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专科护士临床配置现状和培训需求分析

2021-07-12 08:44黄杏笑肖爱祥叶君荣夏志春何玉球黄美莲曾庆兰吴婉玲张静辉林建葵李思珏
循证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精神科专科护士

黄杏笑,肖爱祥,*,叶君荣,,姜 恋,夏志春,何玉球,黄美莲,王 莉,曾庆兰,吴婉玲,张静辉,林建葵,李思珏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东510370;2.广东省护理学会精神科专业委员会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护理行业对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专科化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标志性方向之一。专科护士是在某一专科护理领域具有较高的护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能独立解决该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临床注册护士[1]。我国面临着精神科专科护理人才匮乏的困境,每十万人口的精神科护士占比仅为1.91,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2.97,其中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优秀人才更为缺乏[2]。可见,精神科护理队伍建设已成为精神科护理发展的核心环节[3]。专科护士培训是精神科临床护理人才培养的方式之一,能够提升精神科护士的专科护理服务能力。我国自2003年起开展专科护士培训,目前仍处于探索、调整阶段。曹晶等[4]提出,现有的专科护士的资质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等方面有待完善。目前鲜有研究关注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训体系,了解专科护士临床配置现状和管理者对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有助于完善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结合临床需求培养专科人才。本研究通过对我国23个省份医院的临床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描述我国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以期为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实践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者为中华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成员,于2019年6月—8月选取广东省护理学会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的护理管理者。研究者自行设计电子问卷并以微信和QQ形式收集数据,由各单位的广东省护理学会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成员将电子问卷转发到管理工作群,鼓励同事填写。纳入标准:从事护理管理工作,担任病区护士长或以上行政职务;自愿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排除标准:不参与护理管理的工作者。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电子问卷136份。

1.2 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1,4-6]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所在单位等级、医院专科性质。②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本调查中专科护士指完成由中华护理学会或其他省、市级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课程的护理人员),包括精神科专科护士配置现状(受访者估算所管辖部门的专科护士占比)、期望配置专科护士占比、培训方式、时间、类型、重点及效果评价方式等。③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需求,包括培训重点、希望学员掌握的核心能力等。本问卷内容效度系数为0.85,一致性Kappa系数为0.88~0.94,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中的数据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了136名精神科护理管理人员。调查对象的年龄28~57(42.0±6.5)岁。其中男12人(8.8%),女124人(91.2%);本科108人(79.4%),专科或以下28人(20.6%);中级职称67人(49.3%),高级职称69人(50.7%);病区护士长75人(55.1%),科护士长40人(29.4%),护理部主任21人(15.4%);来自三级医院者92人(67.6%),二级医院者37人(27.2%),一级医院者4人(2.9%),其他医疗机构3人(2.2%);其中有103人(75.7%)来自精神科专科医院,31人(22.8%)来自综合医院精神科,2人(1.5%)来自其他医疗机构。

2.2 精神科专科护士临床配置、工作开展和培训需求情况

2.2.1 精神科专科护士配置情况

研究对象认为,理想的病区配置精神科专科护士数量占护士总数的百分比为40%者42人(30.9%),30%者42人(30.9%),20%者30人(22.1%),10%或以下者22人(16.1%)。实际所在单位精神科专科护士数量占护士总数的百分比为40%者3人(2.2%),30%者9人(6.6%),20%者9人(6.6%),10%或以下者115人(84.6%)。培训形式包括脱产(79人,58.1%)、半脱产(49人,36.0%)以及利用业余时间培训(8人,5.9%)等。

2.2.2 精神科专科护士完成培训后开展工作情况(见表1)

表1 精神科专科护士完成培训后开展工作情况(n=136) 单位:人(%)

2.2.3 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需求情况(见表2)

表2 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需求情况(n=136)

3 讨论

3.1 完善专科护士配置,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中华护理学会自2003年开始探索专科护士的培训体系,至今已在11个专科领域建立较为成熟的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合计认证临床教学基地131所。我国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工作起步相对较晚,邵静等[6]报道中华护理学会从2010年起共举办5届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累计培养精神科专科护士462人。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质与量亟待提高,据估计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6.6%,其中登记严重精神障碍病人约540万例,从事精神卫生护理的人员仅约5.1万人,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2,7-8]。

