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作用机理研究
——基于河南省孟津县的调查

2021-08-05 03:40许家伟张文怡
企业经济 2021年7期
关键词:孟津县农民工农村

□许家伟 张文怡

一、引言

自2015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推动返乡创业发展迈向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国步入新时代对农村发展工作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抓手。2020 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 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当前返乡入乡创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助推了脱贫攻坚,加快了乡村振兴,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如今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更有力的人才支撑。依照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全国各地积极出台措施,持续跟进返乡创业工作的开展。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到1010 万人,展现了返乡创业的热潮。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工回流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已经凸显,高质量做好返乡创业工作能为乡村及县域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而努力吸引更多“巢归燕”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既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术界应该探讨的学术课题。

二、文献综述

返乡创业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在行为动机方面,李彦娅等基于三次返乡高潮结合推拉理论,分析了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心理变化,并提出政府应从财政、培训、创业保障三个方面制定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1]。龚睿认为推动乡村治理的主体塑造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举措,并分析了人才与乡村振兴的逻辑[2]。王亚欣基于交互决定论认为鼓励政策的切实落实是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关键[3]。在影响因素方面,石智雷等认为返乡创业对个人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政府提供技术和金融支持[4]。陈国生等认为受教育程度、居住地教育环境和地区消费水平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有显著影响[5]。杜威漩认为通过政府政策实施可带动贫困农民就业增收,并释放出减贫效应[6]。刘溢海等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在时间、空间、效应、人才等七个方面存在共域性,二者能有效链接从而形成联动发展[7]。在发展模式方面,刘志阳等则比较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经验驱动型模式和资源驱动型模式及其创业绩效,提出了总体上经验驱动型创业模式绩效更好的观点[8]。张旭等提出了引导激发特色小镇独特优势、深度拓展规模乡镇人口转移空间、提高大中型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支撑农村劳动力“三层递进转移”模式[9]。

综合现有研究来看,学术界从其行为动因、影响因素、发展模式等进行了多区域、多视角、多方位的研究,也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发展还缺乏从实践层面探究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因此,本文基于对河南省孟津县的实地调查,探讨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以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三、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也出现人口大量流失、土地抛荒化不断加剧等现象。在此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键性作用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力扭转乡村“空心化”局面

近年来,在基本国情和政策实施影响下,也有占很大比例的农民出于谋生的需要选择外出务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镇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其中最直观的表现之一是农村“空心化”现象的不断加剧[10]。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引起的“人去屋空”现象不仅影响了乡村产业的规模发展,同时也使得乡村基础设施未能得到有效改善,加重了基层乡村公共治理的负担[11]。因此,要扭转农村青壮劳动力单向流入城镇的态势,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恢复农村的人气和活力。

(二)有效缓解农村人才流失问题

许多农村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大有潜力,但仍无法依托其资源优势实现振兴,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振兴主体[12]。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几乎都在高中水平以下,且人才水平越高的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意愿越强烈,因此大量青壮劳动力向外流失,导致农村整体人口素质水平不高,相比较于城市发展来说缺乏高素质水平劳动力[13]。人才的流失限制了农村新技术的发展和新经验的积累,制约了农村的生产效率,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当前农村迫切需要有能力、有经验、有本领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回流,改善农村的人力资源状况,从根本上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层次。

(三)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当前,城镇化发展下的高薪资对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相比之下传统农业的种粮收入较低,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农村土地的抛荒化。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而不断提高乡村土地利用效率是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迫切需要外流的农村人口返回家乡,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达到土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孟津返乡创业的实践路径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西部,隶属于洛阳市,距省会郑州134 公里,距洛阳市区10 公里。近年来,孟津县通过建机制、建阵地、建乡情,打造返乡创业服务“驿站”,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孵化服务、增强配套设施等,掀起返乡创业“热潮”,2017 年成功荣膺河南省返乡创业示范县。基于人才返流,孟津县也相继成功入选国家田园综合体示范县、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强县、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孟津高起点、高标准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建设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乡村正由“一处美”向“处处美”蝶变。笔者以河南省孟津县为研究对象,于2021 年2 月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了孟津县返乡创业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总结县域做好返乡创业工作的经验启示,旨在促进乡村振兴开展。

