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远行与归来的蓝染女孩

2021-07-16 02:17
女友 2021年5期
关键词:扎染苍山白族

TA是谁

80后白族扎染传承人

蓝续文化主理人。

每个晴朗的清晨,日照都会顺着苍山、洱海的方向,把光落在大丽高速公路沿线。散落的光再随着这条公路奔向穿村而过的岔道,“开往”大理市北部那个叫周城村的地方。

周城村以白族人居多,上百年的“白墙青瓦、人字屋顶”在湛蓝色的天空下,颜色饱和得耀眼;青石板路在白墙青瓦之间蔓延,小孩子上学路上嘻嘻哈哈地追逐,从家家户户晾晒的染布中穿过时,会闻到淡淡的板蓝根清香……

这是小白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好好读书,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小白”原名张翰敏,因为是土生土长的白族人,就起了这么一个绰号。她从小看奶奶手摇古老的织布机,把做好的布料拿到扎染坊换取工钱,然后从工钱里抽出一部分,给自家院里添几盆鲜花,给孙女买几本书。

那时候,一盆花的价格足够买好几个大馒头,但奶奶有着自己的传统审美:喜欢一年四季,喜欢花花草草。奶奶总叮嘱小白好好读书、心怀远大,为此,她还带小白去庙里拜孔子、老子、观音菩萨,祈求各方神仙保佑孙女学业精进,考上大学,去城里,看更大的世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家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读书、升学、离开故乡,是小白和多数玩伴的成长路,多年后回想,她深深觉得“这是时代赋予女孩的机遇”。她的长辈们,多数不到二十岁就进入了结婚、生子、在家照顾老人的生活,年轻一代的未来,看似有更多的可能性。

2004年,她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全家松了一口气,让她好好读书,毕业后当个老师。小白有自己的主意,大学毕业后,她到了中国的首都做北漂。当时她住北京通州梨园,那里交通算不上便利,她和很多北漂女孩一样,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左右坐上公交车,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才到工作地。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会觉得累,更多的是新鲜感,这里有与她专业对口的工作,更是全国性别平等度较高的城市,这里遍地都是充满抱负与野心的女孩,“像女人一样美,像男人一样赢”是当时报刊亭时尚杂志的封面标题。

扎染让姐妹聚在一起

工作间隙,小白也常回村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村子里的生活也在变化,路修得更好了,游人更多了,但一些美好的东西却逐渐式微。

小白记忆中 “三五一群的阿姨们聚在某家一边聊天一边染布或做针线活”的景象越来越少了,原因很简单:服装店款多又便宜。借用当时报纸上的话说,就是“落后生产力终究要被淘汰”。

可在小白心里,扎染不是落后生产力,它是周城村的一年四季,是春天的栀子、秋天的石榴皮、夏天的板蓝根、冬季依然绽放在山坡上的野花,是村民感知四季的信号,也是白族文化的美学承载,它能让村中女性聚在一起,它的意义比一块布料、一门手艺要大多了。

“白族文化的生存土壤,就只有旅游么?而且土布30块钱一块还没人要。”就在小白迷茫的时候,丈夫张斌也陷入了沉思。张斌是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硕士,一直从事社会、乡村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他也是从白族走出去的年轻人,回望家乡,他有眷恋、有忧虑。他承认,村民与广阔世界连接时,得到了诸多益处,但一些有延续价值的精神内核,却被逐步简化为火把节、白色头饰等标签。去外面闯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可不知来处,如何明确去处?

2012年,周城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扎染也成了非遗项目。同年,夫妻俩做了人生中一个重要决定:回乡,以白族家家户户女人都会的“蓝色扎染”为起点,回溯、延伸白族文化内涵,并将其延续下去。两人给工作室起名“蓝续扎染工作室”。

他们向老一辈村民汲取文化精髓,开发新纹路新布样,记录一些文史资料;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年轻人一起来“玩”。

在乡村,女人也得活出价值感

2014年,夫妻俩开始做白族文化免费学堂,招募村民参加。

第一期主题是“到山上探寻扎染颜料”。在北京,这种不以提高分数为目的的文化课很常见,但对村里很多忙于生计的妈妈们来说,这一形式略有点悬浮。

邀约发出后,仅有四个家庭参加。活动快要结束时,一个9岁的男孩在发的本子上写了一段话:“杜鹃花开在苍山顶上,像苍山头上戴着一个花环,苍山的花环是太阳公公做的,我的花环是妈妈做的。”

小男孩念出來时,害羞地笑,拿本子掩住脸,妈妈眼圈发红。小白猜,她可能没想到儿子了解苍山在白族文化中的意义后,会延展出如此温馨的想象。

活动给村里的妈妈们带来了“微小”的触动,给她们留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我有多了解白族?有多了解孩子?除了织布,我还能学些什么?

2018年以后,“蓝续”影响力更大,渐渐吸引了更多熟龄的女性。

37岁的单身妈妈小杨,经历丧夫之痛后,不仅要抚养5岁的儿子,还要挑起家庭的责任,她一度对未来很迷茫。后来,她成了“蓝续”的一份子,织布赚钱、跟游人介绍白族文化,单身妈妈的生活有了被仰望被需要的地方,人也开始有了光彩。

很多原本待在家里的老阿姨老奶奶们,也开始找到小白,要分享自家的传统布样图案做本族文化留存,要赚钱搞事业。“即便是在乡村,女人也得活出价值感。” 小白说。

2012年至今,时光如白马过隙。曾经辍学去打工的小杏跃升为团队讲师;嫌自己跟不上时代的织布娘斗大妈,会把新画的纹样拍成短视频发到网上,等待点赞;小白张斌夫妻的乡村文化学堂也频频登上《工人日报》《中国日报》的报端,连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都打卡了他们的店……

窗外,春日正好,布料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扬,让人感到“自在”。小白想,这大概就是电视剧中说的“重返职场”吧。她相信 “自在”之下,未来还有惊喜。

猜你喜欢
扎染苍山白族
扎染对对画
神奇的扎染
苍山
苍山脚下
请叫我党员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
花样云南(二)
VALENTINO TIE & DYE 扎染系列限定展览登陆北京 SKP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