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中青年体检人群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及疾病知晓度分析

2021-07-12 08:44刘秀芳张晓辉
循证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病史高尿酸血尿酸

刘秀芳,刘 丽,张晓辉

1. 大庆市第五医院,黑龙江163714;2.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发病率在国内外都呈现上升趋势[1-2],且与痛风、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独立相关,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3-4]。相比有症状的高尿酸血症,部分病人仅血尿酸增高,但无任何临床症状,表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病人更易忽视健康问题,弱化健康行为,导致干预延误,如能及时识别此阶段的危险因素,可明确干预靶点,有效改善疾病结局。

且诸多研究发现,目前高尿酸血症逐渐年轻化[5]。因此,聚焦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尤其是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人群,探究影响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对于疾病本身、疾病的早期发现、控制以及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大庆市第五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血尿酸体检的中青年人群。纳入标准:①14~59岁的中青年人;②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即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男>420 μmol/L(7.0 mg/dL),女>360 μmol/L(6.0 mg/dL);③具备正常听说读写能力,能独立完成问卷;④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抑郁病史或精神疾病者;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严重智力或认知障碍病人;③处于妊娠、哺乳及产后的妇女;④病人依从性不好,不愿意合作而致资料不全者。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知晓度问卷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人口学特征、现病史(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脑梗死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吸烟史、酗酒史、饮食习惯、遗传情况)、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体质指数)、实验室生化指标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情况。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知晓度问卷包括病人对疾病知晓情况、对疾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对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知晓情况3个维度,共12个条目。

1.2.2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Ⅱ)

HPLP-Ⅱ由Walker等[6]设计,HPLP-Ⅱ量表是HPLP量表的修订版本,包括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与锻炼、营养、人际关系、压力应对6个维度,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有“从不、有时、经常、总是”4个答案,分别赋予1分、2分、3分、4分。总分52~208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方式越良好。该量表中文修订版各维度分半信度为0.64~0.78,Cronbach′s α系数为0.63~0.81[7]。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SSRS由肖水源等[8]设计,包括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条目)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分为10个条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社会支持越好。各维度及总分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0.94。

1.2.4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China University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CBF-PI-B)

该量表共5个维度、40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完全不符合计1分,大部分不符合计2分,有点不符合计3分,有点符合计4分,大部分符合计5分,完全符合计6分。CBF-PI-B与BFI(Big Five Inventory)对应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在中等及较高水平,在0.01的水平上显著[9]。

1.2.5 家庭功能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

该问卷由美国Smilkstein根据家庭功能特征设计,简单、快捷,能在短时间内作答,信效度好,包括评价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5个维度,用于评价18岁及以上受访者的家庭功能。该量表的每个问题有3个答案:“经常这样”计2分,“有时这样”计1分,“几乎很少”计0分,将问题得分相加为总分,7~10分为家庭功能良好,4~6分提示家庭功能重度障碍,0~3分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该量表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80~0.83[10]。

1.2.6 生化指标及体格检查

使用日立7 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病人血糖、血脂、血尿酸、肾功能;使用鱼跃上臂式台式水银血压计调查干预人群血压情况;使用爱普锐IPR-scale02身高、体重体检秤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及体质指数。

1.3 调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大庆市第五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病人进行横断面研究。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3份,有效回收率为90.4%。其中血尿酸高者336例,正常者387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由2名调查员对问卷进行双人录入。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尿酸血症人群的影响因素分析

2.1.1 定性资料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病人336例,非高尿酸血症387人,对其人口学因素、生活方式及疾病史因素定性资料进行χ2检验,发现两组性别、年龄、职业、吸烟史、饮酒史、经常进食肉类、经常进食动物内脏、经常进食海鲜、经常进食蛋类、经常进食奶类、经常进食豆制品、经常进食蔬菜、经常进食水果、饮食习惯、饮食口味、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直系亲属患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情况、信仰、经常所食油脂、冠心病史、糖尿病史、脑梗死病史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是否为高尿酸血症作为因变量,以“向前,LR”法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 回归,变量赋值方式见表2,结果发现饮酒、经常进食肉类、经常进食动物内脏、既往高血压病史、既往高脂血症病史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经常进食水果、豆制品是其独立保护因素,详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1.2 定量资料的因素分析

