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声光控楼道灯设计*

2021-07-10 02:20侯秀丽孙廨尧罗青青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光敏电阻电路设计触点

侯秀丽,孙廨尧,罗青青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1 引言

楼道灯作为楼道专用的照明灯,属于新型建筑照明系统,近年来在国家绿色节能建筑的要求下,大部分新建楼宇的楼道灯都应用了智能LED灯,但是不少老旧建筑的楼道灯仍使用传统灯泡和接触开关,经常人走后,照明灯通宵长亮,浪费大量能源。楼道照明需求一般是断续的,白天或光线好时根本不需要亮灯,只有在黑天并且有人经过时才需要点亮,若单纯使用声控开关,即使白天也会频繁通断,无形中会缩短灯具的使用寿命。使用声光综合控制代替传统开关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天黑光线变暗,当检测到有人经过楼道的脚步声或其他声音时,楼道灯自动点亮提供照明,当人们走过楼道以后,灯延时半分钟自动熄灭。白天光线强,即使检测到有声音,楼道灯也不点亮,可达到节能的目的[1]。这种智能声光双控灯的应用范围很广,如教学楼、大型工厂、办公楼的走廊以及住宅建筑的楼道等。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在满足楼道照明需求下,智能声光控楼道灯还要实现最大化节能目标。在白天或太阳光较亮时,可视性较高,不需要照明。这时,电路要处于限制状态,不会因为接收到声音而亮灯。当夜晚光线微弱,人们看不清周围情况时才需要照明设备,所以电路要能在检测到人们的脚步声或拍掌等声音后自动亮灯,还要能在没有声音时开启一定时间(比如半分钟)后自动关闭照明灯[2]。系统总体方案如下。

使用光敏电阻来检测光线亮暗变化,通过电压比较器判断光线强弱,并且可以通过电位器调节光照阈值;采用驻极体话筒判断是否有声音,当感应到有声音时灯会亮,否则灯熄灭,并且可以通过电位器调节声音阈值;当光线变暗且检测到有声音时,继电器吸合(亮灯),延时约30 s继电器断开(灯灭),实现了节能控制;当光线持续变暗且连续感应到有声音时,则会以最后没有触发条件开始延时30 s,然后灯熄灭。

3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由STC89C52单片机控制模块、光强检测与比较模块、声音检测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及电源模块等部分组成。其中,控制模块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8位微控制器,其拥有灵巧的8 k字节在系统编程Flash,512字节RAM,32位I/O口线,内置4 KB存储器,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及WDT,4个外部中断,支持全双工串口通信。

图1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图2 左下角的时钟电路、左上角的复位电路和图3所示的电源电路一起构成了单片机最小系统,它是单片机正常工作的基础。不难看出,由晶振Y1(11.059 2 MHz)、瓷片电容C1和C2组成了时钟电路。由电解电容EC1、按键S1和电阻R1构成了复位电路,该电路支持两种复位方式,即手动按键复位和上电自动复位。

图2 单片机时钟及复位电路

JD1为单片机的下载接口。单片机电源引脚为VCC和GND,系统选择5 V直流电源供电。电源电路设计思想是:原理简单、工作可靠、具有状态显示。电源电路如图3所示,可将USB电源线一端插在DC插座上,另一端插在5 V电源上,如电脑USB接口、手机充电器、移动电源等。通过一个自锁开关SW实现供电控制。当开关被按下,电源指示灯LED点亮,系统对外输出5V直流电压;当开关再次被按下,LED指示灯熄灭,切断电源,无输出。通过给红色的LED灯串联1 kΩ限流电阻,提高系统可靠性,实现过流保护[3]。

图3 电源电路

3.2 光照检测电路设计

3.2.1 光敏电阻检测光强电路设计

能够实现光强检测的传感器有很多种,如光电管、光电池、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等,都是根据不同光电效应原理进行工作的。本系统选择光敏电阻作为检测光照强度的器件,光敏电阻通常是由半导体材料(硫化镉、硒化镉、硫化铅等)等制成的,其原理基于内光电效应。光照越强,阻值越低。光敏电阻对光线非常敏感,无光照时呈高阻状态,暗电阻一般可达1.5 MΩ。随光照强度升高,阻值迅速降低,亮电阻值可小至1 kΩ以下[4]。光敏电阻应用电路如图4所示,光敏电阻应用电路通过串联一个10 kΩ电阻实现分压,保护光敏电阻。

