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技术操作专家共识之紧恋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面部埋植操作共识(2021版)

2021-07-26 02:05王晓阳龙剑虹刘红梅李远宏潘宝华0佘雨虹吴溯帆谢宏斌杨威于晓春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6期
关键词:锯齿线材透明质

王晓阳,石 冰,李 勤,高 扬,洪 伟,韩 胜,龙剑虹,刘红梅,李远宏,潘宝华0,佘雨虹,吴溯帆,王 飏,谢宏斌,夏 炜,杨威,于晓春,张 歌,曾 东

(1.上海馨美医疗美容门诊部,上海,200093;2.北京丽都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101;3.爱思特医疗美容集团,四川 成都,610094 ;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整形美容中心,重庆,401120;5.成都春语医疗美容门诊部,四川 成都,610042 ;6.北京首玺丽格医疗美容医院,北京,100027;7.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湖南 长沙,410008;8.北京梅颜医疗美容诊所,北京,100091;9.沈阳颜悦医美,辽宁 沈阳,110016;10.重庆华美整形美容医院,重庆,400015;11.宁波佘雨虹医疗美容诊所,浙江 宁波,315040;12.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浙江 杭州,310014;13.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外科,辽宁 沈阳,110015;14.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北京,100191;15.西安博仕相伴医疗美容诊所,陕西 西安,710032;16.北京华夏医美医疗美容诊所,北京,100029;17.重庆星荣整形外科医院,重庆,401147;18.广州紫馨医疗美容医院,广东 广州,510600)

1 前言

2 线材材质特性及规格

2.1 线材材质

2.2 线材规格

2.3 平滑线和螺旋线的主要作用机理

3 适应证

4 禁忌证

4.1 绝对禁忌证

4.2 相对禁忌证

5 平滑线和螺旋线的临床应用基础

5.1 辅助锯齿线提升作用

5.2 肌肉层内平行/垂直肌纤维埋线增强/放松肌肉力量产生相关治疗作用

5.3 用于填充剂注射禁区或不适宜注射量过大部位辅助填充和提升作用

5.4 肌肉深层埋植加强相关膨出组织外壁

5.5 骨膜下埋植

6面部各部位设计及埋植技术

6.1 上面部额肌内埋线

6.2 下睑部及眶颧沟区埋线

6.2.1 下睑部及眶颧沟区埋线方案

6.2.2 下睑部埋线技巧

6.3 辅助锯齿线提升

6.3.1 提拉固定区埋线

6.3.2 提拉远端区埋线

6.4 平滑线及螺旋线的单独网状植埋应用

6.4.1 鼻唇沟轻度凹陷

6.4.2 口角囊袋及下颌缘脂肪轻度堆积

6.5 全颈部埋线

7 并发症防治

7.1 术中面动脉、面神经分支、腮腺导管、腮腺包膜等重要血管神经损伤

7.2 术后短期红肿、淤青、疼痛

7.3 术后线头外露

7.4 术后感染

7.5 埋线区域远期臃肿、僵硬、表情不自然

8联合应用方案

8.1 平滑线/螺旋线与透明质酸联合应用

8.1.1 下睑部联合治疗

8.1.2 鼻唇沟联合治疗

8.1.3 颈部联合治疗

8.2 平滑线与肉毒素联合应用

9 展 望

1 前言

面部衰老主要表现在皮肤老化、皮下浅层脂肪及SMAS筋膜松弛下垂,相关面部韧带也出现老化并因组织松垂而被拉紧和变薄,同时深层脂肪萎缩、骨骼出现骨质吸收和退化[1]。20余年的医疗美容基础研究及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面部埋植线技术可通过锯齿勾拽产生的机械提拉作用及组织对线材产生的反应如粘连、胶原蛋白增生、新生血管形成等,使面部产生有效紧致提升的治疗效果[2]。平滑线和螺旋线的面部埋植应用,在国内外有多年临床案例随访观察。但是,随着光电、注射填充、美塑疗法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改善肤色及肤质、收缩毛孔、容量填充等治疗需求,上述方法均有一定或较大的优势。对于面部整体的紧致提拉与复位,埋植锯齿线是最佳选择,而平滑线与螺旋线可以很好地辅助提升效果、收紧松弛组织以延长锯齿线对软组织提拉效果的维持时间。同时,对于一些轻度松弛或有脂肪堆积的部位如口角外囊袋、下颌缘及下颌部位,网格状埋植平滑线及螺旋线以收紧松垂组织有必要的应用治疗价值[3]。