将723例纳入病人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将营养、生化指标、量表得分情况进行两组比较的单因素分析。发现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糖、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LP-Ⅱ、APGAR、SSRS总分及各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BF-PI-B各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是否为高尿酸血症作为因变量,以“向前,LR”法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家庭支持、社会支持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独立保护因素,而体重指数、舒张压、血肌酐、三酰甘油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5。

表4 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定量资料)

表5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 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知晓度情况(见表6)

表6 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知晓度情况 单位:例(%)

2.3 希望获得高尿酸血症知识的途径分析(见表7)

表7 希望获得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途径 单位:例(%)

3 讨论

3.1 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人群(n=336)与非高尿酸血症组人群(n=387)进行横断面研究,发现经常饮酒、经常进食肉类、经常进食动物内脏、经常进食水果、经常进食豆制品、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家庭功能情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社会支持情况为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其中,经常饮酒、经常进食肉类、经常进食动物内脏、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体质指数、舒张压、血肌酐、三酰甘油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常进食水果、经常进食豆制品、家庭功能、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社会支持为其独立保护因素。

3.1.1 生活方式因素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关系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饮酒[OR=1.973,95%CI(1.352,2.881)]、经常进食肉类[OR=2.011,95%CI(1.321,3.060)]和动物内脏[OR=2.234,95%CI(1.440,3.463)]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家禽、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消费量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11]。欧美国家的高尿酸血症病人要高于亚洲国家,这种地域特征可能与欧美人饮食习惯多是高嘌呤饮食有关[12]。但本研究中未发现海鲜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与研究人群来自东北非沿海地区,进食海鲜的数量及频次较少有关。本研究发现经常进食水果[OR=0.561,95%CI(0.370,0.852)]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保护因素。有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病人增加水果的摄入与较低的患病风险相关[1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有关,充足的维生素利于尿酸排泄[14]。因此,维生素C及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对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具有积极意义。

3.1.2 中青年疾病史及相关生化指标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史[(OR=2.217,95%CI(1.234,3.984)]、高脂血症病史[OR=13.812,95%CI(8.081,23.606)]、体质指数[OR=1.151,95%CI(1.062,1.248)]、三酰甘油[OR=1.588,95%CI(1.290,1.956)]、舒张压[OR=1.040,95%CI(1.010,1.070)]、血肌酐[OR=1.021,95%CI(1.003,1.039)]是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的发生及预后与高尿酸血症关系密切,尿酸被认为是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子。高血压病人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 μmol/L,高血压发生的危险率增加23%,尤其是舒张压增高[15]。血尿酸超过100 mg/L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20~30 mg/L的10倍[16]。此外,高尿酸血症能使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其主要机制为尿酸结晶引起血管收缩、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增高明显[17],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判断肥胖常用的指标包括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后者更简单实用。另有一项回顾性调查显示:尿酸浓度越高的人群最大体重越重,最大体重越重的尿酸水平增高的风险越大[18]。此外,流行病学证实,高尿酸血症、肥胖及高血脂三者关系密切[19]。有研究显示,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随着增加[20],Ishizaka等[21]也发现,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的体质指数与血尿酸水平成正比。另外也有研究显示,减轻体重后,血尿酸水平也随之下降,血清尿酸值与肥胖度呈正相关[22]。另外,丁弘等[23]的研究显示,血肌酐水平与痛风病人并发肾功能不全表现呈正相关(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血尿酸的增高通过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影响了肾损伤所致。目前,尿酸与肾脏的关系不再只是诊断痛风和反映肾功能的指标,与肾脏损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提示需要密切观察高尿酸血症病人的肾功能变化,及时关注尿酸、血肌酐的变化,以免造成肾脏的进行性损害[24]。然而,本研究未发现冠心病史、糖尿病史、脑梗死病史是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研究对象是中青年人群,年龄(40.61±7.84)岁,此年龄阶段并发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的概率相对较低。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存在一定差异,也可能与研究设计类型、研究工具不同有关。提示后期研究需扩大样本量及统一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尿酸水平与并发疾病的作用关系。