专科护士是推进个性化护理、开展高级护理临床实践和护理学科建设工作的关键角色,在目前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鲜有研究报道我国精神科专科护士配置情况,本调查中受访者认为目前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实际配置情况远低于期望值:超过80%受访者期望专科护士的配置占护士队伍人数的20%甚至更高,而表示实际专科护士配置占比大于等于20%的受访者不足两成,84.6%受访者表示所在单位实际专科护士配置占比在10%或以下,可见目前精神科专科护士配置仍未能满足临床需要。专科护士配置间接体现护理服务质量,已被纳入为高水平医院建设的评审、考核指标。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展目标指出,应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专科护士,满足临床护理需求,由此可见改善精神科专科护士配置,仍任重道远[9]。

3.2 重视核心能力培养,构建科学培训体系

专科护士培养的实质是提高受训者综合业务能力,成为能独立解决本专业难题的临床护理专家。有研究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共71所医院调研报道,专科护士回原单位主要从事护理疑难个案会诊、行业标准制定、临床教学、护理研究和病房管理[4]。围绕提升核心能力展开专科护士培训,有利于学员完成培训后更好地服务临床。

专科护士应具备临床疑难个案护理、教学、健康咨询、健康促进和专业发展能力以及领导力[10-12]。专科护士从事高级护理实践应具备处理复杂个案、领导团队多学科合作、护理质量控制与改善等7大领域的核心能力[13];精神科专科护士应具备临床护理、管理、教学、科研、法律/伦理实践、专业发展、健康教育以及合作能力等综合核心能力[5,14]。本次调查中,受访的管理者最期望专科护士培训能提高学员能力的前5位分别是操作能力、理论水平、沟通交流能力、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与曹晶等[4-5,14]的研究结论一致,均反映将来的专科护士培训可根据临床实践需要,有针对性对培训大纲进行修订,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专科护士培训需求和培训完成后开展工作的条目中,护理教学、护理科研、个人和学科发展相对重视程度不足,科学研究、教学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仍是目前精神科专科护士课程设置中的短板,这2个能力的缺失将影响专科护士后期专业提升速度和思维高度。因此,在培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应注重护士的综合能力培养。

对于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护理管理者认为参加专科护士培训是精神科护士提升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80.9%);66.2%受访者建议以短期(3个月)集中培训为宜,培训体系应以临床实践为主,运用互动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并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理论考试、临床案例分析、操作考核、实践中客观评价、答辩)。目前,鲜有研究探讨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本研究结果为将来构建和优化现有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3.3 推行资格考核认证,培养临床护理专家

受训学员完成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后,可获授予相应专科护士培训结业证书,而通过资格认证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科护士。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的依据是学员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情况,临床实践包括课程培训期间督导下部分和培训结束后回原单位工作独立完成部分。香港专科护士学院要求,获得资格认证需完成督导下和独立临床实践各500 h,并在个人临床工作日志(Logbook)中体现学员处理复杂个案、领导团队多学科合作、护理质量管控、专业促进等7大领域的核心能力[13]。

本研究结果显示,56.7%的受访者支持应根据学员完成培训后6~12个月的临床实践情况进行资格认证。由于我国关于精神科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认证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认证标准的局限性。以广东省精神科专科护士认证体系为例,取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回原单位临床实践1年,其间需完成护理查房、病例讨论、个案书写、护理讲课、临床带教、护理科研等各项工作,通过对工作材料审核和工作情况汇报的形式,对学员进行考评和资格认证。现有的考核认证标准仅能反映学员临床工作开展情况,但并未能充分体现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区分普通临床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的重要标志,核心能力培养应贯穿专科护士培训和资格认证的全过程。为培养真正的临床护理专家,在专科护士考核认证过程同样需要体现出学员的核心能力,因此将来的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需基于核心能力进行考核认证。

4 小结

本研究对精神科护理管理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阐述、分析广东省精神科专科护士临床配置现状和培训需求,提出完善专科护士配置,及在专科护士培训、考核认证中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其一,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调查法,且仅从护理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需求,另外需求程度划分依据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二,未比较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对培训的需求,后续的研究可纳入精神科护士学员的培训需求,进一步阐述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的需求情况。

猜你喜欢
精神科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