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想象类作文,不妨从教学知识入手

2021-08-10 22:51蔡蓓珂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5期
关键词:想象作文思维

蔡蓓珂

著名教授倪文锦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次培训活动,要求教师提交一份自己最满意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绝大部分教师提供的都是想象类作文,但仔细阅读会发现,这些设计或课堂实录都缺少对学生的点拨和引导。为什么大家都选择想象类作文作为最得意的教学经历呢?显然,很多教师认为想象类作文好教,没有具体的模式,率性而为即可;学生在写想象类作文时也是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这导致想象类作文成了作文指导关照不到的“不毛之地”。 其实,想象类作文也有写作规律,也讲究写作方法,也需要培养想象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相关知识,充实想象内容

做事之前需要对这件事有足够的认知。作为作者,如果对自己想要描写的内容一无所知,后果可想而知,写出来的文字定然难以打动读者。

以统编教材三下作文8“这样的想象真有趣”为例,作文选题本身就极具冲击力:假如自然界中的所有动物原本的特征都消失殆尽,甚至与原来相反,这将给它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可以具体的动物为主人公,这就需要了解动物原本的特征。了解得充分、深入,想象才有充足的依据,写出来的故事才能妙趣横生。再如,指导统编教材五下作文6“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或图片,带领学生从“茫茫大漠”转移到“热带雨林”,然后进入“南极冰川”,去游览盛景。不过这样还不够,想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生理学知识,否则就不知道在这些地方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不能设置作文中的“险”,“探”的过程也就无从谈起。

想象类作文的指导不是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想象需要与现实生活勾连,要以基本的社会常识和科学知识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类作文时,不要急于渗透所谓的方法,而是要紧扣所要写的作文内容,拓展相应的知识。有了充足的、丰富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走出胡编乱造的泥潭,走出狭隘的自我认知,描绘出广阔而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写想象类作文决不能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地胡乱想象,要将学生的想象植根于科学和知识的土壤,让想象真正落地。

二、渗透联想知识,学会合理想象

为什么很多经典的想象作文会给人“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在写作时运用了表达性思维。因此,在想象类作文的教学中,培养表达思维非常重要。表达思维能够让想象趋于合理,符合逻辑,能够让文字更有艺术感染力。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将表达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想象类作文的教学过程中。

比如,统编教材三下第五单元的作文主题是“奇妙的想象”,那么怎样才能让想象更加奇妙呢?从提供的两篇例文来看,编者渗透了两种思维方法:其一,在《一支铅笔的梦想》中,作者将铅笔的梦想分别被定位于豆角、丝瓜、船篙、竹竿,这些事物都与铅笔一样,有着细长的身躯,这就属于典型的“相似联想”,从自身的形态特征出发展开想象;其二,在《尾巴它有一只猫》中,当尾巴拥有了猫时,情况完全不同了,在想象的故事情节中,将角色从次要维次转变到了主要维次,这就是典型的“换位联想”。原本铅笔变成豆角、丝瓜、船篙、竹竿等,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事情;尾巴拥有猫,更是天方夜谭,但为什么读起来丝毫没有“违和感”呢?主要就在于作者运用了表达性思维,无论多么神奇、多么独特,甚至是荒诞的内容,在表达性思维的规整下,不仅可以变得顺理成章,还能让文章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指导写作这个主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想发明什么?它们的外形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功能?”让学生的想象经历从“传统”到“创新”的裂变,采用彼此融合、优化组合的方式展开想象,真正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从这一案例不难看出,写想象类作文并不是要追求平地惊雷,而是借助丰富的思维活动,写出令人惊喜的,又符合常理的作文。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表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给想象的风筝系上“逻辑”的线。

三、传授技巧,学会构思情节

有了丰富的想象,如何将想象的内容转化成文字呢?这就需要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否则再精彩的想象只能停留在脑海中。写作时一旦加入了想象,作文就拥有了文学色彩,就从普通的作文向文学性创作迈出了一步。因此,常规的作文表达技巧中描写、记叙等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还要传授给学生独特的写作技巧——虚构故事。

統编教材中,小学阶段的所有想象类作文基本都与故事相关,一般而言,虚构故事有三个要求:其一,故事要合理。即便是虚构的,但仍旧要合情合理,要遵循“物性”和“人性”进行想象。比如写“我的奇思妙想”,有的学生想象了未来世界的书包,不管想象出来的书包功能如何强大,都不能脱离“书包”的根本作用——装书。教师可以给学生的想象套上“缰绳”,防止故事中的人或物“为所欲为”,让他们在限定的范围内合理想象,契合基本的物性和人性;其二,故事要有冲突。故事之所以精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冲突性。这种由矛盾引发的故事,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按照形成愿望—遇到阻碍—解决问题的顺序写作,创编故事,摆脱“起因—经过—结果”的写作套路,让故事更具张力。可以设置以下问题:①你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②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怎样的困难?③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有了如此富有冲突感的故事结构,学生的想象和语言就有了基础;其三,故事要曲折。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想象类作文不仅需要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发散能力。因此,真正高级的想象应该是多层次的、立体化的。还以“神奇的探险之旅”这篇作文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置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并画出表格,促使思维运转,比如“第一折”险情是什么?人们是怎样应对的?结果如何?运用这样的方式,刻画的人物形象会更饱满,情节也会更吸引人。

想象类作文绝不是要让学生漫无目的、大而无当地任性想象,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为学生搭建写想象类作文的框架,为学生的写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想象作文思维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