3.1.3 社会支持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SSRS量表评价高尿酸血症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其中非高尿酸血症组SSRS得分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44,95%CI(0.903,0.988)]。有研究提示,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应激状态[25]。与闻吾森等[26]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社会支持促进心理健康。也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自我管理有影响,且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病人的康复[27]。社会支持可以减轻病人的压力,帮助病人树立应对疾病的信心。因此,应从各方面完善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其消极情绪,改善健康行为,促进疾病康复。

3.1.4 家庭支持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家庭功能可定义为家庭系统中夫妻间、亲子间的双向关系水平上的家庭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APGAR问卷评价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家庭功能情况,其中非高尿酸血症组APGAR得分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良好的家庭功能是其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84,95%CI(0.500,0.683)]。有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支持可促使高尿酸血症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行为[28]。亦有研究发现,高功能家庭的病人大都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能有效控制饮食,且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和心理调适能力,而一般家庭在自我管理方面要低于高功能家庭,失职家庭更差[29]。因此,为有效地控制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应重视家庭功能对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影响,融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化家庭支持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必要鼓励家庭成员与病人共同监测血尿酸及进行生活方式管理。

3.1.5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健康促进行为能力对个体保持和促进健康至关重要[30]。本研究横断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是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OR=0.911,95%CI(0.893,0.930)],且高尿酸血症病人HPLP-Ⅱ得分明显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病人,说明高尿酸血症病人健康促进行为水平较差。有研究显示,健康促进行为对慢性病预测有直接效应[31]。本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组的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维度得分要明显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HPLP-Ⅱ量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人的心理状况,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自我管理得分越高。因此,加强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可有效控制血尿酸,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32]。因此,在进行营养、运动等生活方式管理的同时加强高尿酸血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增强其自信心、提高自我健康促进行为水平可有效控制血尿酸,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3.2 对高尿酸血症知识知晓情况及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分析

马春燕[28]对河南省开封市1 715名平均年龄在54岁的公务人员所做的研究发现,只有105人知晓高尿酸血症,占6.1%,希望获得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途径前3位的为电视、报刊、医生和护士。本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的知晓率为16.5%,希望获得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途径前3位的是网络、医生或护士、宣传册或书籍。研究发现不同人群的血尿酸知晓情况及希望获得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途径不同,提示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卫生服务需求的具体情况施测,提供相应支持,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在知晓度问卷中有91.4%的研究对象不知道哪些药物能够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85.5%的研究对象不知道如何治疗高尿酸血症,79.7%的研究对象不知道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说明中青年人群高尿酸相关知识普及不足,提示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迫在眉睫。

4 小结

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并非单一因素作用所致,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行为学因素、社会学因素等。本研究发现经常饮酒、经常进食肉类、经常进食动物内脏、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体质指数、三酰甘油、血肌酐、舒张压等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功能、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经常进食水果、经常进食豆制品为其重要的保护因素,尤其社会心理学变量的影响不可忽视,针对影响因素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人群进行早期识别,同时重视社会心理学因素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根据知晓度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局限性:①本研究中问卷条目较多,要求体检人员完成问卷,会出现有些理解阅读能力差的人员时间上比较紧张,导致收集的资料有所偏倚;②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由于时间限制,未能继续跟踪血尿酸状况的变化,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变量没有充分纳入;③样本的代表性有限,受研究条件限制,仅选择了大庆市第五医院1所医院体检中心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后期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索其他社会心理学因素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改变抽样方法及取样范围,多方位探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使研究结果更加客观。

猜你喜欢
病史高尿酸血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高尿酸通过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胰岛素抵抗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关于高尿酸血症你该知道的事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有些隐私也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