近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对于锯齿线面部埋植技术有相对充分的研究与共识。但由于此前一直未有合规的套管针平滑线材上市,因此线技术学术界对此种线材规范化临床应用的讨论未曾涉及。2019年5月,国内首款合规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紧恋,面部埋植线)获批上市。本共识旨在阐明紧恋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材精准适应证选择以及与锯齿线、透明质酸、肉毒素、美塑疗法等多种微创或无创面部年轻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临床路径与方案,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提升一线临床医师技术操作水平,提高广大求美者对于面部埋植线疗效的满意度。

2 线材材质特性及规格

2.1 线材材质

紧恋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材材质为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是目前面部埋植线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与降解性的脂肪族聚酯。植入组织4周后组织切片可观察到线体周围胶原蛋白增生并与周围结缔组织形成桥接。见图1~3,术后180天左右线材完全降解吸收[3]。

图1

图2

图3

2.2 线材规格

紧恋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由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型分平滑线、螺旋线两种;线径3-0、5-0或6-0,线长30~90 mm,套管针径23 G~29 G,针型有锐针、全钝针、子弹头钝针三种。线型型号见下表1,其中,英文首字母代表线型编号,中间字母代表线型(P-平滑线;L-螺旋线),尾字母代表针型(R‐锐针;D-钝针)。紧恋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使用部位及用途详见表2。

表1 紧恋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线型

表2 紧恋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使用部位及用途

不同线径和长度的紧恋线材,预先置放于相应套管针内,外部露出部分反折,有针帽固定,见下图4。

图4 紧恋套管针平滑线/螺旋线

2.3 平滑线和螺旋线的主要作用机理

平滑线:早期,线材本身起到交叉网格状支架作用;后期,沿线材形成疤痕粘连,起到网格状瘢痕组织支架作用,限制及减轻软组织的松弛和下垂。

螺旋线:能增加线材和组织的接触面积,更多地刺激胶原纤维的合成,发挥线材支架和瘢痕组织支架的作用。

两种线材植入组织后,随之逐渐被吸收及被周围瘢痕组织替代,对轻度的凹陷及沟纹有一定的填充和补充容积作用,对松垂的软组织有一定的收紧作用。

3 适应证

(1)轻度额纹,额头欠饱满,额纹分级按Alexiades-Armenakas评分2~3分;

(2)下眼睑皮肤轻中度松弛、泪槽沟、轻度眼袋,见中下面部衰老量化评分标准表[5]单部位评分1~3分;

(3)轻、中度鼻唇沟,见中下面部衰老量化评分标准表单部位评分1~3分;

(4)轻中度口角纹及口角囊袋,见中下面部衰老量化评分标准表单部位评分1-3分;

(5)下颌缘轻度松弛及脂肪堆积;

(6)双下颌及颈部轻度松弛及脂肪堆积;

(7)面颊轻度凹陷。

上述(5)(6)(7)目前临床无明确评分标准,评估以临床经验为主:皮肤松弛可推动移位少于1 cm,脂肪厚度少于2 cm,凹陷外观深度少于0.5 cm为宜。

4 禁忌证

4.1 绝对禁忌证

(1)患有严重全身疾患如重度高血压、糖尿病等;

(2)出凝血机制障碍或长期口服抗凝药物;

(3)瘢痕增生体质;

(4)患有囊性痤疮、牛皮癣等严重皮肤病;

(5)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6)面部皮肤存在活动性感染病灶。

4.2 相对禁忌证

(1)面部皮肤及皮下组织严重松垂;

