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技术的商科专业仿真实训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11 21:44李静
中国商论 2021年9期
关键词:仿真教学AR技术课程建设

李静

摘 要:增强现实(AR)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教与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商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将AR技术引入商科专业实训教学,通过构建可视的、立体的、互动的教学平台,提升商科专业实训课程的仿真效果并以天津商业大学综合实训课为例,探究高校如何推动商科专业仿真实训课程建设,以此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AR技术;商科专业;仿真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5(a)--02

商科高技能人才的质量,需要通过高校商科专业对实践教学的完善来达成。想要改善商科专业实训课程,提升其教学效果,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实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清楚商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目前课程设置,合理地将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于商科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中。

1 什么是增强现实(AR)技术及运用AR技术教学的意义

增强现实(AR)技术与 VR技术有一定的共同点。VR 技术是可以营造完全的虚拟环境, 而 AR技术是通过对摄像机影像位置和角度实时的计算,然后再加上一些图像,实现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共同显示在使用者的面前,使真实环境得到增强效果。随着高校教学中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增强现实(AR)技术以一种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多。

而在商科专业中,对AR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看到虚拟生成的对象,且可以快速生成,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践操作和感受。使用AR进行商科专业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最接近真实交互的形式下搭建自主学习的环境,这一点对于商科专业提升实训教学效果,完善实践教学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 商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商科专业是与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一门专业课程。如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和物流管理等都属于商科专业[1]。

2.1 商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商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课内实践是咱们的第一课堂,主要是进行案例分析教学和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过往经典案例的学习和分析来应证课本所学内容,或者像财务管理的课程,拿出一段时间进行实训最终形成实验报告[2]。情境教学,就是将课本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模拟的方式延伸出来的一种实践教学,但由于模块化的模拟缺少周边影响因素,模拟好的场景太死板,局限性很大,实用性很小,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真正的实践。

第二课堂——课外实践。课外实践主要是仿真模拟实训,以及各种大赛等[3]。这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来说,提供了很多的学习乐趣,让学生的实践兴致高涨,但这些活动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真正地参与进来,由于很多活动都是不计入成绩判定的,所以存在很多自主性,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参加,那么收到的效果就参差不齐了,但相比傳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第三课堂,也就是我们的校外实践,可以说是最重要又不重要的阶段。校外实践方式一般是两种,一种是学生自己利用寒暑假或者业余时间参加的认知社会的一些实践活动,另一种是学生按照学校教学环节在毕业前夕到实际工作单位进行的顶岗实习。两种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提前对社会和工作有一个认知,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一个提前的了解和规划[4]。当然,如果在实习单位表现优异或者对顶岗岗位的工作抱有极大热情,毕业后也会被单位录用。但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学生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很局限且流于表面的。

2.2 商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第一课堂中,很多案例教学和实训教学需要学生拥有强大的抽象能力和还原能力,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困难,并且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消解。而在第二课堂中的各类比赛,由于大部分项目都没有纳入实际教学及考评环节,学生一般会认为与自己学业关系不大,所以主动参与的学生不多,参与之后也很少反思和考虑自身的不足。再说,第三课堂,学校只让学生实习,但对实习成果关注度并不高,学生实习过程中更关注的也不是学业而是毕业后接踵而至的工作和待遇问题,本身实习时间又短,学生对于实际工作和社会的认知也不全面,所以实践效果也很有限。

3 如何将增强现实(AR)技术运用于商科专业实训课程

AR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一般有四种,即浅度应用、中度应用、高度应用和深度应用。使用真实感随着应用程度的增加而增强,而根据我们商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结构分布,我们对AR的应用程度也可以按实践教学的不同结构进行不同程度的应用。

3.1 课内实践对AR技术的应用

商科专业的课内实践基本是案例分析和情境教学,可以对AR技术进行浅度应用。让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和画面,不再靠想象去进行分析,让案例分析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尤其对抽象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有很大帮助。而在情境教学中,也可以让模拟情境与教学环节更加贴近,让学生感受到空间的转换,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更清晰和真实的感受。

3.2 课外实践对AR技术的应用

这里说的课外实践一般是指我们的课外校内实践。近年来,各大高校对于商科专业的课外实践也提供了很多模拟实践、对抗竞争之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很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在课外实践中高度运用AR技术,可以将实践内容和教学内容达到高度的吻合,让学生能够再一次对所学内容进行复盘和亲身感受,能够更加容易地显现和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比沙盘或者自由模拟等方式,能够更加还原,并且帮助教师进行学习成果判定。

3.3 校外实践之前对AR技术的应用

校外实践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之间进行对接,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习了。在学校一次实践不合格可以再次多次学习,但是投入到真正的工作岗位实习之后,如果能力不行那么失去的就是工作,但是想要刚刚离开课本的学生迅速投入真正的实战当中,并且很少犯错是很困难的[5]。所以,在商科专业的学生真正进行校外实践之前可以通过深度应用AR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无痕转换,让学生在不用被淘汰的情况下切身感受真实的校外实践,这样在后期的实践活动中更容易适应实践岗位,不易被淘汰。

3.4 需要培养更多精通AR技术教学的教师

在传统概念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高校中擅长实践教学的教师还是很缺乏的[6]。如果要在商科专业实践教学中运用AR技术,那么首先就需要培养一批精通AR技术教学,能够完美进行AR教学设计的教师,对真实业务操作熟悉,从而在虚拟现实的情境下才能给学生更好地指导,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也是提升仿真实训教学的必要条件。

4 应用AR技术的综合实训课程建设

为了加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减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不适应,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开展校内综合实训,将学生岗前职业培训搬到校园。形成认知实训、专业技能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的分阶段多层次虚拟仿真实训体系。

在原有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基础上,规划增加ARE(增强现实教育)虚拟仿真平台,让学生在校园内利用软件设备可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到与现实多种行业工作一样的情境。教师可以利用ARE平台进行企业情境构建和业务案例解说,学生也可以进行角色模拟与体验,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叉的情境中,完成真实感与立体感皆强的岗位实践工作,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探索,极大扩展学习者的知识范围,训练参与者的素质技能(表1)。

依据ARE教学平台的模拟案例数据,通过單人多岗的巩固性训练完成企业典型业务专项实训,学员可以熟练地处理各业务场景涉及的单据并理解上下游的流程原理,提升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通过单人单岗完成企业一个月经营中的计划、采购、仓储、生产、销售、财务等各项经营实践,为后面的综合实训奠定基础。此部分内容可以更好的成为前导课程,增强原有企业模拟运营等相关课程的仿真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帮助商科专业的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与现实工作一样的情境。这样的学习体验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大脑,让参与者主动去学习探索,完成真实感与立体感皆强的岗位实践工作。将增强现实(AR)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可以帮助商科专业的学生实现情境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对抗性学习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对商科专业实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涂启泮,周毅勇,李荣彬.AR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8,34(10):107,145.

赵敬宜.高职院校商科专业改进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03):45-49.

万鑫.“新商科”背景下企业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与建议浅析[J].商业经济,2019(03):66-68.

李荣彬.AR技术在高校实践教学应用的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1):138-139.

沈啸.融入AR技术的移动互联环境下混合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20,(10):163-164.

邹昀芹.江西省独立学院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仿真教学AR技术课程建设
初中英语课堂与AR技术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电工技术》仿真教学的应用研究
从儿童阅读方式的变化看童书出版风向
建设高职活力课堂的策略探索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仪表技能实训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