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德国年度热词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外来语复合体模因

(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66000)

一、引言

在网络高速发达的新媒体时代,社会发展也日新月异,而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同时,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对语言产生反作用。德国语言协会(GfdS)每年评选十个语词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使用的频率,更多的是其重要性及现实性”。每年的年度热词,可以用来回顾每年的热点事件,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了解德国社会事件的方式。因此,本文以德国年度热词作为研究对象,从模因论出发,对其构成进行分析,同时也对背后的社会背景因素进行阐释。

二、年度热词与模因

在进一步分析年度热词之前,区分“热词”和“流行语”的概念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一对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近义词。在引言中提到,德国年度热词评选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在于词语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而是其自身重要性及现实性,简单来说就是选出来的词是否能囊括这一年来在德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件。而流行语的判断标准则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语言社区内,反映社会热点和社会心态,具有民间性,可复制性、传染性和变异性的新生语言单位。在2014年德国年度热词的评选中,最终被评为第一的Lichtgrenze一词在网络海选投票的过程中甚至没有出现,可以说是年度热词和流行语的一次偏离。但二者绝不是毫无关联,新出现的热词因为其特质,可能会成为流行语,而广为流传的流行语也可能因为缺乏现实意义无法成为热词。

热词之所以热,是由于人们不得不使用指称这些事件或者事物的词语,只能通过使用它们才能表达对相应事物或事件的意见越是重要,越有谈论的必要。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许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因人而起,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中的人。

模因(meme)这一概念最早由新达尔文主义者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它是由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模因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启发,认为文化也有一定的进化规律的理论。何自然将“meme”译为“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确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自然也是一种模因,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模因变体或者与其他模因形成模因组合,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单位,其生命力是由使用者赋予的,使用者的倾向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因此模因与年度热词的联系十分紧密。研究德国年度热词,可以一窥德国社会当年的关注热点,从历时的角度研究,也可以观察基于语言变化折射的整个社会的变迁。

三、年度热词构成的词汇学分析

年度热词是依据社会事件的重要性提取出的社会热点关键词,本节从词汇学角度,结合模因论分析其形成特点。

1.外来语

德国地处欧洲中心位置,本来就是一个各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国度,这同时也体现在语言中,以外来语为潜式模因,直接使用、译入或是将外来语和德语结合都是产生语言模因的方式。在德国年度热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外来语是英语,法语丹麦语等也偶有出现。如2011年的英语语言模因Burnout(累垮),2019年的Fridays for Future(为未来而战)。2015年的法语语言模因Je suis Charlie(我是沙利尔),2017年德语化的丹麦语语言模因hyggelig(舒适的)。

直接引入外来语语言模因作为新词,一是因为文化差异,本民族语言没有合适的对应表达,而说话者又有这样的表达需要;二是由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之间相互交融,词语起源于外来语但使用者已普遍接受。例如由Greece和exit组成的Grexit(希腊脱欧),-exit已经变成固定的语言模因用来代指脱欧,并由此引申出Brexit(英国脱欧)等。2017年的年度热词Metoo和2019年的年度热词Fridays for Future都是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运动,其全球化的特质决定了其形式。外来语言模因和本民族语言模因结合衍生出新语言模因也是一种产生的方式。2016年的年度热词postfaktisch(后真相)就是由英语 post-truth半保留半翻译而来,留下了post-这个前缀,而将truth德语化,丰富了德语词汇。

2.旧词新用

旧词指的是一些存在已久却不常用的模因,因为社会语境等因素的改变重新被提起,或者是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的认知发展,对事物的新认知也反过来促使社会变革。许多语言模因的意义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发生了变化,其使用频率便再次上升。

英语的Burnout一词本来是描述一种出现已久的疾病,人们在其原有基础上赋予了它一层叠加意义“职业倦怠”,在工作压力巨大的当下便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传播。2011年年度热词第二名hebeln源于力学中的名词Hebel(杠杆),作为专业名词本不会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然而在当年爆发的欧债危机中该词的含义得到了扩大,并在经济领域频繁出现,用以指代为了缓解欧元危机,除了使用自有基金,还将外部资本引入的行为。2018年的年度热词Handelskrieg(贸易战),在历史中是指通过军事手段阻断货物运输渠道,现今也指通过设置贸易壁垒阻碍跨国贸易。这一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本已逐渐消失,当年因为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设置的一系列不公平条款而再度回归人们视线。

