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采用局部红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8-09 12:56杜培欣李悦梅祖兵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光肛门水肿

杜培欣,李悦,梅祖兵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肛肠病研究所 上海201203

痔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1],临床多表现为肛门部肿物脱出、便血、肛门坠胀、疼痛或异物感,可伴有局部瘙痒等。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中混合痔约占发病人群的25%。目前混合痔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若其未得到有效治疗,则会发生不可逆的病理解剖改变与生理功能损伤,故需尽早采取手术干预[2]。外剥内扎术作为经典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肛门区域神经血管丰富,加之肛门、直肠及周围组织的牵拉和损伤可导致术后出现疼痛、水肿、渗出等情况[3]。红光照射治疗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的创面局部辅助治疗方法,它能够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加速手术创面愈合,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和镇痛作用,疗效肯定[4-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采用局部红光照射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6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红光照射联合熏洗疗法,n=30)和对照组(熏洗疗法,n=3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9-709-64-01),所有入组患者均知晓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混合痔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并接受外剥内扎术的患者。(2)年龄18~60岁,男女均可,无手术禁忌证者。(3)既往无肛肠手术史,无肛门形态及功能异常者。排除标准:(1)合并肛瘘、肛裂、直肠息肉、直肠恶性肿瘤或肛周皮肤疾病的患者。(2)合并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的患者。(3)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4)合并肠炎、肠息肉等其他肠道疾病的患者。(5)经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6)治疗过程中有不良反应或过敏体质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常规检查,禁食禁饮,常规备皮,术前灌肠排空粪便;均给予静脉麻醉,取截石位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1.3.1 对照组 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采用熏洗疗法,熏洗液125 mL加水至3 000 mL,温度43~46℃,坐于熏洗架上进行肛周熏洗,每次20 min,每日1次,直至创面愈合。

1.3.2 观察组 熏洗疗法操作同对照组。熏洗完毕后,患者取侧卧位于病床上,使用Carnation红光治疗仪(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照射治疗,照射距离为15~20 cm,每次照射时间15 min,每日1次,直至创面愈合。

1.4 观察指标

1.4.1 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 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其中创面愈合时间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为标准。

1.4.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术后第3、5、7、14天创面疼痛、水肿、渗出等情况。

1.4.3 临床疗效 于术后1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相关标准制定:(1)痊愈指症状或体征完全消失,创面基本无渗液,切口无明显水肿,肛门无疼痛或轻微疼痛,疗效指数≥95%;(2)显效指症状或体征明显改善,创面基本无渗液,切口可有轻度水肿,肛门轻度疼痛,疗效指数≥70%;(3)有效指症状或体征改善,创面可有少量渗液,切口可有轻度至中度水肿,肛门轻度至中度疼痛,疗效指数≥30%;(4)无效指症状或体征改善不明显,创面渗液无明显改善,肛门疼痛水肿程度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1.4.4 住院满意度 采用我院编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于出院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是参照吴袁剑云主译的美国《护理结局分类》[10]中关于患者满意度的14项结局,结合我院前期患者需求调查结果及相关文献资料[11-12]进行编制,共有23个条目。其中20个条目内容涉及入院介绍、健康教育、生活照顾、临床护理、服务主动性与及时性、服务人性化、病房管理共7个维度及总体评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上述条目进行评分,其中满意为5分,较满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满意为2分,不了解为1分,总分为2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住院满意度越高。另外3个条目则是要求患者写出评分理由、最满意护士及对护理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不计分。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广义估计方程或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0±1.8)d,对照组为(4.6±2.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7.4±1.0)d,短于对照组的(30.6±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疼痛、水肿、渗出)发生情况比较

2.2.1 两组术后创面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创面疼痛评分情况见表2。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观察组术后第3、5、7、14天创面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Waldχ2=42.988,P<0.05,OR=0.407,95%CI:0.311~0.532),而且术后第3天至第14天,患者创面疼痛情况日趋缓解(OR分别为12.595、9.331、4.193),见表3。

