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出品高考模拟专项训练之 作文19题佳作选登(六)

2021-08-10 04:05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言说挂号信息时代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建起来的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账户的支付结算。因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由此而衍生的扫码点单、扫码出行、扫码排队、扫码挂号等新形式更是无处不在。

有老人到村代收点交医保,却被现场工作人员告知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自己在手机上支付”;有老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被拒绝乘坐公交车;有老人到医院看病,发现该医院已经全部改为网上预约挂号,人工挂号窗口已经被取消。在互联网面前,很多老年人就像是缺失了独立生活能力的婴儿,茫然无措。

综合以上材料,作为高中生的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选择一个言说对象,写一篇文章,向对方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审题指导 ●

本题引领学生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创新与服务、发展与特殊人群的关系等问题。

此材料包含两则关联性材料。第一则材料通过介绍“二维码支付”以及由此衍生的新形式,表现了信息时代的科技创新;第二则材料通过“缴纳医保”“乘坐公交”“医院挂号”三个事例,呈现了信息时代给老年人带来的困扰。科技创新是“因”,老年人的困惑是“果”,两则材料构成因果关联。但是这两则材料又不是常规的因果关系,因为常规思路下科技创新更多的是给人们带来全方位的便利,而第二则材料中呈现的却是违背创新初衷的情况。正是这种非常规的因果关联,才具有广阔的思辨空间,从而有机会产生高质量的思辨结果。

整体立意可指向,科技发展带来支付方式等全方位的转变,但是在给大部分人带来便利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才能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信息时代。同时需要关注题干中的提示语“选择一个言说对象,写一篇文章,向对方谈谈自己的看法”,“体验与思考”的结果需要选择一个言说对象,即文章是写给某个人或某些人看的,一定要有“读者意识”。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潜在的读者起码有两类:一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晚辈,二是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使用该产品的群体。言说对象不同,交流的侧重点自然应该有所差异。如果选择第一类言说对象,立意可以是:作为晚辈,应辅助长者更好地融入信息时代。如果选择第二类言说对象,立意可以是:科技时代,不能忽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科技不是唯一手段,现代社会需要更多人性化选择。

命题: 浙江省海宁中学 张 洋

智能生活与人文关怀

[文] 浙江省海宁中学高二(4)班 沈隐辞

新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高科技为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我们日常的支付,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的支付结算。因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于是,手机代替了钱包,我们不禁要高呼:科技信息时代万岁!

如果时间倒回到十年前,数字化的生活方式还仅仅是一个传说,如今虽不能说已尽数实现,但人们每分每秒都在真真切切感受着数字化的成果。无论是看病、上班,还是出差、休闲,在数字化技术的协助下都变得十分方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处理工作生活中的诸多事务。我们在互联网中享受智能生活,这看上去很美。相较于传统的古代生活,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不但享受着一种全新的生活,而且生成了一种方便、快捷的生活新观念。

但当我们沉浸在这种生活便利中时,却常常会发现那些步履蹒跚、行动迟缓的老人,因无法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出现了被拒绝乘坐公交车、被拒绝挂号、被要求抬着到银行认证等尴尬的现象。有的老人因为无法完成想做的事而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当场号啕大哭,这不是我们新时代该有的现象,这更不是文明社会该有的现象。我们当冷静下来思考,这到底是谁的责任,是老人自己,还是该技术发明者?老人曾经年轻过,他们曾经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如今在新技术面前他们束手无策了。

人老去是自然现象。他们跟不上科技时代发展的步伐,他们需要全社会的人文关怀。我们应该明白,时代是所有人的时代,不仅仅是年轻人的时代,也同样是老年人的时代。我们实现智能生活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完善民生服务,实现人文关怀,让技术为更多的人群服务。在智能生活的演进过程中,技术不应该是冰冷的,而是柔性的、有温度的。这温度是我们实现智能对人的关怀和对人性向善的认同,是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念。

所以我们在追求智能便利生活的同时,也绝不能忘记那些对此有困难的老人。未来的智慧生活的便利,应当是追求所有人的便利。老年人曾经是时代的奠基者,他们不能被时代遗忘。在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化应当更加聚焦于人而不是物,人文化、人性化的智能生活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不能一味依靠技术来追求生活的快速与便利,而忘记了使用数字技术的初心——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让生活更美好。

点评:人工智能产品本应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但是现实生活当中,人工智能却更多地是为年轻人服务。本文以“智能生活与人文关怀”为题,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信息技术时代中的特殊群体——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上面,指出“信息化、技术化应当更加聚焦于人而不是物”,并进而呼吁回归技术创新的初衷——“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让生活更美好”。

(指导老师: 张 洋)

别让时代进步丢下老人

[文] 浙江省海宁中学高一(8)班 叶卜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时代发展的飞快脚步里,今天的我们接触到的事物正呈爆炸式增长。如以手机为终端的信息科技创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在方便了我们的同时,却忽视了老年人的需求。

技术的发展不应该以淘汰另一批人为代价,技术的发展应该以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为目的。老年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难以与年轻人相比,但社会和时代不会放慢前进的脚步。许多老人因不会使用这些新兴的工具而在生活中变得举步维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不能交医保,不会在手机上看病挂号,没有二维码不能乘坐公共交通……越是智能科技时代,老年人越应该获得社会的帮助与关爱,而不是在时代的进步中被我们丢下。我不禁想到我的奶奶,在我小时候可以教我做数学题,但是现在她却不会使用手机的诸多功能,每一次都要把手机的铃声设置到最大声,生怕有电话打进来时漏接。她还会经常拿着手机来找我,让我帮她删除手机里积满的短信。我教完她没过多久,她就忘记了,到了下一次,又只能依靠别人。久而久之,她也不愿再去学习这些新兴事物,而是选择感慨自己老了。

这也让我意识到,在时代的进步中,我们应该去关注老年人在信息时代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在这些需要使用智能手机的地方,有关企事业单位可以专门设置为老年人服务的窗口,也可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教他们该怎么做。这样,老年人就不会再在独自面对这些智能工具时感到手足无措。他们的学习能力大不如前,需要我们带着耐心与温暖,解决他们面对的困难,带着他们一起享受科技进步給人类带来的便利,赶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每个人都会老,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我们帮助老年人,其实就是在帮助未来的自己。所以,让我们怀揣耐心与温暖,扶着那些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让每个人都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一起去迎接更好的未来。

点评:技术的发展,不应以剥夺某一类人群的利益为代价。作者关注到了智能时代老年人所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观察家中长辈在使用智能手机时遇到的实际困难,呼吁使用现代技术的单位和个人能够更多地为老年人着想,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智能时代。“我们去帮助老年人,其实就是在帮助未来的自己”,以未来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社会现象,很有意义。

(指导老师: 张 洋)

猜你喜欢
言说挂号信息时代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分析探讨自助挂号系统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我会独自挂号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