3.模因聚合

模因聚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模因聚合成一种复合体,以模因复合体的形式复制和传播。在德国年度热词中有大量的语言模因复合体存在,这些模因复合体通过单个语言模因的聚合使得语言意义更加丰富,也是一种语言经济的表现。模因复合体有多种复合方式: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等都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组合。

2011年度热词第四名Merkozy就是名词与名词的复合,准确来说是德国总理Merkel(默克尔)和法国前总统Sarkozy(萨科齐)的名字组合而成。2011年欧元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国债危机,德国和法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两国首脑频繁会面商讨应对策略,二人因此成为解决此次欧债危机的关键人物,新闻报道中两人名字出现之频繁便形成了Merkozy这个新的语言模因,体现了德法两国在应对此次危机的紧密合作。2014年年度热词第五位Bahnsinnig是名词Bahn(火车)和形容词wahnsinnig(荒唐荒谬的)组合成的模因复合体。过于频繁的德国铁路部门员工罢工使许多人的生活步伐被打乱,本来合情合理的罢工行为最终激起了民愤。这些简单模因的复合,丰富了模因的内涵,进而增强了其在语言使用中的竞争力。

四、年度热词传播的模因论分析

一个新的模因产生了之后,有的一直出现在人们的口中或是新闻报道中,甚至还会进入词典,有的则昙花一现,在一段时间的爆发之后就逐渐消弭。Heylighen提出模因复制传播的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保持(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播(Transmission)。即人接受一个模因成为模因的宿主并将模因保留在其记忆中,通过语言、行动等形式将模因表达出来,最后传播给其他人,形成更多的模因宿主。

2013年的年度句子Freund hört mit(朋友在听)是源于德国的一句口号“Feind hört mit.(敌人在听)”,旨在防止间谍,破坏和心理战对抗人口中的沟通。其原有形式内容框架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语境,因此在填入新鲜内容的时候人们往往能从框架结构上识别出其原有语境,并且由于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传播接受形式。将“敌人”换成“朋友”虽然是契合了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平等友好的愿望,但模因背后的原有语境延伸到了新模因中,使“朋友”这个词添上了讽刺的意味。

2014年的Götzseidank本来只是南德意志报新闻报道的一个标题,为了赞美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踢入了决定性的一球的德国球员格策(Götze),这一模因源于德语俗语Gott sei Dank(谢天谢地),将Gott换为Götz,一方面是从字面上表达了德国社会对格策的褒奖赞美,另一方面借由原有的俗语,从侧面传递出格策的进球犹如神来之笔,是一种缺省语境的补偿。

2019年的Brexitmüde是基于2016年的年度热词Brexit与形容词müde复合形成的年度热词。英国脱欧持续数年,德国民众的态度也由2016的关注,到2018年产生激烈讨论(Brexit-Chaos),变为2019年的müde(乏味)。Brexit从2016年新鲜出炉的复合模因已经逐渐变为人们脑海中的模因宿主,承载着特定的社会语境背景。

五、结语

语言是生活和社会的一部分,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一个语言模因能否在社会中延续,能否活跃在媒体和人们的口中,并不是依据个人的喜好,而是这个语言模因自身所具有的生命力,是它所负载的事件背后的价值或是其本身蕴含的丰富意义。而要形成这样的强势模因,比其他的语言模因更有竞争力和生存力,其构成和传播的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外来语复合体模因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根土复合体三维本构关系
西南地区一次对流复合体调控下的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特征及机制
GID/CTLH 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水稻延伸因子复合体家族基因鉴定及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模式分析
有关日语中外来语的研究
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探讨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模因论分析
日语中的外来语修饰语
关于日语中外来语的研究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