(一)发力平台建设

有为政府是政策落实的重要保证,并可以分为“引导者”和“服务者”两个角色。作为“引导者”,孟津县根据上级部门关于返乡创业的战略部署,依托县域自身特色和资源,成立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制定发展规划,强化工作部署。作为“服务者”,孟津县利用春节前、麦收、秋收等农民工相对集中返乡的时机,打造“回孟津干吧”主题活动,为农民工提供创业平台。2011-2020 年,各镇村通过开展“家访”活动走访了5000 余户农户,开展返乡创业座谈会200 余场次,组织“返乡人士看家乡”“创业现场观摩”等活动100 余次。

(二)政策资金扶持

资金缺乏和金融服务缺位是阻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孟津县针对融资困难,进一步完善了政策体系,积极提供贷款支持和资金奖补。2011-2020 年,孟津县以三产融合发展为引领、特色发展为方向,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奖励性政策,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 亿余元,为创业园区、示范项目、初创企业发放资金483 万元,为190 户初创个体发放开业奖补103.5 万元,总计约100 余家农民工创业企业和1200 余名创业个体享受到政策性资金扶持。

(三)提升培训技能

一般来说,初次创业者往往缺乏管理经验和市场历练,而这无疑会加大创业难度。为了帮助初次创业者顺利创业,孟津县主要采取新媒体和现场指导两种方式提供技能培训,前一种方式是通过手机APP 对村里群众直接开展创业培训,后一种方式是聘请市农业院校专家教授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开展农业创业项目的相关技能培训,为创业者提供现场指导和帮扶,提升农民工使用技术水平。截至2020 年12 月,孟津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1860 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 余家,带动农户3.6 万余户。“回孟津干吧”引导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5 万人,带动就业17.5 万人。

(四)发挥示范引领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和良好创业示范的缺乏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天然短板。孟津县通过开展创业大赛,评选返乡创业标兵、创建各级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等,使返乡创业者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激发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推进示范创建。在创业初期,返乡人员通常会选择所需资金规模较小、技术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开办企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部分返乡创业人员在资金、技术上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加上政府的各项政策扶持,返乡创业人员创办公司、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成效日益显现。2011-2020 年,孟津县累计创办省级示范园区3 个、示范项目5 个;市级示范园区4 个、市级孵化基地2 个、示范项目10 个、大众创业扶持项目3 个;县级示范园区4 个,示范项目16 个;评选各行业创业标兵及创业带头人355 名。截至2020 年,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8001 家,其中个体21922 家、企业5231 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848 家。

五、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

通过孟津县返乡创业的实践探索,可以总结出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图1):平台、资金、培训、示范四大要素的提供能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返乡,为乡村发展带来内生动力,进而为乡村提供人力回归、项目回投、资金回流和信息回传,并分别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驱动乡村振兴。

图1 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

(一)聚力产业振兴,打牢乡村振兴基础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利用在城镇务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现代经营理念,将现代化的产业模式引入农村,不断探索智慧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转型[14]。孟津县自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以来,各类市场主体数有了大幅增加,从2011 年1 月的5703 户增加至2020 年12 月的32337 户(图2)。发展战略主要分以下三点:一是规划引领。明确“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大力推进4条高效观光农业产业带和10 条沟域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多彩长廊”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努力以产业兴旺推动群众生活富裕。二是特色开路。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富农战略,推动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15 万亩、草莓1.5 万亩、红提葡萄0.6 万亩、精品西瓜0.5 万亩,地理标志农产品4 个,“十里香”草莓、“慧源”蔬菜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外,荣获“国字号”奖项达10 余个。三是融合发展。深化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建成500 亩以上特色农业园区55 个,国家五星级园区2 家、四星级园区4 家,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农旅品牌、“万字号”农业项目和20 余个农业观光节会,实现“来孟津干吧”与“来孟津耍吧”相互支撑。

图2 孟津县2011-2020 年市场主体数

(二)聚力人才振兴,增强乡村振兴动力

通过引导着力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以农民为实践主体,以人才为动力来源,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孟津县返乡创业人数从2011 年的3230 人增至2020 年底的25666 人,其中返乡创业大学生从3 人增至970 人,反映出返乡创业人员在各基层组织、产业园区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京孟专业种植合作社从单一草莓种植发展到“三季有花、月月有果”,空中西瓜、水培蔬菜、无土栽培、多肉盆景等共流转土地1250 多亩,已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合作社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带动周边多个乡镇种水果,帮助5000 多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助力176 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三)聚力文化振兴,丰富乡村振兴内涵

