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为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2021-08-10 22:51高侠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5期
关键词:导图思路师生

高侠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是心智活动的路径。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重的功能,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能够把主题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有效连接主题中的关键词,展现并列关系等,从而达到深层次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运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发散思维,解决写作中无话可说的问题。

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事物,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础。把思维导图引入到作文教学中,能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事。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以及表达观点的前提,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发掘事物本质,促使学生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写出独具个性的作文。作文表达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想做到这点,需要亲身体验。运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认真观察事物,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产生表达的欲望。例如,在写命题作文“为别人画张像”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要描写的人物的日常生活、性格特点、与自己之间的故事等信息,画出思维导图,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从而找到最合适的写作素材。如写自己最好的朋友,就要概括朋友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愿意和他交朋友;然后,回忆在你遇到困难时朋友做了什么。经过思维发散,学生的写作思路被打开了,写作素材也丰富起来。此时,把这些内容串连在一起,写出来的文章就能具体详实、情节生动。

二、借助思维导图整理素材,列作文提纲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写作文比较随性,习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作文缺少条理。而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规划作文结构,列出作文提纲。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写“学会一种本领”这个命题作文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勤劳的手,生活中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呢?跟谁学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又是如何克服的?”这样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回忆,思考生活中学到的本领,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层级也在不断升高。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在腦海中列出作文提纲。最后,根据提纲组织材料,从而完成思维导图。实践证明,借助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完成文章构思。

三、借助思维导图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思维导图符合人类大脑的认知结构,能够切实提高人类思维的活跃度,使人的反应更机敏、更灵巧。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教学,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思想的碰撞。众所周知,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指导命题作文“难忘的一天”时,教师不妨让几个思维活跃的同学谈谈他们难忘的一天,这样可以帮助其他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接着,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觉得这一天难忘”,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激活他们的思维。最后,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以确定写作思路,搜集相关写作素材。在这样的过程中,思维导图起到了指引作用。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四、借助思维导图展开联想,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语言表达是建立在想象和思维基础上的。作文的内容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也不是生活中的什么事都能写成作文,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自我探索,发挥想象力,写那些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或者感触颇深的。所以,想写出高分作文,就要既联系实际生活,又要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而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还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能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表达。例如,写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就可利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先让学生阅读《难忘的一件事》,然后结合例文把文题补充完整。接着,进行思维拓展,引导学生联系亲身经历,确定写作范围——可以写难忘的一件事,也可以写难忘的一个人,或者写难忘的景色等。这样,就拓宽了写作范围。经过教师的引导,有的学生写了自己跟随父母旅游的经历,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了下来,并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对语言进行了加工,写出了文质兼美的佳作。

五、借助思维导图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缺少条理,像记流水账一样记录生活经历;文章结构松散,缺少严密的思维。对此,教师不妨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理相关材料,理清写作思路,构建写作框架。这样,学生就有了清晰的写作思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首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构思好写作框架;其次,引导学生把零乱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创造性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就需要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写出血肉丰满的作文。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描写桂林景色的佳作,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的技巧。这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总结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方式等,然后进行写作训练,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如“美丽的家乡”“家乡的小河”等。实践证明,在教学课文时及时进行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也能认识到作文的实用性,从而更加重视作文的学习。

综合上述,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维导图能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强化他们的感知能力,让写作构思变得可视化、清晰化。同时,思维导图还能促使学生把联想与想象融入到作文中,从而让作文内容具体、感情丰富、详略得当。

猜你喜欢
导图思路师生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的思路我做主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