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 踪

2021-07-08 01:37唐定伟
湖南文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龙海校长

唐定伟

手机里唱起了歌儿,是《冲动的惩罚》,早些年风靡大江南北的情歌。石才一直用的是这个铃声,因为喜欢刀郎极具时空穿透力的嗓音,还因为这首歌是太太凌梅选的。

结婚时凌梅说日后石才不能有事故和故事。不能有事故,是凌梅对他们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她希望和石才的婚姻生活顺顺溜溜。不能有故事,是凌梅对石才的忠告,她希望石才从一而终,不再有桃红李白。

凌梅是个狠角色。用石才的话讲就是见过狠的,没见过她那么狠的。她有一出手就能捏住人“七寸”的狠。

石才有些烦厌,脱口而出,又是哪个不懂世事的家伙,午休时候打什么电话。本想直接挂掉,转念又觉不妥,就按了下电源键,黑屏了,反正听不到。这样即使是重要的电话,也可以找个诸如没注意之类的托词,避免一些尴尬和麻烦,自己有回旋余地。到了他这个年纪,处事已没有那么简单粗暴,会给自己留后路。

石才要睡觉。

习惯是可怕的,以前石才对此没感觉。天马行空,放荡不羁惯了的人,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随着经历和阅历的增长,尤其是过了不惑之年,女儿出生之后,石才逐步习惯有规律的生活。比如以前总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午休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开始习惯性地午后小憩了。这一改变来自前世小情人。每天饭后午睡,只有他陪女儿才睡得安稳。就这样,他由一个被动陪睡者,渐渐成为一个午睡习惯养成人。现在是只要到了十二点半,瞌睡虫迅速上脑。即使是出门在外,哪怕在车上眯一会,他也会感到神清气爽不少,要不整个下午人都是蔫的。因而他特别反感那些打电话搞不清时间的人。又不是救火,就不能上班时间再打吗?

更何况此时他正在风景如画的东江,参加市美协组织的写生笔会。一把逍遥椅临湖而躺,带上一杯上好的西湖龙井,手机搁在地上,脱下外套蒙头盖上,睡眼惺忪。

手机铃声又响了两遍。蛮有味呀,还真执着,左一遍右一遍地打,看来真的睡不成了。

石才拾起地上手机。校长呀,三个未接来电了,还有条“请马上回电”的信息。

校长叫杨天白。刚来学校报到时,石才就注意到这个名字,估摸着杨校长应该是在快天亮的时候出生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乡下人没文化的多,小孩名字带时令特色的也多。比如他的叔叔叫下雨,下雨天生的。

后来石才的联想得到了证实,杨校长父母的确没上过几天学,而且是在臨近天亮时生的他,这是杨校长和班子成员拉家常时亲口讲的。杨校长并没有屈服于出身,靠读书改变了命运。他起点并不高,八十年代中专生,毕业后最初分配在边远乡镇的一个小学。虽然跳出了农门,可他并不满足,他是典型的“教而优则仕”,工作单位由边远小学调到了县城的一所高级中学,又被任命为副校长,成了县委管理的副科级干部。三年之后,由副转正,成了省级示范性中学的掌门人。在第四年的时候,又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人生轨迹可谓一年一个台阶,真正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石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并没有因为没接校长电话就被吓到。他甚至没觉得有太多的愧疚,毕竟是真没看手机。如果看到了,也不会不接。虽然他没什么事有求校长,但毕竟在校长旗下工作,不把他看成领导吧,至少也是同事。基本尊重还是要的。

校长连打三个电话,显然不寻常。石才重视和警觉起来,定了定神,决定马上给校长回个电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还没等石才开口,就传来了校长焦急的声音,石老师呀,你们班上的龙海同学失踪三天了,请你回趟学校行不行?