(2)面部皮下组织曾接受过多次、大量透明质酸填充剂治疗;

(3)面部皮下组织脂肪量过多;

(4)面部因开放性除皱手术、抽脂等皮下瘢痕纤维化较多者;

(5)面部埋线区域有不明填充物注射史;

(6)女性月经期;

(7)对美容效果预期过高或有严重心理障碍者。

5 平滑线和螺旋线的临床应用基础

根据前述2.3节阐明的平滑线和螺旋线埋植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形成网格状纤维疤痕支架来限制及减轻组织松弛和下垂,同时对于轻度凹陷和沟槽有一定的容积填充作用。另外,螺旋线因能增加线材和组织的接触面积,可更多刺激组织的胶原纤维合成使支架功能更好的增强。但是,平滑线和螺旋线因其本身线材规格特性,并不能直接在埋植部位形成有效的锚定或固定,也不能直接对埋植部位的组织形成即刻的机械物理提拉效应。另外,其促进胶原蛋白增生产生的改善肤质、收缩毛孔等临床疗效虽然确定,但是过多频次的埋植平滑线或螺旋线,很可能导致因过度增生而带来的埋植部位臃肿、僵硬等问题。而且,目前面部微创年轻化的治疗手段繁多,皮肤光电、美塑等治疗手段,往往在改善肤质、减轻色沉、收缩毛孔等治疗领域,具备更大的优势。因此,从平滑线和螺旋线的作用机理出发,进一步寻找其埋植治疗的精准治疗适应证,并与其他面部年轻化治疗手段的有效联用,是本次共识撰写的要旨所在。

5.1 辅助锯齿线提升作用

锯齿线在面部设计和操作中,进针起始点可通过直接锚定、两两打结及顺逆向打结埋植在颞深筋膜下或颈阔肌耳韧带等区域形成稳固的锚定(固定)点,但是随着线到达远端终点,提升力量逐渐减弱。因此在锯齿线走行区域,特别是靠近远端区域在皮下脂肪层做平滑线或螺旋线交叉网格固定,可有效加强锯齿线近期的提升效果,特别是远期的提升复位效果。

5.2 肌肉层内平行/垂直肌纤维埋线增强/放松肌肉力量产生相关治疗作用

额肌内垂直肌纤维埋植平滑线,使额肌产生放松作用进而辅助改善额纹;下睑轮匝肌睑部内平行埋线,增加轮匝肌力量、减弱眶隔内脂肪膨出;颈阔肌内垂直肌纤维方向埋线可以放松颈阔肌,减少颈纹,同时增强拮抗肌力量达到间接紧致下颌缘的作用。

5.3 用于填充剂注射禁区或不适宜注射量过大部位辅助填充和提升作用

鼻唇沟中层有面动脉上行分支经过,注射填充剂极易导致血管栓塞等意外。此处埋植平滑线/螺旋线相对安全,并起到填充及提升作用。另外,鼻唇沟浅层部位,因面部相关表情肌活动频繁,此处注射少量填充剂修饰沟槽较为合适,但是如果鼻唇沟过深,浅层过量填充纠正会导致填充剂本身上移而产生不良外观。所以,鼻唇沟皮下脂肪浅层埋植适量平滑线或者螺旋线材,可以有效避免填充剂注射过量时产生的移位问题。

5.4 肌肉深层埋植加强相关膨出组织外壁

下眼睑轮匝肌下平行埋植,可有效加强眶隔外壁,限制眶隔内脂肪膨出。

5.5 骨膜下埋植

随着衰老进程,骨质亦有所吸收,在相应部位埋植可以起到间接的容量补充,如上下眶壁缘及鼻基底部位等,但不作为主要适应证。

6 面部各部位设计及埋植技术

6.1 上面部额肌内埋线[6]

