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结合吴茱萸热奄包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2021-07-01 08:52何文星莫晓文刘贤慧尹苏平华珍娣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肌筋吴茱萸腰背

何文星,莫晓文,刘贤慧,尹苏平,华珍娣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513000)

腰背肌筋膜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变,在青壮年群体中较为多见,其发生与长时间脊椎姿势不正、周围软组织劳损、御寒不当、外力作用等因素有关[1]。该病临床特征是皮肤麻木、肌肉痉挛、运动障碍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汤剂内服应用较为广泛,且安全性较高,但见效较慢;针灸作为典型的中医物理手法,包括针刀、刃针、水针、温针灸、艾灸等,临床上选择种类众多,但疗效不一。腰背肌筋膜炎病程长,易复发,目前尚未发现确切有效的疗法。中医认为,该病以本虚标实为主,治疗需标本兼顾。笔者结合临床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经验,发现刃针结合吴茱萸热奄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英德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3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0~52岁,平均(39.25±5.68)岁,其中30~40岁20例,41~50岁8例,51~52岁4例;病程1~9年,平均(5.30±2.58)年,其中病程1~3年12例,4~6年11例,7~9年9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3]。①有外伤后治疗欠佳、长期劳损或外感风寒病史。②腰背部感觉酸痛、肌肉僵硬伴随沉痛感,疼痛常与气候变化相关,在阴雨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③腰背部存在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广泛,腰背部肌肉组织僵硬,沿竖脊肌行走的方向可扪及条索状改变。④腰背部功能活动基本正常,X线片检查示腰背不存在阳性体征。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具备正常的认知能力;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存在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精神障碍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严重骨质疏松者;无法配合本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刃针结合吴茱萸热奄包治疗。①常规疗法。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217,50mg/粒),每次50mg,整片吞服,每日2次。②刃针疗法。对患者腰背肌进行仔细触诊按压,明确阳性反应区域,以压痛最明显点为中心。若病变范围宽,有多处压痛点,则酌情再取2~3个压痛点。用0.35mm×40mm一次性刃针,垂直快速进针,到达肌肉层,进行纵行、横行切割,以针下局部松解感(落空感)为度,不留针。取针后用棉签按压针孔以防出血。每周治疗2次,治疗2周。③吴茱萸热奄包疗法。将适量吴茱萸碎成小段装在20cm×30cm的双层布袋中,另备大毛巾;嘱患者取俯卧位,将吴茱萸热奄包加热至50~60℃,毛巾包裹试温后,敷于患病部位,药袋温度过低时可更换药袋,每次药熨时间一般为30min,每日2次。药熨过程中要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McGill简化量表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2个疗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变化情况。③腰背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2个疗程的腰背功能。JOA腰痛量表主要包括主观症状、运动障碍和日常功能活动受限3项,最高为29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腰腿痛症状越严重。③临床疗效。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偶尔会出现腰背痛,可正常工作及生活;有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间歇性疼痛出现,一定程度影响日常生活;无效: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多组间比较以F值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32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29/32)。

(2)疼痛情况比较 治疗第1、2个疗程,32例患者VAS、PPI、PR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分,±s)

表1 3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分,±s)

注:1.VAS,视觉模拟评分法;PPI,现有疼痛强度;PRI,疼痛分级指数。2.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VAS评分 PPI评分 PRI评分治疗前 6.55±1.34 4.01±0.13 9.68±2.36治疗1个疗程 4.75±0.58▲ 3.81±0.24▲ 6.24±1.39▲治疗2个疗程 3.52±1.24▲ 2.57±0.34▲ 4.36±1.14▲

(3)JOA腰痛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第1、2个疗程,32例患者主观症状评分、运动障碍评分、日常功能活动受限评分、JOA腰痛量表总分均呈上升趋势,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腰痛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3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腰痛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1.JOA,日本骨科协会。2.与治疗前比较,▲P<0.05。

JOA腰痛量表总分治疗前 1.68±0.730.96±0.352.86±0.79 4.09±1.26治疗1个疗程 2.29±0.84▲ 1.45±0.37▲ 3.77±0.85▲ 7.72±1.88▲治疗2个疗程 4.34±0.48▲ 2.21±0.57▲ 5.59±0.62▲ 13.16±0.49▲时间主观症状评分运动障碍评分日常功能活动受限评分

4 讨论

腰背肌筋膜炎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已对患者工作及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该病发病原因可能与久坐、缺乏运动、长时间维持相同体位等有关,易出现腰背部疼痛,多因腰部重复性损伤后累积发病。中医认为,腰背肌筋膜炎属“痹证”范畴,其发病与风寒湿邪入侵、劳累过度有关,主要由气血经络受阻或瘀滞,气血运行不畅,阳气痹阻,使腰部筋肉阴寒内生,失于温养而致病。治疗当祛风散寒、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临床常采取双氯芬酸钠治疗,但疗效欠佳。

刃针是一种新型“带刃针具”,其符合微创理念,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通过其进行软组织切割以解除局部病痛[4]。刃针疗法起源于中医学中的古九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改进,其在设计上更加侧重“针”状,治疗手法独特且有效,具有安全、微创、易掌握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医师与患者认可。刃针疗法还可松解粘连组织,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有效镇痛[4]。中药热奄包集热疗、药物功效于一体,与熏蒸法相似,通过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热力、药力联合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吴茱萸具有保护心肌、减少心肌内酶及能量的消耗、提高机体功能活动水平的作用[5]。吴茱萸还具有抗炎作用,如操寄望等[6]发现吴茱萸碱能明显减轻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指数。

本研究结果显示,3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治疗第1、2个疗程,患者 VAS、PPI、PR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腰痛量表各项内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刃针是由圆针、针的形状演变而来,刃针虽属于针刀的一类,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刀,其具有离断肌肉组织的功能,安全性高。中药热奄包通过在局部加热,使药物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达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祛瘀消肿的功效。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通过热敷方式快速渗透皮肤,扩张局部血管,缓解临床症状[7]。

综上所述,刃针结合吴茱萸热奄包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及症状,恢复腰背正常功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本次回顾性分析仍存在一些局限,如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短,下一步还有待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对刃针结合吴茱萸热奄包治疗的远期疗效进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肌筋吴茱萸腰背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摆脱腰背疼痛的困扰
肌筋膜炎痛难忍 家庭自灸急缓解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中药烫疗联合冲和软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