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花开

2021-07-08 22:57沈莉红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政治课素质

沈莉红

初中生正值身心素质迅速发展的青春期,面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问题,容易陷入自我矛盾。思想与政治课作为一门以德育为根本性质的学科,在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积极心理学以幸福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这恰是初中思想与政治课所关注的教学方向之一。以下,笔者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从提升教师素质、挖掘德育因素以及开展第二课堂这三个角度来探索如何提升初中思想与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一、提升自我素质,以身作则

教师是德育的实践者,教师的素质对于德育功能的发挥具有直接影响。教师素质的提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素质的提升,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专业素质的提升旨在营造更为高效的德育课堂,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则将德育贯穿到学习与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例如,针对思想与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开展以思政课教师为对象的德育专题培训课与研讨活动。在培训课与研讨活动中,需涉及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如何实施德育、如何把握中学生心理以及如何结合时代特征开展德育活动等因素。在培训课以外,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自学,建立起学习文件夹,将搜集的有实践价值的资料以及学习心得整理、总结并分享出来。关于教师如何发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则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上课伊始,教师衣着整洁,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衣着整洁是对学生的尊重,面带笑容则是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体现。若课程安排在学生午睡过后的第一节课,学生精神还不十分清醒,则教师需提前五分钟左右走进教室,为学生放一首音乐,并提醒学生去教室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去卫生间洗把脸清醒一下。此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关注学生生活的,也是可接近的、具有“烟火气”的校园生活自然是有幸福感的。

以上,教师的良好风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若教师治学严谨、乐观积极,则学生亦有可能受到教师熏染,逐渐形成认真学习、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二、挖掘德育因素,创设丰富情境

初中思想与政治課教材中不乏德育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授学生知识点以及逻辑思维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创设多种情境则能够营造出趣味德育课堂,带来沉浸式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在讲到“呵护友谊”这一部分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矛盾,在出现这些矛盾时,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呢?请讲述一个你和好朋友面临矛盾的小故事。”学生于是开始回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朋友的包容度是在提高的,学生与朋友间的距离也将更近一步。故事讲述完毕以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处理冲突的方法与步骤有哪些?然后结合课本52页的“方法与技能”部分,向学生讲解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创设音乐情景,为学生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并鼓励会唱该首歌的学生跟着音频一起唱,然后将“友谊地久天长”这几个字板书在黑板上,在“地久天长”下面画一道横线,而后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让友谊地久天长呢?”与此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51页“探究与分享”部分的内容,同桌间相互讨论该部分出现的两个问题。

以上,结合教材创设多种情境,促使学生由教材联想到自身,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

三、开展第二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思想与政治课更贴近日常生活,也就更具有实践意义。根据这一特征,关于思想与政治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不少第二课堂活动仅流于拍照打卡、视频打卡等形式,这是需要改进之处。

例如,在学完“让家更美好”这一部分后,教师根据该部分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个第二课堂任务,具体要求如下:至少选择以下两种作业完成并提交:①在父母的帮助下拍摄一个短视频,短视频中需介绍自己的每一位家人或者介绍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物件;②记录每一位家人心中的家庭幸福小故事;③制作一个家规手册,可包括家规来源、家规的具体内容以及违反家规记录等;④制作一个家人爱好手册,需包括每一位家人的颜色喜好、运动喜好、食物喜好等;⑤画一幅全家福。作业完成以后,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提交于软件钉钉的作业功能区即可。待学生提交完毕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做一个整理与总结,下次课时进行交流与分享。

以上,利用互联网布置具有时代特征的第二课堂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家庭幸福感。

总而言之,可通过提高教师素养、挖掘教材德育因素以及开展第二课堂等方法提高思想与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除以上三种措施外,教师还有诸多可努力的方向,从而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与人生成就感。

【备注: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初中思政课德育功能提升的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立项编号:DY2020050。】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政治课素质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01—02合刊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