表2 两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

表3 两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的广义估计方程结果

2.2.2 两组术后创面水肿情况比较 两组创面水肿评分情况见表4。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观察组术后第3、5、7、14天的创面水肿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Waldχ2=40.293,P<0.05,OR=0.509,95%CI:0.413~0.627),而且术后第3天至第14天,患者创面水肿情况日趋缓解(OR分别为2.419、2.379、1.762),见表5。

表4 两组术后创面水肿评分

表5 两组术后创面水肿评分的广义估计方程结果

2.2.3 两组术后创面渗出情况比较 两组创面渗出评分情况见表6。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观察组术后第3、5、7、14天创面渗出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Waldχ2=63.971,P<0.05,OR=0.601,95%CI:0.531~0.681),而且术后第3天至第14天,患者创面渗出情况亦日趋减少(OR分别为5.383、3.433、2.153),见表7。

表6 两组术后创面渗出评分

表7 两组术后创面渗出评分的广义估计方程结果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1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表8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住院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住院满意度评分为(96.7±2.3)分,高于对照组的(86.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常用手段,但术后存在创面疼痛、水肿、渗出等情况,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红光照射治疗是指采用红光治疗仪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使之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的一种理疗方法。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熏洗疗法的基础上辅以红光照射治疗,结果发现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创面疼痛、水肿、渗出情况更轻,临床疗效更优,住院满意度更高,说明红光照射治疗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红光照射治疗通常被称为“光生物调节”,它可以调节细胞的许多相关功能,如:(1)能够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等)的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反应[13]。(2)能够促进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释放,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或者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来实现创面修复[14-15]。(3)提高机体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上调抗氧化防御功能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细胞损伤程度,促进伤口愈合[16]。(4)可以增强ATP及TGF-β的表达来激活Smad通路,从而刺激正常细胞的生长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17]。此外,红光穿透组织的能力很强,它能够通过光化学酶促反应,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局部微循环得以改善,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和组织再生,促进胶原沉积,从而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及改善修复过程,加快创面愈合[18-19]。因此,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辅以红光照射治疗可以促进创面愈合。

肛门区域血管神经丰富,因此肛门部疼痛敏感性高。有研究表明,红光照射作用于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对皮肤的神经末梢来说,是一种温和的热刺激,它是通过光化学及光热效应提高细胞活性,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神经元对于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同时减少局部炎性组织中五羟色胺的产生与释放,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0]。此外,红光照射治疗还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减少炎性细胞数量,减少炎性因子表达来抑制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抗炎镇痛的作用[21]。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多个时点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且疼痛情况随时间日趋缓解,说明红光照射治疗减轻了创面疼痛程度,缩短了疼痛持续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术后创面水肿、渗出是由于手术操作造成了肛门皮肤及组织损伤,局部血液及淋巴回流受阻,血管渗透压升高,组织间隙的水分潴留,或血管受损后血液渗入到组织间隙形成血栓而诱发[22-24]。有研究表明,红光照射治疗能促使内皮细胞及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一氧化氮(NO),机体细胞吸收利用游离的NO,促进深部组织血管扩张,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其温热效应也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同时它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和上皮组织的再生,起到抗炎消肿的作用[25]。红光还能够活化细胞内线粒体中多种酶的活性,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少创面渗出,促进细胞修复及再生,并能调节免疫细胞活性,预防感染[4,26]。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水肿、渗出程度轻于对照组,且创面水肿、渗出情况随时间日趋缓解,说明红光照射治疗减轻了创面水肿、渗出程度,缩短了创面水肿及渗出的持续时间。

综上所述,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采用局部红光照射治疗可减轻创面疼痛、水肿、渗出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住院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红光肛门水肿
发红光的蔬菜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肛门瘙痒不能挠
尊严
从水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assisted Teaching to English Reading Cla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