紧恋平滑线6050锐针于上面部额肌内垂直肌纤维埋线,埋线区域为发际线至眉弓上,每侧8~10根(上方边界距离发际线1~2 cm,下方边界距离眉弓上1~2 cm,线与线间距0.5 cm)。埋线的具体数量视额肌面积、皱纹出现位置以及是否与肉毒素同期联用等因素而综合判定,见下图5。

图5 额肌示意及紧恋线额部埋植技术

6.2 下睑部及眶颧沟区埋线

6.2.1 下睑部及眶颧沟区埋线方案

蓝色实线(图6)为紧恋平滑线6050钝针于皮下脂肪层、眼轮匝肌表面埋线,每侧4~6根。紧恋线埋植区域上达眼轮匝肌增厚区(眼苔),下至眶颧沟下3 mm左右,左侧跨越泪沟,右侧跨越睑颊沟下缘[7];红色实线(图6)为紧恋平滑线6030钝针于下睑轮匝肌内埋线,每侧2~3根,以增强肌肉收紧的力量[7];紫色实线(图6)为紧恋平滑线6050 钝针于下睑轮匝肌下埋线,每侧3~5根,以增强眶隔外壁,以收紧眶隔脂肪[7]。

图6 眼轮匝肌示意及紧恋线下睑埋植技术

以上三个层次的埋线,应结合求美者下眶区具体情况做综合判定。轮匝肌表面、轮匝肌内与轮匝肌下埋线,一般选两个层次的埋线较为合适,如下睑皮肤松弛伴有泪槽沟较深,则选择皮下浅层和轮匝肌下埋线方案。

6.2.2 下睑部埋线技巧

(1)埋线前可以先冰敷并进行皮肤表面麻醉(不注入麻药),以方便掌握埋线的层次;

(2)眼轮匝肌内埋线数量要少,以不引起闭眼不适为宜;

(3)深层(眼轮匝肌下方层次)埋线较难,埋线技巧为:沿下眶缘表面进针,埋线区域务必跨越眶颧沟。埋线的主要目的是线材本身及其代谢后形成胶原纤维桥接,以增强眶隔支持的力量;

(4)浅层埋线较易掌握,埋线技巧为:紧贴皮下埋线,埋线时先将眼角向外上方提拉,之后再将线依次埋入。泪沟区埋线需使紧恋线完全覆盖泪沟区,否则会加重泪沟。此外,可同时垂直或斜向下睑缘方向于皮下浅层脂肪层网状埋线以增强支撑和收紧效果。

6.3 辅助锯齿线提升

6.3.1 提拉固定区埋线

紧恋线埋植在提拉固定区,以辅助提拉松垂软组织。埋线方向与锯齿线走行方向垂直或呈一定角度,层次为皮下浅层脂肪(锯齿线埋线层次的浅面)[3]。线距1~2 mm,若松垂严重或皮下脂肪较少,埋线密度和层次可以增加。

紧恋平滑线6050锐针在眶外侧区于皮下浅层脂肪层内平行或网格状埋线,每侧5~10根;紧恋平滑线6050锐针在中间颊区于皮下浅层脂肪层内平行或网格状埋线,每侧10~15根;紧恋螺旋线6050锐针在下颌区于皮下浅层脂肪层内平行埋线或网格埋线,每侧5~10根,详见图7。

图7 紧恋线提拉固定区埋线技

6.3.2 提拉远端区埋线

紧恋线埋植于锯齿线走行远端止点区域,加强其远端固定作用,防止上提组织下滑[8],详见图8。

图8 紧恋线提拉远端区埋植技术

鼻唇沟区:紧恋平滑线6050锐针平行于鼻唇沟,在骨膜表面埋线,每侧5~8根,可重叠;紧恋平滑线6050锐针在鼻唇沟内侧区于皮下脂肪层埋线,每侧

2~3根;紧恋平滑线6050锐针在鼻唇沟外侧、鼻唇沟脂肪间隔内侧于皮下脂肪层埋线,每侧1~2根;紧恋平滑线6050锐针垂直于鼻唇沟于皮下脂肪层平行埋线,每侧8-12根。

