域1、3中两种数值变化有所不同。区域1为指柏轩西侧靠近竹林一带,该处少部分视点视域值出现圆度值升高、游离度也升高的情况,此原因为最大视深渗透至主园林空间造成。区域3为廊空间,该处视域圆度和游离度值均较低,圆度值低说明该处空间稳定性差,视点靠近该视域空间的边缘。游离度低说明该处空间运动导向性弱,经分析游离度低是由于受南北两侧最大视线深度影响而形成相对均衡的视域形状,导致视域形心与视点距离较近,但该区域仍具有导向性,游人在该区域稍作移动,导引方向即可由向南改变为向北。

图5 狮子林入口视域面积分析 (图片来源:自绘)

3.5 分析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狮子林入口空间视线引导具有连续性特点,且视线引导方向较为明确,建筑及庭院空间的视线通透性较强。在燕誉堂东北角的复廊处出现关键视点,分别向南北两侧进行视线引导,是引导至园林空间的重要区域。

除门洞外整体空间复杂度变化不大,主园林空间受假山的遮挡,使入口区域靠近主园林空间的视点视域面积并无增加,空间的引导主要在于入口建筑和庭院空间的相互转换。

在燕誉堂东侧的复廊处,其视域游离度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受南北侧视线深度影响,该区域视点视域形状相对均匀,使视域形心与视点距离较近,故游离度较低,但视域形心的位置会随着视点的移动而发生明显改变。

4 结语

本文基于视域分析法对狮子林入口空间视域特征进行量化研究,分析得出其入口空间主要以视线引导为主,空间的视线引导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在燕誉堂东北角的复廊处出现面向南北两侧空间的视线引导,在该入口空间引导中起到重要作用。狮子林入口空间园林过渡区域虽被假山遮挡,但由于入口空间序列中建筑及庭院空间相对通透,使视线得以伸长,进而运动方向明确,最终将游人引至园林空间。该空间处理的精细巧妙,体现出造园者的良苦用心,值得后辈学习与借鉴。

猜你喜欢
游离视线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基于ShuffleNet V2算法的三维视线估计
要去就去视线尽头的山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那座山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陶珊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