在石才印象中,杨校长还没有以这么低调的姿态和老师们讲过话,虽然他不是个张扬的人。但谁个都渴望被尊重。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张脸嘛。

校长摆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还有什么好说的,回去看看呗。即使什么作用都不能起,凑个数,那也得回去,这是个态度问题。校长面子得卖,不回去校长心里会不舒服。脸需要互相给。

石才向笔会组织方请了假,开上大奔往学校赶。

校内开S级大奔的还只有石才一个,证明他有雄厚经济实力。他收入来自于卖画,教书是副业,他不在意这点工资。工资卡一直由太太掌管,工资多少他不是太清楚。他教的是美术,不是主课。他毕业于师大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在校就读期间就是个牛人,举办过两次绘画展。毕业后就成了职业画家,加入了省美术家协会,入展过一次中国美展。业内人知道,入中国美展是需要实力的。按照发展趋势,他加入中国美协只是迟早的事。

龙海同学失踪怎么会通知他呢?刚听到这个消息时,石才一时半会没回过神来。按理他只是个科任教师,又不是班主任,更不是政教主任。

一眨眼工夫后,石才回过神来了。龙海同学失踪通知他是有道理的,龙海是他的爱徒,学校认为他最了解龙海,所以通知他回去协助寻人。

石才对龙海是熟悉的。他是高三美术特长班的学生。论文化成绩是很难上一本的,但他有美术特长,尤其对山水画的悟性很高。原创他还差了点,毕竟十八岁刚过,心中的丘壑还少了。临摹他很在行,摹什么像什么,有的作品不细看,还真可以以假乱真。石才认为学习从模仿开始,龙海有美术潜质,是可造之才。

石才对龙海可以说得上关爱有加,鼓励他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弥补文化成绩上的缺陷,指导他备战美术专业考试。两次在暑期带他参加写生笔会,扩充他美术创作题材。石才甚至和他联名作画,这是高度认可,既是对关系的认可,更是对笔力的认可。

龙海的毛病他也有所耳闻。据班上男同学反映,龙海喜欢撩班上的女同学。十七八岁嘛,正处青春发育期,又没做出什么违法出格的事来,这是小节,可以宽容体谅。再说,这样的事也不是那么好提醒。石才对于外界的反映,一直装聋作哑。

龙海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就没娘,由爸爸一手拉扯大。

龙海爸爸叫龙飞,年轻时是耍起飞得起的那种人。他见过龙飞两次,虽然已过天命之年,但从外形和谈吐来看,年轻时是个有魅力和故事的男人。

龙飞是一九八三年毕业的老牌高中生,仪表堂堂,成绩优异,一度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年级掐指可数的天之骄子,众多女生眼中的白马王子。他天生情种一枚,来者不拒。

也许是命中注定,或许是他风流成性的报应,龙飞高考时以一分之差从独木桥上翻滚下来。

几年后,龙海爸与龙海妈,也就是当时他爸的仰慕者之一喜结连理,之后便有了龙海。当了父亲的龙飞,把婚前对龙海妈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经常拈花惹草。龙海妈以死相逼,龙飞也多次跪在列祖列宗牌位前写下从今以后改邪归正的保证,可仍旧我行我素。龙海妈一气之下上了吊。

龙飞对妻子还是有真感情的。在得知无力回天之际,他泣不成声,当场赌咒发誓终身不娶,且会把孩子培养好。他算个真爷们,兑现了当场的誓言,一直未再娶,给了龙海无微不至的父爱。但再好的父爱也难以弥补母爱缺失带给龙海的内心孤寂。毕竟妈妈走时他才五岁。

再过三个月就要搞专业考试了,龙海呀龙海,关键时刻你可不能掉链子呀,这链子一掉可就得抱恨终天呀。石才一边开车一边在心里念叨起来。他不认为高考是改写命运的唯一出路,但认可是穷人家孩子最好出路的观点。

学校已就龙海的事吵得沸沸扬扬。不仅在老师中传开了,在班上和校内甚至校外也是议论纷纷。

校内主要流传着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本班传出来的。讲的是龙海在歌厅嗨歌时与一个女服务员对上眼了,他们约会已不是一两次的事了,这事龙海的几个哥们同学知晓,他们甚至帮他打掩护,只是班主任老师还蒙在鼓里。这次龙海的失踪就是和那个女孩为爱私奔。