图4 光敏电阻应用电路

3.2.2 LM393比较器电路设计

系统选择LM393比较器对光敏电阻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处理。LM393是8个引脚的双电压比较器集成芯片,其负载电阻不受VCC端电压限制。LM393比较器的第3和第6引脚为模拟信号输入端,第2和第5引脚可外接电位器,用来设置参考电压,改变电位器阻值,即可改变参考设置电压。当第3和第6引脚模拟电压值超过所设置的参考电压后,则LED灯将会亮,否则,LED灯不亮,进而实现了对模拟信号状态量的检测。使用时,通常把芯片第1和第7脚接到单片机有关引脚上,即可采集处理相关数据,LM393电路原理如图5所示。

图5 LM393电路原理图

3.3 声音检测电路设计

电容式驻极体话筒具有很多突出优点,如电声性能好、外观小巧、价格实惠等,因此在无线麦克风、助听器、录音机中得到大量应用。本文选其作为声音检测传感器,电路可分为声电转换和阻抗变换两部分。声音检测电路如图6所示,声电转换核心元件是驻极体振动膜,它是一片极薄的塑料膜片,在其中一面蒸发上一层纯金薄膜,经高压电场在两面分别驻有异性电荷。蒸金面向外,与金属外壳相连通。另一面与金属极板之间用薄的绝缘衬圈隔开。这样,蒸金膜与金属极板之间形成一个电容。由于平板电容器的电容值C等于极板有效面积A与板间所填充的物质介电常数乘积再除以板间距离d,即当有声音输入时,膜片随声波发生振动,使电容两个极板间距离发生变化,导致电容量C变化[5]。因驻极体两侧电荷Q不变,所以电容两端电压发生变化(UC=Q/C),从而实现了声电转换。交变电压幅值大小可以反映外界声压的强弱,电压变化频率快慢能反映外界声音的频率高低。由于驻极体振膜与金属极板间的电容量比较小,一般为几十皮法,因此输出阻抗值很高(几十兆欧以上),而且很弱,所以不能直接与音频放大器相连,需要在话筒内接入一个三极管来进行阻抗变换[6]。

图6 声音检测电路

3.4 继电器控制电路设计

作为一种电子控制器件,继电器在电路中能起到调节、保护、转换等作用,被大量应用于自动控制、遥控、机电设备中。常用的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部分组成。给线圈施加一定的电压后,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产生电磁感应。在电磁吸引力作用下衔铁会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使得动触点与静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吸引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在弹簧反作用力下返回初始位置,使动触点与原静触点释放。通过触点吸合与释放实现了电路的导通与切断控制[7-8]。继电器控制电路如图7所示,把继电器接在三级体管发射极上。三极管基极接单片机输出引脚,当单片机管脚输出为低电平时,管子导通,驱动继电器触点吸合,LED灯点亮。和前面一样,也是通过串联1 kΩ限流电阻进行保护。

图7 继电器控制电路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与仿真调试

本设计中单片机开发环境应用Keil C51平台,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采用主程序加子程序的结构。分别设计判断光强与声音程序以及延时控制程序。系统上电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操作,然后读取光强值,进行判断。当为黑天时,再判断是否有声音信号,若有,则让单片机控制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给三极管驱动继电器闭合,实现楼道灯点亮,同时继续判断声音信号;若无,则延时30 s后继电器断开,使楼道灯熄灭。

源程序写好后编译生成.hex文件,使用protues软件进行系统仿真调试,若不能完全实现预定功能,则需要修改源代码,重新编译,直到满足全部控制要求为止。

4.2 程序下载

仿真调试通过的程序,使用STC-ISP单片机下载编程烧录软件,通过CH340串口烧写模块实现对单片机程序的烧写。步骤如下:将单片机开发板和下载器(即CH340串口烧写模块)以及计算机连接好后,首先需要在烧录软件中选择单片机型号和串口号,并设置好波特率,其次选择项目“hex”文件存放路径,然后单击程序下载按钮,稍等片刻即可完成下载过程。

5 系统实物制作与调试

根据前面第二部分所设计的电路,购买相关元器件,并检查无误后,进行硬件焊接,完成实物制作过程。再根据第三部分操作步骤,下载好程序后进行整机调试与故障排查[9]。系统实物运行如图8所示。

图8 系统实物运行图

6 结语

本文设计一个智能型声光控楼道灯,详细阐述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过程以及程序设计步骤,并完成了实物模型制作与调试。经过多次测试,该系统均能实现预定功能。系统可靠性高,运行稳定,能够满足楼道智能照明需求,节能环保,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光敏电阻电路设计触点
LED路灯驱动电路设计研究——以宁德东湖沿岸夜景工程为例
铁路信号灯用交流继电器转换时间提取方法
基于电路分割法汽车电动车窗控制开关故障的检修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光敏电阻的特性研究
基于实验箱和Matlab相结合的信号与系统实验的改革
橡塑保温管切割台的输送带控制电气线路改造
太阳能跟踪系统的研究
PCI9030及其PCI总线接口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