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支架绽放学本课堂精彩

2021-08-09 02:19张书献
江西教育B 2021年7期
关键词:学本火苗蜡烛

张书献

前一段时间,网上热传一位外国爸爸教两岁宝宝吹生日蜡烛的小视频。

第一次,孩子的嘴巴没对准火苗,吹到了蜡烛上。爸爸把蜡烛移近了点儿,指着火苗,引导他吹这里。结果,孩子的嘴巴漏气,仍没吹灭。“宝贝,你真的不太擅长这件事哦!”爸爸示范了吹的动作。孩子离火苗更近了。“小心,你要把自己的头发点着了,朝火苗这里吹。”孩子又失敗了。爸爸便一只手托着他下巴,一只手用两根手指捏住他嘴巴。“张开嘴,吹。”孩子又失败了。“等一下。”暖爸转身离开了。孩子回头提醒着:“慢点儿,爸爸,别摔倒了。”很快,爸爸拿了根吸管来,放进孩子嘴里,用手扶着,对着火苗:“准备好了吗?”孩子抬起头,使劲儿一吹,火苗灭了。“你成功了!”妈妈惊呼,爸爸鼓掌。孩子也乐开了花:“哇哦!”

这位爸爸暖暖的做法,引发了众多国人的感慨。细思之,暖爸是用“支架”一步一步绽放“学本课堂”精彩,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核心素养时代,教育界需要这样的课堂,需要这样的教师,引领学生渐渐生成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从教育的角度讲,视频中的爸爸堪称孩子学吹蜡烛的导师:期待、引领、鼓励,温和、慈爱、包容,探索、实践、发现,极力发挥聪明才智,绽放学本课堂精彩。虽然孩子不会嘟嘴,牙齿又漏风,模仿能力还比较差,但他绝没有嫌弃、埋怨,甚至一巴掌抽过去;绝没有假装和他一起吹,直接帮他吹灭。而是在方法性支架与肢体支架不见效的情况下,借助实体支架助力孩子自己成功吹灭蜡烛。试想,这样的一次成功,很可能会成就孩子今后的N次成功。这就是学本课堂的魅力所在。

视频中这位爸爸悉心引领孩子成功吹灭蜡烛之举,冲击着众多中国家长急功近利甚至包办代替的痼疾;其引导、示范、另寻思路、千方百计引领孩子自主走向成功的做法,也冲击着中国多数教师的“师本”与“教本”教学理念。所以,我们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寻找并搭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支架与阶梯,引领其逐步自主走向成功。

孩子是父母的镜像,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视频中暖心的爸爸,收获了暖心的宝贝;我们用支架创生生本与学本课堂,学生有朝一日将回报我们以核心素养。

教学因学生而生成,因学生学会学习而精彩。所以,我们期待更多学本课堂,绽放更多精彩。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本火苗蜡烛
年轻的火苗
一束火苗
教育寻真
神奇蜡烛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