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叙笔墨 追慕圣贤——读汪毅先生著作《汤绍恩述评》

2021-07-30 02:55
巴蜀史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功绩三江绍兴

王 淼

汪 毅先生是我30 多年前在北京上学时的同学,曾任《四川省志》副总编,近来写了一本著作《汤绍恩述评》。虽然这阶段我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依然迫不及待先睹为快。

这本书选题非常好,史料详实、评析透彻,谋篇布局、条分缕析,言语精彩、制作精美。书中有大量珍贵图片,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汤绍恩,四川安岳县人。汪毅由重庆下乡到安岳当知青,对这位先辈情有独钟,更为汤绍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情系百姓、追求千秋功业治理鉴湖的情怀深深激荡和感动,倾注心力,满怀激情,讴歌和追叙汤绍恩史迹。汪毅先生诗人的才情,在这本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发挥,全书给人的感觉漂亮、生动、高水平、传神!

汤绍恩,明嘉靖十四年(1535)任绍兴知府。“知绍兴后,兴学宫,广设社学;缓刑罚,恤贫弱;旌节孝,济灾荒,深得百姓爱戴”。这本述评,既是对汤绍恩历史功绩的深入发掘和研究,也是对汤绍恩文化基因的解码和阐发。

汤绍恩创造中国古代治水奇迹

汤绍恩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汪毅先生在《汤绍恩述评》中生动记叙了汤公找准根源、治理水患、变水害为水利的三江闸工程功绩。该闸节江制海,使江海两分,创造了中国古代治水奇迹。

当时,会稽、山阴、萧山三县之水,均汇三江口入海。由于潮汐日至,拥沙堆积如丘。遇淫雨内潦,良田淹没,水涝成灾。汤绍恩察看山川地势,了解河道流向,在彩凤山与龙背山之间倚峡建闸,主持三江闸工程,形成外扼潮汐、内主泄蓄的三江水系。潮汐出没的沼泽平原,被改造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

汤绍恩对绍兴有恩,绍兴人为纪念其建闸功绩,从明代万历年起就在府城开元寺和三江闸旁建有汤公祠,每年春秋祭祀。明代,浙江有两个“汤公”功垂历史,一是遂昌县令汤显祖,二是绍兴知府汤绍恩。

汤绍恩文治教化功德巍然

《明史·循吏传·汤绍恩传》介绍汤绍恩主要功绩为“治水与宣教”,说他“兴学宫,广设社学”;汪鸣韶在“序言”中评价汤绍恩“教、养兼壹,亲身视学,谆谆讲授。至今绍称沃壤、文薮,公之功德不可谖也”。

汤绍恩注重修礼乐,强调民风教化,构建和谐社会,一时竟使绍兴文教大振。然而汤绍恩在宣教方面的功绩多被忽视。汪毅先生追根溯源、查根究底,深度挖掘考证,发现汤绍恩人生的触点十分广泛和精彩,涉及治水、管水、兴水、廉政、宣教、科技、执政、宗教、夫子之才(诗文、书法)、庙堂之风、庞杂的儒释道思想体系等方面。

文治教化是建文化名城的根基。汤绍恩当年在绍兴的文治教化之功德,需要通过深入的文化发掘和史料考据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和完善。

《汤绍恩述评》达到治史治学新境界

汤绍恩渐行渐远,与我们相距400 多年,要写好其述评,颇为不易。

《汤绍恩述评》将汤绍恩与著名治水历史人物马臻、李冰、苏轼比较研究,提供了治水史学“新视点”。

汪毅先生在写作体例上选择“述评”方式,即“述”而有“评”。这本《汤绍恩述评》,从循吏治水角度,首次把汤绍恩与著名治水历史人物马臻、李冰作对比讨论,这在研究方面具有突破性意义;他还特别将汤绍恩与苏轼作相对的比较讨论,这无疑更是一个崭新的命题,成为治水史学、历史文化名人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点”。

汪毅先生“小心求证”而不“大胆设想”,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通过必要考证、客观评价、理性提升,将对汤绍恩的解读和认识转化为新的历史知识和时代价值。这种学术精神,值得推崇。

《汤绍恩述评》为第一部全景式地研究汤绍恩的专著。正文部分述评结合,从不同角度构筑汤绍恩研究框架、拓展汤绍恩研究格局、提升汤绍恩研究品质。除述评汤绍恩的治水、兴水功绩外,作者还从我国水利史的研究角度提出,汤绍恩既是大禹治水精神最具代表性的传承者,又是继大禹之后古代治水人物的集大成者。

三江闸工程,是继大禹治水后绍兴治水又一彪炳千秋的功绩,是堪比四川都江堰的伟大水利工程。汤绍恩与绍兴水乡古城的兴起和繁荣密切相关,《汤绍恩述评》对于浙江历史代表人物的彰显,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扬,都是生动的例证、优秀的教材!

《汤绍恩述评》拓展汤绍恩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过去,也深刻影响当下和未来。我们要大力做好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让优秀历史人物、重大历史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

这本《汤绍恩述评》,登高放眼,拓展思维,进行汤绍恩创意文化思考,在“拓展未来,建言献策”这份“万言书”中,作者把脉开方,为三江闸遗址博物馆项目立项、升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四川、绍兴联袂整合大禹、汤绍恩史迹,共同书写新篇章等进行建言,以提升社会效应,传承历史,再续华章。

《汤绍恩述评》以独特视角还原和再现汤绍恩这一历史治水名人的丰功伟绩,揭示出汤绍恩作为为政者的文化理想和追求方向。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者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谋划,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汤绍恩谋长远、布大局,彰显执政之能,他对三江水患的治理、人心的治理,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口碑!

汤绍恩这位先辈,在乡友汪毅的心中,成为楷模,犹如圣贤!

汪毅著《汤绍恩述评》书影

汪毅在本书自序“我的水命汪汪”中提到,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他在四川省安岳县文化馆工作,其间出任馆长。他的办公室就在汤公祠的原位置,甚至住家与汤公祠近在咫尺,算是毗邻而居。汪毅与汤绍恩有缘,秉笔为汤绍恩撰写述评,也是他早年种下的文化理想和追求。在四川省地方志办任职,任《四川省志》副总编,让汪毅对宣传四川历史名人更多了一份文化情怀和责任担当,对汤绍恩的治水功绩、文治教化功德进行发掘和讴歌,成为他内心的追寻。

我命由我不由天,英雄必走不凡路!人生要有热血和豪情,汪毅先生所著《汤绍恩述评》尽显人生豪情!

这本书,是四川省历史学会、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的合作成果,也是绍兴文化基因解码的重要成果。希望绍兴加强汤绍恩文化基因解码成果的应用,促进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汤绍恩文化IP 品牌,打造金名片,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汤绍恩精神在新时代擦亮用活,再放光彩。

猜你喜欢
功绩三江绍兴
绍兴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浅谈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刘邦妙喻刀箭说功绩
被吹捧出来的名将
绍兴古镇寻荼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