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绿洲之境”度假村渔人码头景观规划设计

2021-07-01 13:50柳伟民刘蒋山郑晓琦廖宇兰
绿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滨河水景滨水

柳伟民,刘蒋山,郑晓琦,廖宇兰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

1 引言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发展加快的今天,滨水城市园林景观已经发展成为推动现代中国城市园林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滨水城市园林景观不仅是用来改变现代城市园林整体生态容貌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园林滨水景观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良好发展和城市风貌景观改造的重要技术关键。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发展步伐加快,导致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绿地明显存在不足,根据我国城市规划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必然也需要及时跟进我国城市园林发展。度假村的建设无论从经济、生态、城市文化、居民需求来说都有着重大意义。

2 课题研究的背景

码头是一条城市与河流的重要纽带,不仅背靠丰富的自然景观,又无比贴近城市生活。柳州市码头旅游度假村的项目开发不仅创造了现代城市整体空间的新生态秩序和展示柳江的自然风光情趣,而且使其具有鲜明的柳州地区文化特色,滨水城市景观是国际城市最具艺术生命力的城市景观建筑形态。对滨水景观研究与度假村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将对柳州市目前的“绿洲之境”码头度假村方案设计有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帮助。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码头海滨度假村绿地作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于对城市滨水旅游空间的整体设计规划改造,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应用意义。关于度假村城市设计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理论不断涌现,建筑学、生态学、风景园林设计学等诸多热门学科都在积极讨论不同城市滨河不同地域的城市发展设计问题,并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城市设计发展策略。但总的来说,多只是局限于各自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系统深入。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旨在系统性地分析滨河度假村两个景观设计,度假村两个地块的景观现状相关问题,并将其应用于自己具体景观设计方案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 研究方法

4.1 调查法

有目的性的系统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4.2 文献综合研究法

根据课题,通过调研文献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研究内容。

4.3 功能分析法

社会科学是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影响。

4.4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课题进行综合性研究

5 度假村项目背景

5.1 区位分析

本设计是码头度假村工程的二期工程,位于柳州市东南,柳江沿岸(图1)。

图1 区位分析

5.2 项目定位

码头度假村工程致力于打造自然生态景观。目标定位为:“生态先行的城市绿肺”“蓝绿交织的文化景观”“生生不息的城市客厅”。

5.3 背景文化解析

项目选址在柳州市东南方向,位于柳江边上。柳州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西中部偏东北,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柳江自北向南绕呈半岛形的柳北半岛,向东北又绕行向西南,最后向东南流出,故柳北半岛素有“世界第一盆景”的美誉。

6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把使用者的需求摆在第一位,打造高质量、好环境、好文化的度假村。

(2)以水景、植被设计为主:既然是滨水度假村,水景自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多设置水池、喷泉、湿地,植被设计注重层次感、立体感。

(3)因地制宜:多选择乡土树种或者极其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并且要反映出地方特色,这样才能使得经济,文化收益最大化。

7 研究结果

7.1 度假村总体规划

本方案以绿洲之境为主题,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得度假村成为城市人们心中的绿洲,本方案主要以几种主要功能的来进行分区设计,包含生活、娱乐、休闲、运动等多个方面。景观设计也有水景、植被、小品、湿地等不同层面。方案力求最大限度利用和融入自然环境,但又方方面面围绕人们日常生活。其总平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总平面

7.2 功能分区规划

本度假村设计大致将区内分为4个大的功能区,即滨河码头区、中心待客区、居住区、休息娱乐区(图3)。人流由居住区北角和滨河码头进入度假村,并以水景与湿地景观来引导人的路线,作为景观观赏视线重要控制点,作为连接景观者和观赏者的视线重要和可控制的节点,对景区全园个体与景点景观进行相互衔接如影相映。居住区北方通过广场铺装衔接亲水平台过度至江岸,西南连接花坛广场指引进入待客区,待客区设有酒店与露天泳池。广场南部接休闲娱乐场所,设有各类球场,观景平台,叠石落水小品,形成线形的景观观赏带。酒店与休闲区北边接壤较大块绿地为该园的羽毛球场与草坪景观观赏,并通过湿地衔接码头景观。该度假村设计满足各类休闲、娱乐、景观观赏以及大量的户外健身活动需求。且在度假村的各个节点都有设计亲水平台和观景亭,以此衔接全局。

