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2021-07-13 11:22陆画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9期
关键词:初中学校民族音乐音乐教学

陆画

【摘要】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而民族文化只有得到传承,才能够经久不衰,屹立于世间,因此,为了让民族音乐文化历久弥新,千百年后仍然有人传唱、表演,初中学校应该重视音乐教学,凸显音乐课的地位及重要性,带给学生美妙的音乐体验和培养学生艺术审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明白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传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承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音乐;初中学校;音乐教学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已然全面普及,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开始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音乐教学身为“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理念和调整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审美和文化素养为重任,在音乐教学活动适当融入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课堂效率并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修养。

一、凸显民族文化重要性的环境

学校和教师对民族音乐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与关注度,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学校应当重视起来,一方面打造文化意识浓烈的学校,另一方面让教师先重视音乐课,积极研究将音乐与民族文化融合的方法。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的发展道路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那么为了让学校满载民族文化,学校可以在宣传栏设计一个民族文化介绍的专栏板块,每周介绍一个民族的,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音乐晚会,鼓励学生参加歌舞表演,让学生切身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美妙之处。初中音乐教师要意识到音乐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重要性,音乐教学不应该再像从前那般随意,而应该将文化精神通过音乐传递到学生的内心,并让他们真正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因此,音乐教室可以随着不同的课程改变其装饰,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爱上音乐课。例如,学习《牧歌》(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的时候,可以将音乐课室营造出草原风光,展现蒙古族的豪迈之情。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材对于学校教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是校园教材中关于民族音乐的具体内容其实并不多,更何况是民族音乐文化呢?因此,合理的运用教材内容,适当的拓展延伸,设计优秀的教学课件,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并提高教学效率。初中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积极思考,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让学生感兴趣的民族音乐,这需要教师在音乐欣赏上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要十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则需要音乐教师能够灵活的将课内外知识点相联,在不耽误课程目标的情况下让学生能够学习大量的拓展内容。例如,在《火把节》(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善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观看火把节的相关视频,火把节的舞蹈、习俗、注意事项等等,然后就由此了解彝族、纳西族、白族、拉祜族等民族,并了解他们的音乐文化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感受每个民族的艺术之美和文化的精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火把节引申到彝族的其他传统节日,跳歌节、密枝节等,然后便能从中懂得彝族的音乐文化的特点。通过精选的教学内容和巧用多媒体工具,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更能清晰地明白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性。

三、创新的教学方式

教师不断的改善并创新教学,才能够跟得上时代变迁和教育改革,像现在正值主流的素质教育期间,音乐教学正在逐步提升地位,而为了让初中学生艺术审美有所提高,并且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愿意发扬和传承,那么初中音乐教师就应该采用革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爱上音乐课,主动学习、研究音乐,且在此过程中渗透民族文化。其一,采取音乐与游戏结合的教学方式,如节奏大师、信息配对、猜谜等等,以《冬之旅》(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这一单元为例,该单元中的音乐多以雪、冬天为主,教师可以学生先听不同的教材中的音乐,然后让学生对音乐与信息点进行信息的猜测并匹配,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理由阐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印象,活跃气氛,并且带动学生思考。其二,教师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接触民族音乐,教师可以申请购买较多的民族乐器,让学生都能体验一把不同乐器的声音与使用,并且通过使用不同的民族乐器,让学生明白民族音乐的意义,如琵琶、扬琴、高胡等等,即使实际难以买到,教师也可以采用电子产品中的乐器,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神奇与美妙之处。

四、及时的教学反馈

每次课后都需要对本课进行教学反思,回忆并记录课程中的优缺点和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每节课是否有拓展民族文化完成素质教育的目的等等。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协调度会影响教学质量。本土文化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与地域的人文特征与文化特色,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中提供了大量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的文化资源【2】,既音乐中一直存在着文化的影子,通过音乐能够懂得背后的文化,而民族文化又能够直接影响音乐的音律、律动、驱动,教师在课后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将音乐背景交代清楚,是否引导学生完成音乐的赏析,例如《华夏古韵》(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单元教学结束,教师反思教学内容,有没有讲历史,是否讲解了每首音乐背后的故事等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初中教育应当与文化的传承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民族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应该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研究探索趣味性、意义性、教育性结合的音乐课程,讓学生乐于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同时在音乐教学过程应让学生知道民族文化的存在和意义,科普民族文化精髓,发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价值,助力民族音乐发展并促进学生发展美育。

参考文献:

【1】刘畅.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J]. 新课程,2020(27):227.

【2】李杨. 基于本土文化的初中音乐民族音乐教学[J]. 北方音乐,2019(16):222,246.

猜你喜欢
初中学校民族音乐音乐教学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试论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