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山茶叶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

2021-07-10 02:20李尚锦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2期
关键词:雅安市茶树山区

李尚锦,杨 岗,曾 元,胡 瑶

(四川省雅安市气象局,四川 雅安 625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主要内容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为了探讨气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发挥气象部门优势,结合雅安名山农村实际,从气温、降雨量、日照等气象资料。参考茶业科技工作者有关茶生长和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分析影响名山农村支柱产业(茶叶)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气象因子,评估气象灾害影响,提出参考对策建议,为开展茶叶的采摘期预报、低温霜冻预报、茶叶产量预报等工作奠定基础,助推雅安名山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气象服务提供一些科学技术支持。

雅安市名山区位于成都西南边缘,属中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步,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降雨丰沛,以散射辐射为主。四季宜耕,植被茂然。海拔650 m以下的浅丘平坝占总面积的22.1%,丘陵占地61.2%,海拔800 m以上的低山占16.7%。山峦叠翠,浅丘起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终年温暖湿润。名山区是川茶的主要产区之一,是中国绿茶第一县,茶业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1 茶叶生长发育气候条件

1.1 温度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茶树生长期内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茶树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正常,利于茶叶中氨基酸、多酚类等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对茶叶品质特别是滋味成分的形成有利。温度过低,茶树生长缓慢,没有商品性;温度过高,茶叶苦涩味过重,影响口味。雅安市名山区1971—2020年气象要素年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名山区国家站最近50年(1971—2020年)年平均气温为15.7℃,日平均气温最高29.9℃(2006-08-12),日平均气温最低为﹣0.2℃(1997-01-30)。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0℃,年平均最低气温13.0℃,高温日数年均仅1.1 d。1—3月是茶叶生长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名山区平均气温为9.4℃。蒙顶山茶芽叶在适宜的温度区间自由生长,保证蒙顶山茶叶稳定生长,具有丰富的品质物质形成和合理的酚氨比。

表1 (续)

表1 雅安市名山区1971—2020年气象要素年数据统计表

1.2 降水和湿度

茶叶属于叶用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受降雨量以及相对湿度的共同影响,茶叶内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水分,幼嫩新梢中的含水量在75%~80%之间,老叶内的含水量在50%左右,在茶叶整个生长期内需要摄入大量的水分。根据研究表明,种植茶树的地区要求年降水量在1 000~2 000 mm之间,每月的降水量至少在100 mm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左右,茶树的生长才较为旺盛,增加茶叶体内的有机物合成速率,对于提升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十分有利,如果相对湿度低于70%时,将会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若相对程度小于60%,将会影响茶树的新梢。一旦相时湿度低于30%,茶树中水分将不再生长,茶叶就会枯菱,最后干枯死亡,当月降水量低于50 mm时,将会抑制茶树的生长。

名山区国家站近50年(1971—2020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 453.2mm(如表1所示),年降雨日数为245.3 d,占全年总天数的67.2%,其中夜间出现降雨天气的比率较大。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为982.5 mm,仅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7.8%,7—8月暴雨天气较多,名山区的降水较为频繁,相对湿度较大,累年各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在76%~86%,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如表1所示),适宜茶树生长发育。

1.3 光照

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茶叶光照条件会影响茶叶本身质量。光照偏弱,茶树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若光照偏强会降低茶叶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如含氨化合物和碳素,致使纤维素含量增加,茶树老化,茶叶本身的质量也会有所下降。若生产茶树基地光照偏弱,则有利于茶树含氮化合物的形成,提高茶叶质量。

雅安名山区是全国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之一,1971—2020年年均日照时数为982.8 h(如表1所示),以散射弱光为主(如表2所示)。1960—2011年年平均总云量为8.7成,天空被云遮蔽(10成)的天数,以夏季最少,为46.4%,秋季最多,达72.4%,春茶生长期间4月份天空被云遮蔽7成以上的天数占比76.9%,完全遮蔽(10成)的天数占比55.1%,有利于茶叶含氨化合物的形成。