图3 功能分析

7.3 分区设计

(1)入口展示区。两侧进行了绿化,主要是种植金桂、蜜蜂果、扁桃,形成一道道的绿色屏障。沿路沿房间均设置了草坪,夹以各种特色的树类分红或竹桃等作点缀,以增加其色彩层次的变化,力求一步换一景,时刻给人们以新鲜之感。

(2)居住区设计。以绿化与水景引导人们路线,从中心节点,往北通往阳光广场,接湿地景观过度至码头沿岸,湿地景观地区以水生植物为主种植。

(3)休闲娱乐区。居住区往南通往中心花坛。花坛以南设有景观小品,引导通往休闲娱乐地带,花坛周围为主要绿化区,铺设红花檵木,红花卢莉,黄金榕等多种灌木以及各类花被。休闲区设有各类球场,以及大片铺设的草地,此地植被以地被为主。

(4)待客会谈区。通过花坛及铺装引导,往北通往带度假酒店,酒店四周列植小叶榕,栾树白兰等。营造绿树成荫的环境,以及衬托四周水景。酒店中央设有露天泳池,为游人休憩玩耍的不二去处。

(5)滨河码头区。码头区以水景为中心,植物不宜高大遮挡水景,多为灌木地被与湿地景观。并通过湿地景观连接整个度假村,北方有亲水廊架与湿地之上,南方设有木栈道,皆为赏景、游水、散步的好去处,通过廊架进入亲水平台,一步一景。

(6)城市家具设计:灯具设计以游人安全为中心,并且注重节能环保,路灯设置间距合理,步道脚下皆设有景观灯和草坪灯。并且设置垃圾桶、座椅等公共设施,满足游人的使用(图4、图5)。

图4 景观分析

图5 城市家具设计

7.3 节点设计

7.4.1 花展虹霓

此处规划为休闲活动区,设置了一个特色廊架,采用彩虹色过渡, 色彩鲜艳,吸引游人的目光,增强乐趣性(图6)。

图6 花展虹霓

7.4.2 晖水小景

位于居住区中心,利用水景和草坡地形打造居住区内的观赏景致, 让居民感到舒适愉悦之情。

7.4.3 曲径通幽

用曲线来打造一个带有流动性的水池,人们通过水池也可看到彩 虹廊形成对景。

7.4.4 花茵草阶

位于休息娱乐区的环状花坛,用花香来营造不一样的环境气 氛,吸引人们停滞(图7)。

图7 花茵草阶

7.4.5 疏影彼河

位于滨河码头区的亲水平台,用曲线平台来打破固有的完整平台,让 游人感到趣味性。

7.4.6 青芜湿地

位于滨河码头区的湿地景观,让游人进一步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了解生态,保护环境(图8)。

图8 青芜湿地

7.5 种植规划

本着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原则,应利用好当地自然条件,并且注重季节、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注重立体绿化,湿地景观地带多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度假村中有大面积的草坪灌木铺设。道路两旁则多种植乔木。以此营造全局的空间感。度假村绿被主要分为3种:①以各种大面积的花草坪设计作为主要的组成部分;②沿路的高大乔木,如白兰,杧果;③标志性的大树古树,作为度假村重点景观资源。

8 结语

随着城市发展、服务业兴旺,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的需求逐渐提高,景观设计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帮助日益明显。城市滨水地带改造成各类休闲场所已是主流趋势,此“绿洲之境”度假村码头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把人、城市、自然联系到一起。让游客与居民皆能放松身心,融入自然,如入桃花源境。

猜你喜欢
滨河水景滨水
胡旭光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系统建设
基于大生态观的滨河公共空间景观提升探究
天音水景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