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

2021-07-11 08:26孙慧峰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核心

书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

作者:王君香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2-7162-1

出版时间:2020 年9 月

定价:28 元

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尚未成形,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还处于懵懂状态。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他们是推动社会发展、助力经济腾飞的人才基础。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明确强化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尽其所能地教书育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树立良好的德行理念,形成优秀品质,真正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2016 年,新课改将原有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整合为《道德与法治》,明确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强调了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王君香编著《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 年版)一书以小学生的成长阶段、心理特点、认知发展规律等为基础,全面梳理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概念、作用及相关课程教材,明确了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全面融入时政及优化考核等四个层面,思考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科学策略与创新方法,并设计了教学实践案例进行相应的论证。全书理论联系实践的同时,突出重点内容,以期能够通过全面透彻的分析优化当前相对落后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以新课改的新理念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为小学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助力,夯实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基础。通览全书,深思之余有如下几个体会: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在素养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或处于基础核心地位的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涉及的素养有很多,属于核心素养的主要有:第一,优秀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教学培养小学生尊老爱幼、尊师重教、敬爱家长、礼貌待人的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第二,内化于心的法治观念。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各界都将关注的视角放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之上,希望通过有效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小就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构筑坚强的法律防线,在校园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风气;第三,深植于心的家国情怀。没有国哪有家,国家强盛人民才能幸福。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坚定爱国主义情怀。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中也反复强调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政策的真正落实、观念的有效转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仍有一些师生未能形成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小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学习方法,理论与实践未能紧密联系,教学效果、效率都得不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既是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带路人,也是个人成长的引导者。要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帮助小学生全面成长,小学教师要深入分析新课改及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等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要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榜样的力量,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文明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入更多的教学新方式,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教育帮助。

小学生在家庭、学校及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家庭的成员,又是社会的组成。因此,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同样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助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用好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助力,将学校教育扩展到家庭和社会,让小学生在健康的大环境中成长,夯实学校教育的成果,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是创新的、发展的、多维度的教育,而不能仅限于单独的课堂教学。只有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融入学校、家庭及社会生活之中,才能营造小学生道德与法律教育的良好环境,多方发力共同强化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一书的核心观念所在。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