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班集体的传统文化建设

2021-08-09 02:13张艳
江西教育C 2021年7期
关键词:笔者班级传统

张艳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基础,更是集体的灵魂所在。班级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有个性化发展的空间。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班级建设的重点,需要教师对此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一、利用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主要宣传的是仁、义、礼、智、信。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儒家传统文化的渗透,促使学生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此外,传统文化中蕴含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吸收外界的信息,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比如,笔者在每天晨会的时候,会抽出五分钟的时间,与学生一起了解传统文化,如在黑板报上画出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从而让学生了解万物的起源与发展,意识到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笔者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帮助他们形成了正确的观念。

二、融入传统文化,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的环境、氛围与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下,班级环境已经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教师首先应加强班级基础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容,设计出明确、新颖的活动主题。其次,教师应加强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例如,笔者在教室里设置了“绘画角”“图书角”,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平时,笔者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会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呈现出来,从而将抽象的传统文化具体化,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书香班级文化也是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将阅读与传统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专门的寓言故事单元,其中收录了一些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在学完课文后,笔者开展了寓言故事分享活动,让学生从书本中吸收传统文化知识。

然而,仅仅通过教材内的文章,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因此教师应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笔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在阅读书目中纳入了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从而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除此之外,笔者还加强了古典诗词的教学,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和同学一起品读自己精心准备的古诗词,并分享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笔者还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进行阅读与探讨,交流彼此之间的阅读心得,从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依托传统文化,丰富班级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渠道較少,综合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在教育新时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必修课程之一,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获得实践知识,加强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多样化的班级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与学习需求,设计带有传统元素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摆脱以往枯燥的学习方式,感受活动中的趣味,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笔者开展书法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字体的形态与结构,领略中国书法的风采。再如,笔者带领学生欣赏中国古典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除此之外,笔者还以传统节日为活动主题,开展主题班会。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笔者在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特色活动,如中秋节做月饼、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做汤圆等,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与作用。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是通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达成的。为了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笔者班级传统
班级“四小怪”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老师,别走……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