返乡创业将现代文明观念与农村特有的乡土人情相结合,叫响乡村文明的名片,乡风乡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的变化,营造出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孟津县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深入挖掘唐三彩烧制、牡丹画创作、剪纸、杂耍、书画、戏曲等民间艺术、民俗活动,保护乡土文化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农村别具韵味。注重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建起戏曲、秧歌等文艺队达500 余支,成功申报了国家级传统村落5个、省级传统村落8 个。朝阳镇南石山村盘活“唐三彩”特色文化资源成功创建“三彩小镇”,成为文化致富的先进典型。

(四)聚力生态振兴,提升乡村振兴颜值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生态建设,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在畅享田园生活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孟津县全面启动农村“五化”行动,按照“村里村外不见垃圾、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厕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洁家园人人出力”的要求,开展“一村万树”行动,栽植绿化苗木359 万株,建成156 个“绿庄”,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让生态成为乡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小浪底镇上梭椤沟村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自驾游、网红打卡地、美术写生等项目,年底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0 万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为脱贫攻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聚力组织振兴,夯实乡村振兴保障

返乡创业人员除了自发创办企业,还积极进入农村基层组织,改善乡村治理的水平[15]。返乡农民工根植于家乡的血脉和人际关系,在乡村基层治理方面占有天然优势,同时对乡村的特色优势把握更加到位,能较为充分地做到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当地特色资源。2011 年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三委”干部中返乡创业人员仅6 人,2020 年在村“两委”换届中,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基层组织中已达165 人,118名返乡乡土人才被纳入村后备干部,122 名复合型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返乡创业人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提高乡村基层治理“引领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立镇级集体经济合作联社10个,集体经济收入5 万元以上的村212 个。

六、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随着返乡创业政策实施落地和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有思想、有技能、有经验的农民工踏上了回乡创业之路,为促进农村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裕、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通过带动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工的回流也让农村更有人气,缓解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农村活力也大大提升了,农民笑脸也更多了。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以河南省孟津县返乡创业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实践路径和作用机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返乡创业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具有扭转乡村“空心化”局面、有效缓解人才流失问题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内在逻辑;(2)返乡创业实践可以从发力平台建设、政策资金扶持、提升培训技能和发挥示范引领四个方面进行路径选择;(3)返乡创业通过聚力产业振兴打牢乡村振兴基础、聚力人才振兴厚植乡村振兴动力、聚力文化振兴丰富乡村振兴内涵、聚力生态振兴提升乡村振兴颜值、聚力组织振兴夯实乡村振兴保障的“五个振兴”发挥作用。

(二)启示

孟津县在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探索对其他地区返乡创业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1.优化政府职能。立足有为政府,切实将政策落到实处。政府作为开展返乡创业和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工作主体,必须立足区位特色,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健全帮扶政策,包括融资政策、制度保障政策等多方面内容;强化服务职能,加强部门与返乡创业农民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便更加精准地提供服务、整合资源。同时提升服务水平,联合多方资源,提供好平台、资金、培训、示范,发挥好四大要素的驱动作用吸引返乡入乡创业,让“想回来”“想创业”成为一种内在吸引力。

2.营造创业环境。发挥市场作用,评估乡村发展潜力,结合比较优势,尊重乡村资源特色,制定符合产业发展的措施举措,深入推进“万才返乡,共建振兴”,让返乡创业人才回得来、留得住、能致富、发展好。良好的创业环境涵盖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只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才能有效激发创业活力,吸引人才返乡,保障人才创业。

3.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设施建设,从软件硬件两方面优化设施平台,提供更优质、更便利、更人性化的服务。政府应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和线上资讯平台;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保障返乡入乡创业顺利开展,进而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农村生活便利化水平及宜居宜业水平,解决返乡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4.注重乡情引导。激励内外结合,顺应外出务工人员心系家乡、牵挂家人和家乡情怀的心声,织牢“乡情”“乡愁”纽带,畅通“回引”渠道,让在外务工的乡土人才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知晓未来发展蓝图、激发回乡创业的激情。乡土乡情的引导也有助于扭转对农村的刻板印象,激发外出人员为家乡发展提供支持,从“被迫返乡”转变为“主动返乡”,进而更好地发挥返乡创业主体的内生驱动作用,助推乡村振兴的高效实施。

本文从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交互耦合进行案例研究,并就返乡创业如何有效助推乡村振兴进行了初步探讨,乡村振兴作为农村发展战略也必然进一步对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意愿起到促进作用,那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作用于返乡创业将是未来理论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孟津县农民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河南省孟津县:科技创新做支撑 小西瓜结“硕果”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孟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调查
浅谈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