口角囊袋区:口角囊袋位于下颌脂肪间隔,由于口周组织结构复杂,故此区埋线要偏鼻唇沟延长线上外侧。紧恋螺旋线5050锐针在鼻唇沟延长线上外侧于皮下脂肪层(切不可深至降口角肌平面),网状埋线每侧10~15根。

6.4 平滑线及螺旋线的单独网状植埋应用

6.4.1 鼻唇沟轻度凹陷

鼻唇沟凹陷程度分级1~2级[4],有治疗需求且排斥填充剂治疗的求美者,可按6.3.2方法埋置平滑线或螺旋线。

6.4.2 口角囊袋及下颌缘脂肪轻度堆积

可单独应用紧恋6050、5050、5070锐针平滑线/螺旋线做网格状埋植,方法同6.3.2。

6.5 全颈部埋线

颈部正中皮肤菲薄,且东方人颈阔肌颈前上部重叠,下部分离,因此以颈部中下部位的十字交叉埋线为主。紧恋平滑线6050在颈部颈阔肌走形区于肌肉层垂直于颈阔肌纤维埋线,上方以下颌缘为界,下方以锁骨上为界,线与线间距1 cm,平行埋线每侧10~15根,抑制肌肉收缩幅度并起到支撑作用;在颈横纹及其上下区域可以增加横行埋线数量,进一步放松肌肉(如图9,用紧恋平滑线6030间断埋植,颈横纹上下各1~2根,间断埋植4~8处);颈部两侧皮肤稍厚,可以增加网状埋线数量,形成网状支架防止侧颈部皮肤及颈阔肌下垂(侧颈部网格状埋植,线与线间距0.5-1 cm,每侧埋植8-10根)。另外,用紧恋平滑线6050或5070在颈部及下颌于皮下浅层脂肪层网状交叉埋线20~30根,线与线间距0.5~1 cm,可解决颈部松弛及轻度双下颌[6]。

图9 颈阔肌示意及紧恋线颈部埋线技术

此外,平滑线及螺旋线材的吸收期是6个月左右,因此,重复埋植紧恋线治疗的间隔期,不应少于6个月。埋植紧恋线后进行光电治疗的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

7 并发症防治

7.1 术中面动脉、面神经分支、腮腺导管、腮腺包膜等重要血管神经损伤

因平滑线及螺旋线材较细且不带锯齿,因此引发重要面部血管及神经损伤的概率远低于锯齿线。即使有平滑线材插入上述重要血管神经内,因其损伤轻微可自行恢复,即不需要特殊处理。埋植时主要以预防为主,需要熟悉面部解剖层次及掌握精准埋置层次的操作技巧。

7.2 术后短期红肿、淤青、疼痛

平滑线或螺旋线密集交叉埋植治疗区域,难免刺破皮下小的动静脉导致术后短期红肿、淤青、疼痛等。以术前冰敷、术后外用去淤青药膏等对症处理,3~5天内可缓解、消失。

7.3 术后线头外露

平滑线由于线体较细且表面无刺,因此容易滑动或随着表情的变化有所移动,造成线头外露或完全脱出。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由于线体反复外露、挤出会给求美者带来不便和烦恼。因此操作中必须将整个针体全部埋入组织后再行拔针推送线体,确保将整个线体埋入组织,不要将露出的线体剪短后再送回组织,这样易造成再度脱出。一旦术后发现线头外露,需给予局部消毒后将线体完整取出。

7.4 术后感染

术后一周内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反应,给予抗生素对症处理,一周内可痊愈。术后一月左右表现为局部脓肿形成、破溃等感染反应。治疗手段以局部清创换药为主,一般两周内可痊愈。应警惕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如脓肿创面经久不愈或表现为非同一时段多发脓肿,清创换药的同时应及时取分泌物进行普通细菌培养及非结核分枝杆菌专项培养,一旦明确诊断,需加静脉多联抗生素治疗3周以上。感染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手术期管理及强调术中无菌操作。

