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以金融专业课程为例

2021-07-14 07:23金艳红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金艳红

(吉林化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共中央对国际形势的重要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新时代爱国精神,才能真正落实高等院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在此时代背景下,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到效果评价都进行了具体开展和落实,我校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基于我校学科育人示范课建设实践,和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以期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推广,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1]。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

上海是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最早的城市,早在2015年率先指出了高校的课堂教育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播,更在于诚信道德的塑造,并总结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行业的精神,形成对自我的约束和要求。随着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不仅在探索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涌现出一批典型教师、典型课程和典型案例。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随后高校“课程思政”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长足的发展。复旦大学的王全瑞老师、同济大学的王云才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杜震宇老师从化学、生命科学、工学等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实践出发,总结了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中的经验和成果,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自2018年起,各省都开始了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坚定“四个自信”“立德树人”等思政教育内容在各专业课程中广泛渗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各省得到了广泛的发展[2-5]。

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将传统的教学改革与专业特点、行业特点结合起来。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前述学科相比起步较晚,以下结合对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以金融专业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实践环节、质量考核等方面总结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使论点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涉及具体落实方法时,以专业核心课程“国际金融”等为例,论述观点是基于所有专业课程。

(一)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一,教学方案要支撑教学目标,因此首先在教学目标中应明确设置课程思政的内容。传统的课程教学目标一般只包括知识、技能两方面,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课程教学目标中应加入思政元素,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呼应。

表1中的“课程目标3”是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设置落实思政教育的课程目标,明确课程育人目标。

表1 《国际金融》课程目标

在此基础上,设计与思政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方案中设计整理一系列自然巧妙的育人切入点。另外,要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确保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目标相得益彰。例如,通过发布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带有思政教育元素的新闻及案例,穿插案例分析以及课堂讨论,并针对某个情景安排学生无领导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情怀。

(二) 教学方法的应用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高校的专业课教育极大地实现了线上教学模式的推广。大学生对互联网教育平台等新型教育方法接受的较快,目前很多课程都能有效利用录播、同屏、自制微视频等教学方法,比较有效地采用超星、蓝墨云班课等教学手段,并有一部分高校开始推进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利用线上资源及线下课堂混合、翻转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本专业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蕴含的职业规则、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加之教师的合理引导,达到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的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对思政教育的最大好处在于两点:一是可以自由利用课下时间拓展相关案例教学。思政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教育,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分析实际行业案例、解读行业政策;二是可以结合行业相关案例,布置讨论活动,启发学生对行业问题的自主思考。传统的课堂上受时间限制,并且有些内向的学生也没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但线上教学平台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6-7]。

表2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在高校的专业课教学方法设计中将科学知识和人文情怀进行自然地融合。

表2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续表2

(三) 构建思政教育效果考核机制

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价值观,这些都是“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可以有针对性地取得多层次的教育效果。那么这些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如何,不能任其发展,应在考核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与前文提到的教学目标的设计相呼应[8-9]。

对于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年学生来说,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对学生在困难面前克服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树立坚定、感恩、积极、顾全大局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考核可以是考试的形式,也可以是汇报的形式,或者是某种形式的研究成果。这种考核是支撑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同时也能优化适合本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表3和表4为结合表1中的课程目标设计的考核方法。

表3 《国际金融》课程平时成绩对应课程目标指标点统计表

表4 《国际金融》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对应该课程目标指标点统计表

(四) 有效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

高等教育,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有很大比例的实践教学,通常是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课后小组活动等模式。在实验室里可以体会到严谨的实验操作、严密的实验流程,文科专业在一些依托软件的实验课上,从软件设计的内容可以观察到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仪容仪表、规范动作[10]。

例如在《商业银行业务实验》中,通过商业银行3D实验平台,学生可以看到柜员、大堂经理的工作动画,在接待客户、印鉴使用、重要空白凭证及现钞的管理等情景中可以观察到银行从业者处理业务的诚信合规、严谨、爱岗敬业等必备素质。通过商业银行业务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金融业务流程的严谨性,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风险,积极提升专业水平。在《会计实务模拟实验》中,会计凭证处理等环节的操作流程中体现的严谨、不留死角的专业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面对形形色色重要问题的场合中,也将体现在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中[11]。

除校内实验,学生在专业实习时往往也能接触到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应在实习中提升课程思政的融入深度和广度,在实习报告中体现对企业文化的思考、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对风控流程的重视等。例如金融专业的学生在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中可以实际接触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的现场环境和从业者,对金融行业国际化进程的认知、对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理解,是能够通过实习达到的,也是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必要内容。

三、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以金融专业为例

(一) 从行业发展的特点,考虑该课程对育人的重要性

首先,课程思政应与每门专业课程的内容自然融合起来,并具有行业的针对性,这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积累。以金融专业为例,在我国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中金融行业的风险容易成为一种系统风险,因此其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银行业的“挪用客户资金”、证券业的“非法操纵市场”、保险业的“保险虚假宣传”、基金业的“内幕交易”……这些《金融法》课程思政的案例与行业特点密切相关,反过来说明了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守法、敬业、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把握本行业的政策方向也是很必要的。以金融专业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疫情防控的会议中强调要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六稳”中的“金融稳”,体现了金融稳定的重要意义。对高等教育来说,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实现金融相关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有明确和坚定的政治素养,才能在改革中做好我国金融稳定的守护者。

(二) 构建适合本专业的学科育人实践体系

首先,要优化专业实验类和实践类课程,在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巧妙地融入思政教育,寻找适合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以金融专业为例,可以开展金融优秀学子 “金融职业道德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增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非法集资”“资本市场国际化”等专题,总结经验并以发表论文等形式扩大影响。

其次,在学科育人实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接触机构的机会有待增加。以金融专业为例,严谨、诚信、合规是金融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只要用心体会,这些素质体现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中。利用金融机构的认识实习,还可以了解普惠金融、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政策在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实施情况,积累包括“非法集资”“套路贷”“反洗钱”等金融法律法规的相关认识性体验。

(三) 讲有“中国故事”的专业课,正确认识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与世界”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设计相关的问题讨论,将专业知识和中国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与世界”,才能发现中国问题、梳理中国逻辑、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两会中提出的“国内大循环”是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才能理解经济形势面临的复杂和严峻局面,成为政策的坚定支持者。

目前很多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专业课程中都充满西方故事,例如市场营销学中常用的营销策略案例、会计学中的两个里程碑、管理学中讲的管理学之父,等等。很多专业课中的理论体系是在西方形成的,沿用的教材中缺少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以金融专业课程为例,欧美的金融学中有讲述本国故事的传统,而中国的金融学中并未对中国金融的本土问题给出充分合理的解释。在推进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不能完全遵循欧美规则,有诸如“央行何以积累巨额的外汇储备”“中国的银行体系算不算垄断”等问题要讲[12]。

(四) 要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教学水平,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全体专业教师都要做到“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具备国家情怀和责任意识。在教学工作中深刻地感受到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金融专业为例,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产生教材内容严重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问题。要做到课程育人和学科育人,老师首先要积极学习各种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以及不断宣传出台的各种金融监管政策。

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专业教学团队,是能否落实树德育人任务的基础。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对教师队伍提出的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融共促的必要条件。

四、结 语

研究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策略,要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育人等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并构建教学实践体系,充分发挥大学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系统性改革,一切改革都存在基本矛盾和规律性,教学改革也不例外。课程思政建设必须遵循规律、把握原则,才能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全面落实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树立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历史使命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