表2 雅安市名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11年各季总云量7成以上天数占比统计表

2 茶叶生长中的气象灾害

2.1 “倒春寒”天气

由于“倒春寒”发生之前气温慢慢回升,茶树正在发芽,若遇强寒流则严重影响茶叶生长。“倒春寒”天气对茶树的影响主要看气温降低的幅度。气温下降1~5℃,茶芽将会停止生长,若是直接降到0℃以下,部分茶树难以生长。若是温度低于﹣3℃,茶叶植株可能受冻死亡。按GB/T 34816—2017《倒春寒气象指标》中的规定(如表3所示),雅安市名山区春季气温回升早,但不稳定,3月、4月出现一两次“轻微倒春寒”天气,偶尔影响茶树的生长。

表3 倒春寒等级气象指标

2.2 暴雨天气

对于平坝茶园,暴雨后积水造成土壤湿度过大,生长受阻,对于山坡茶园,暴雨导致山洪泥石流冲毁茶园。雅安市名山区暴雨天气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最晚结束于11月上旬,汛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4%~74%。1971—2020年年平均出现暴雨5次(如表1所示)。大暴雨出现在7月和8月,占全年暴雨的80%以上,不在茶叶生长的关键期(1—3月)和采摘主要期(4—6月)。

2.3 冰雹和干旱天气

若冰雹直径在0.5~3 cm,则茶叶灾害较为严重,局部可能会发生大范围减产。雅安市名山区冰雹灾害年平均出现0.03次,最早发生在04-10,最迟出现在11-03,约80%的冰雹灾害出现在4—6月。若是春季发生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春茶发芽困难,正常生长受到影响,茶芽形成数量减少,产量下降,品质也受到影响。雅安市名山区干旱严重程度很轻(如表4所示),多是一般春旱,1971—2020年出现过一次严重春旱(1999-03-01—1999-04-23)。

表4 名山区1971—2020年春旱状态情况

3 对策建议

茶叶的气象要素是茶叶正常生长的基础。良好的气象环境条件能促进茶树的正常生长,让茶叶品质更加优异。对于完全在自然状态下的茶树,难以抵抗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但是可以在气象灾害来到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减轻对茶园的危害。

3.1 细化茶叶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调查了解茶农对气象信息的需求,针对茶叶生产基地制作直通式气象服务产品,让气象信息能够及时被茶农所掌握,提前发布气象预警,开展茶叶的采摘期预报、低温霜冻预报、茶叶产量预报,最大程度减少茶农的经济损失。

3.2 提高茶叶生产栽培技术

茶农在进行茶树培育时,需要采用优良的生产栽培技术。如在培育过程中,要为茶树进行松土和除草,进而降低水分蒸发,同时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施肥过程中,尽量施用有机肥以增加土壤生物活性,有机肥包括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同时可以辅之以商品有机肥和腐殖酸类肥料。肥料使用多元化,可增强土壤肥力稳定性,还要及时接收天气预报信息,留叶工作积极完成,增加茶树的抗灾害性能。除此之外,还可种优异的茶树品种,提高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

3.3 加强对灾害防御的能力建设

无论是任何气象灾害都会使茶树减产,所以要保障茶树的生长环境。天然降水灌溉是一种绿色健康的方式,但修缮必要的灌溉设施可适时调节水分季节分布,更好地保证茶树健康生长。由于名山区天然降水基本能满足名山茶灌溉需求,因此无需增设过密的管道设施。在干旱时可通过人工增雨减少环境对茶树的影响。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是避免(或减轻)冰雹灾害的有效手段。若发生低温情况可用湿热性农家肥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强对温度的控制,进而降低减产的发生概率。

4 小结

雅安市名山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温度适宜,雨量充沛,空气滋润的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和稳定茶叶产量。

雅安市名山区以多云多雾为主的自然气候条件所生成的自遮蔽对光强和光质改变农业气候的条件,非常有利于高品质茶叶的生成。

雅安市名山区偶有“倒春寒”天气、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发生,为巩固和促使茶叶稳产高产和茶产业的健康发展,除需要加强茶农种植茶叶相关技术的培训外,更需要加强以气象监测和预警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灾害预防能力的建设。

猜你喜欢
雅安市茶树山区
雅安市体育社会组织调查与分析*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杨兴品对雅安市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山区
1971—2017年雅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雅安市雨城区冬泳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茶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