7.5 埋线区域远期臃肿、僵硬、表情不自然

远期臃肿、僵硬及表情不自然等术后症状与埋线过多、过密、间隔治疗时间过短有关。操作者应精确掌握适应证评估及治疗方法,控制单部位用线数量及治疗频次。

8 联合应用方案

8.1 平滑线/螺旋线与透明质酸联合应用

透明质酸在浅层注射修饰形态,深层定点注射以提升结构和填充容量,同期与平滑线/螺旋线联合应用,可获满意度的提高。应注意透明质酸与平滑线在同部位同期联合应用治疗时,尽量不在一个层次。临床治疗时,表情活动丰富的浅层沟槽、凹陷或松垂,考虑到透明质酸注射后的移位情况,此时更适用于平滑线或螺旋线的网格交叉埋植;骨膜上定点提升及深层容量补充,更适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另外,透明质酸与平滑线螺旋线不同期治疗同一部位时,如先做埋线治疗,因线材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会有粘连支架形成,则后期注射玻尿酸时应避开埋线层次;如浅层网格状埋植线材形成支架粘连后深层注射透明质酸进行支撑或容量补充,可减少同等情况下透明质酸注射用量,塑形或填充效果更佳。

8.1.1 下睑部联合治疗

下睑眶周埋线方法同6.2。用较高交联度的透明质酸(如:医用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在深层骨膜上或SOOF层点状注射,用于韧带支撑以及容量补充。可注射于眶外侧韧带增厚区及SOOF内、中、外侧点,每点0.1~0.3 mL;用含营养成分的非交联透明质酸(如:注射用透明质酸复合溶液1.0 mL)在泪沟于皮下脂肪层扇形注射,每侧0.2~0.5 mL。

8.1.2 鼻唇沟联合治疗

鼻唇沟及口角纹埋线方法同6.3.2。用较高交联度的透明质酸(如:医用透明质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凝胶)在鼻基底于骨膜上注射,每侧0.3~0.5 mL;含营养成分的非交联透明质酸(如:注射用透明质酸复合溶液1.0 mL)在鼻唇沟凹陷皮下浅层脂肪层扇形注射,每侧0.3~0.5 mL。

8.1.3 颈部联合治疗

颈纹埋线方法同6.4。用含营养成分的非交联透明质酸(如:注射用透明质酸复合溶液1.5 mL)于真皮深层及皮下浅层平铺修饰,线状退针注射,单点不超过0.1 mL。

以上联合治疗方案中,建议平滑线与透明质酸不在一个层次[9]。如平滑线眼轮匝肌内及肌肉下埋线,透明质酸注射于皮下浅层脂肪层。

8.2 平滑线与肉毒素联合应用

平滑线协同肉毒素放松额肌,改善额纹;紧恋线协同肉毒素放松颈阔肌,改善颈纹,增强拮抗肌力量改善下颌缘轮廓。同时线材有一定的增容效果,使二者联合应用有合理之处。

9 展 望

本次共识的撰写,总结和明确了面部埋植平滑线和螺旋线的面部临床应用基础及精准适应证选择,并为最佳临床联合应用方案提出相对合理的临床治疗路径。但是更多的单独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的确切效果,还需要更多循证医学数据证实。此外,关于线材与透明质酸联合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如同层次不同时间续贯治疗是否有必要,以及单独多次应用平滑线/螺旋线的间隔期、每次使用埋植线的具体数量等,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另外,对于平滑线及螺旋线与光电美塑序贯性联合治疗的必要性,仍需要进一讨论和研究。

猜你喜欢
锯齿线材透明质
透明质酸钠功能机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一种高强高韧性 Cu-Nb-Cu 复合线材的制备方法
IMD-MgB2 超导线材的研究进展*
猛犸杀手——锯齿虎
伤口多了就是锯
为HDMI2.1标准的普及保驾护航 详谈Ultra High Speed超高速HDMI线材认证
或许你看不见它,但它却是保证音质的重点之一 McIntosh(美国麦景图)CSI系列专业线材
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伤口多了就是锯
趣味数独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