第二个版本来自校内。说是龙海与市里一个职校的女孩子在溜冰时混熟了,一来二去就黏上了,之后就是频频约会,这次是相约外出游玩。说得有鼻子有眼。

不管哪种版本,都和女人有关,都属于早恋范畴,都有段故事。

龙海的故事让石才想到了自己。人不风流枉少年嘛,他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

石才女人缘好,桃花运旺,而且一旺就是十多年。尤其是过了而立之年,随着在圈内名气的日益增大和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桃花运非但不见衰减,还日益火旺。石才酒后曾对哥们调侃,其实我也不想撩妹,命里带桃花,没办法。说完这话,石才还做了个双手一摊的姿势。

这种状况直到凌梅出现才戛然而止。他是被动刹车的。

在大学时代,石才和室友达成了一个共识,处对象千万别找哲学系的。哲学系的女孩会引经据典,可能动辄就是马克思、黑格尔怎么说。哲学系的女孩思路太清晰,坐而论道就能想出那么多深奥的思想和理论问题,将来在家斗法不好惹。

凌梅是他校友,低他八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化系毕业。当然,这些是到后来他们确定关系时才知道。而自知道那一刻起,石才就明白此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结果还真是这样。

凌梅是他最后一任女朋友,交到他手上时,纯洁得像一张白纸。她在校一门心思搞学习,忘记了谈恋爱。现在这个年月了,选择她做老婆,却并不是因为纯洁得像张白纸。可你不在意,对方很在意呀。凌梅就是很在意的那种传统的女性。确定关系的那一刻起,就认定了石才是她的男人。

石才后来发现,凌梅绝不能简单用纯洁来形容,那太低估她了,她是个智者。凌梅曾经说,只要不搞武斗,石才你绝对不是我的对手,你这辈子就是我的菜,只能我一个人独享。这话讲得好,既抬高了自己,也点醒了男人。

凌梅很会造势。石才本来没有和凌梅安家过日子的打算,是被逼上梁山。有女同事给凌梅介绍对象,凌梅有些羞涩地谢谢对方,我有男人啦。女同事有些惊讶,那是谁呀?没听说过呀!凌梅略显喜悦地说,我们同事,石才老师呀。这话讲绝了,还不是男朋友,是男人呢!确定关系没几天,还男人呢,只有凌梅说得出,真是不显山不露水,要弄得众人皆知呀。

当然,石才是认可凌梅这个人的。凌梅的确具备好妻子特质,秀外慧中,知书达理,孝敬老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再说,自己三十好几了,荷尔蒙分泌减少,也到了收心的时候了。

与龙海私奔的女孩叫如烟。石才是成就龙海和如烟露水姻缘的红娘,却是无心插柳。

那是一次作品展。石才着意栽培龙海,带他参加本省一位著名画家的绘画展。因对同一幅作品有强烈共鸣的缘故,龙海认识了如烟,很快坠入爱河。如烟原本有个幸福家庭,父母恩爱,视她为掌上明珠,她有绘画天赋,从小就立志成为中国的达·芬奇。可天有不测风云,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父母的生命,一夜之間她成了孤儿,出于生活所迫,她成了酒吧服务生。

如烟的经历让龙海产生了同理心,他们开始山盟海誓,谋划未来。他俩决定分三步实施计划。

安家过日子少不了钱。他俩殊途同归地想到了钱。龙海只能问爸爸要。他以考前专业培训的名目骗爸爸寄来了一千块钱。只有这个名义,爸爸给钱才最爽快。如烟想到了家人生病急需交医疗费的名义,催着酒吧老板兑付了所欠工资。

第二步就是如烟买好车票,龙海逃离学校,两人一道奔赴心仪的城市,开启全新的两人世界。

终于躲过了所有猎人的枪,“逃”出来了。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小两口踏上了远行的列车。他们计划好了,先度蜜月,再找工作。龙海有艺术创作天赋,可去文化创意公司谋职。如烟有酒吧工作经验,去大酒店谋份差事应该没问题。他们觉得未来可期,幸福生活在向他们招手。

他们找了个廉价酒店住了下来。吃住都在酒店,白天游山玩水,晚上合作玩网络游戏,睡觉赤身肉搏。就这样,他们过了一个星期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

但钱总会有花完的一天。他们开始奔赴人才市场。他们要找工作,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属于他俩的小家庭。几天下来,他们有些沮丧。用人单位第一要求就是文凭。他们没有,只能处处碰壁。有意向接纳他们的都是一线工人的辛苦活,他们不愿意干。他们感到了危机。看来最难的就是第三步谋生过日子。

最先清醒过来的是如烟。她混社会早,比龙海成熟稳重。她决定和龙海好好谈谈。她说,我犯了一个很大错误!我们根本就不是一个道上的人。你是个好孩子,有着光明前途。你是一时冲动,我不想耽误你的大好前程,我们之间不可能修成正果。你必须马上回学校,去参加明年的高考。如果不是家庭变故,我也会参加高考,也许现在早已是天之骄子,人生也会改写,造化弄人呀。说罢,如烟有些伤感。

龙海反映非常激烈,十分果断地回绝了如烟的提议。他说,我就是个凡夫俗子,不要什么光明前途,不在乎上什么大学,只要天天看到你就够了,我不会让你离开。

他们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之中,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几天之后,彼此冷静了下来。他们想到了一个折中方案,龙海回学校参加高考,高考之后他们再续前缘。

龙海好面子,不想主动回去,他宁愿被学校逮住。他想到了上网,他知道现在公安有通过IP地址找人的技术手段。他去了网吧,和石才老师聊天,他最信任他。果真一下就被逮住了。

龙海失踪半个月重返校园的消息在学校炸窝了。杨校长连夜组织有关方面开会,研究处理事宜。参会人员不多,校委会五个领导出席,班主任老师和石才列席,就七个人。

杨校长作了开场讲话,他说,龙海同学回学校了,这是好事。但他离校出走十五天,和酒吧女郎私奔的事必须处理。这有辱校风,学校不拿个姿态出来万万不行,以后还有人效仿怎么办?请与会人员本着对学校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发表意见。

大家面面相觑,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石才。石才知道,大家想听他的意见,这就是影响力。可他觉得此时发表意见不太合适,他不是学校领导,也不是班主任,让他参加这样的会议是抬举他。他不能喧宾夺主。

还是杨校长打破了沉寂,他说,大家不要看石老师,对事不对人,有什么意见尽管发表,采取民主集中制。

德育副校长唐校长最先发言。唐校长说,这是个早恋事件,又无故旷课半个月,依律应该开除学籍。但大家都是过来人,年轻人嘛,应该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马上就要高考了,可以考虑给予留校察看的处分。

石才会前已与唐校长沟通。石才知道第一个发言的很重要,很可能影响接下来发言人的思路和观点。旷课一个星期,情节严重,就得开除学籍。况且是旷课半月,还有败坏校风校纪的情形,开除绰绰有余。如果大家异口同声要给龙海同学开除学籍的话,事就不好办了。唐校长完全是按石才的意思讲的,起到了定调子的作用,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赞同。

最后,杨校长作了总结讲话。杨校长说,那就按照留校察看的处分办。另外还要请石老师找龙海同学谈话,告诉他处分决定暂时不记入个人档案,不要有心理压力。如果考上了大学,档案里就不记入这次处分;如果没考上,那就得記入了。以这种方式促一把看。

这样的处分决定是石才没想到的。鞭子高高举起,然后轻轻落下,对哪方都有一个交代。既惩前毖后,又治病救人。不愧是校长,很睿智的一个人,石才在心底暗暗佩服起校长的高明来。

几个月后,龙海参加高考,以总分全省同类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被师大美术系录取。

毕业后,在人海中消失……

期间,不断传来龙海在美术界风生水起的喜讯,美术研究生、加入省美协、入展中国美展、加入中国美协……石才远远地驻足观望着,在他的眼中,龙海是他执教生涯中最得意的作品。

若干年后,石才收到了龙海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的邀请函。

邀请函很别致,手工设计,背景用的是白描,石才当年执教的画面。

责任编辑:吴缨

猜你喜欢
龙海校长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全国“最美家庭”提名龙海英家庭:幸福的十三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