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边,人间事

2021-08-12 02:28王梦迪
中国三峡 2021年6期
关键词:乐歌晨钟李叔同

文 | 王梦迪

《江湖边·再版》

秘密后院

星外星唱片2012

秘密后院乐队2006年成立,主唱匡笑余是四川自贡人,大学毕业后在广东韶关的小学里当美术老师,组过摇滚乐队,开过琴行,做过流浪歌手,酒吧驻唱。2004年,他南下广州,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了一年半的文案工作,辞职后和以前做乐队时认识的吉他手邹广超、口琴女声贩贩一起组建了秘密后院。乐队成员还有箫者哓哓、鼓手梵枫、古琴佘立宇。

秘密后院的音乐传统古朴,雅致内敛,带有古典时代的疏淡和克制,歌词也多采自中国传统典籍和诗文,他们将自己视为“卑微的唱道者”,传唱诗经、庄子,唱弟子之训、黍离之悲,整理李叔同先生的学堂乐歌,在每个节气里唱物候时节。许多人说自己从秘密后院的音乐里听出了十足的禅意,但他们自己说,音乐里唱的是道情人心,是对自己生命的关照。成立十余年,他们蛰居广州,与音乐圈子交涉不深,乐队成员也都有各自的事业,只是定期坐在一起排练,几乎每年都能交出一张专辑。

乐队成立后迅速推出专辑《后院的秘密》和《静》。在做《静》的巡演过程中,匡笑余坐在去厦门的绿皮火车上,突然决定写两首歌,一首《晨钟》,一首《暮鼓》,这两首歌后来被收录在秘密后院的第三张专辑《江湖边》中。《江湖边》里的每首歌都是在写作之前就想好名字的命题作文,对仗工整,彼此呼应,专辑介绍中说,这是一张关乎生命来去的概念专辑。

序曲《来》既是开端,也奠定了整张专辑的氛围和基调,昂首看天,俯首见地,身在人间,大道流转。如鱼游如鸟飞,动心即是词,有感便是歌,这是秘密后院的美学。序曲便在这天地之间展开,风声吹开序幕,铃声在风中摇荡,流水般的琴声在乐曲中流淌,人声苍茫幽远,唱出“满目青山”“秋水连天”,江湖在旷野之中,江湖也在天地之间。

《晨钟》与《暮鼓》互相呼应,匡笑余说:“《晨钟》是出发,《暮鼓》是归来,既有时间上的晨昏,也有行走轨迹上的来去,而晨钟、暮鼓也有中国人的古老意象在。”匡笑余从古典诗文中寻章摘句,像古人集诗一般将不同诗歌中的词句重新组合在歌曲中。《晨钟》里唱离情别绪,杨柳岸边,揾游子泪;唱离路漂泊,天涯路远,日暮乡关,只能挥手从此去,孤蓬万里征。“半世情由不明,一生风波未定,一晌贪欢初醒,此身虽在堪惊。”副歌部分的几句词惊心动魄,人事沧桑零落,一生如一场大梦,恍然初醒时却已过半生,令人心惊而绝望,只是绝望过后,这个用了半生一直出发、离开的人,忽然想到了故乡的莼鲈之味,在绝望之后,他想到了来路,想到了归去。——《暮鼓》讲的正是“一路烟尘,仆仆半生”的归去。歌曲开头的厚重鼓声让《暮鼓》有着不同于《晨钟》的苍劲与沉重,副歌关于秋景秋怨的词句也加剧了这种萧瑟之感。“倦鸟归林,落叶归根”,既是万物各得其所的“归去”,也是一个轮回的结局,歌曲结尾处渐远的打板声则像给这个结局明了的故事画上了一串省略号。

晨钟暮鼓惊醒时间,叶落归根便是命运般的轮回。《叶落》中的一生是“轻飘飘的相送”,“升沉不过又秋风”,在柔肠百结的箫声中唱人生代代,亦复如斯。《归根》中的一生,是从故乡到车厢再到异乡,又回到故乡;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到另一群人,又回到一个人,简单直白又极令人震动。配乐中加入了民族乐器秦琴与口弦,在想要归根,却不知根在何方的怅然中增添了一丝明亮与洒脱之意。《灰飞》的歌词如同《诗经》,在雨雪霏霏的起兴中,从昔我来归、今我又归到今我不归,再到不能归——“今我化灰”,春风少年郎在经历人事苍茫和彷徨之后,寂灭为洒然一捧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每章之间都以口琴连结,中间还加入了鼓与秦琴合奏,以三弦结尾,增添了一丝洒然的侠气。如果说《灰飞》是写给那个难以再归去的故乡,那《烟灭》则写给往日里不知从何说起的情爱,这是整张专辑中情绪最为浓重外放的一首歌曲,仿佛是烟熄灯灭后的一场旧戏,唱岁月之后才明白的道理,“留不住的,岂止是你爱的人”。

《醉死》为整张专辑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歌曲将茶馆中喧嚣嘈杂的交谈声作为背景,酒杯在笑闹中碰撞,人生也苦短,来日也方长,何不樽前瓶口,一醉方休,听众在不觉间仿佛误入市井,恍若隔世。而《梦生》则是专辑中最为温柔的一笔,贩贩清净至纯的女声和结尾仿佛带着阳光的《上学歌》曲调冲淡了许多沉重肃萧的情绪,让听者能以一种更轻盈自在的状态去思考自我生命的安放。“江湖的孩子,江湖上漂”,“江湖的孩子,江湖边老”,在广州,匡笑余和贩贩开着一家同样叫“江湖边”的小酒馆,他说,江湖“说的是一种生命更自由的皈依,虽然这种皈依不免孤独,但孤独正是全身保命的最后落足。”江湖边是一道出入世间的门坎,你可以站在这道门坎歇息,并重新反观自己,然后可定进退。

从序曲到尾声,《来》为有声之歌,《去》为无词之调,收录了种种人间告别的声音,来去之间,传颂着离别归来、生死轮回的故事,有回不去的故乡与往日,有不能重逢的故人与爱情,醉与梦之间,正好似人生,轰轰烈烈的一生,轻飘飘地相送,大闹一场,悄然离开,唯余年华似水声。这江湖的水啊,不舍昼夜,流淌不停。而秘密后院就像说书人,涉世而来,踏浪而至,与流水一同见证人间事,在江湖边传唱古今多少情。

LINKS

《神游:李叔同先生乐歌小唱集》

秘密后院

拉拉索文化 2012

写歌的人已安息,唱歌的人在继续,秘密后院整出了李叔同先生当年写的学堂乐歌,做了这张专辑。本歌集所有歌曲(除“两忘”外)均选自李叔同先生当年乐歌。李叔同出家前,曾引进西方许多名曲,填以诗词,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只是当今乐界均将先生的乐歌,原封不动地沿用西方唱法,以童声合唱最为常见,只留曲式载体,不留歌词魂魄的做法让歌曲本身的传承大打折扣。秘密后院决定重拾传统乐器:秦琴、三弦、箫笛、小打,辅之吉他、口琴,编曲上随性而至,以散拍见长,将先生的作品重置于东方审美之下,突出乐歌之精髓,即中国传统诗词之美。

猜你喜欢
乐歌晨钟李叔同
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mproved sensitivity on detection of Cu and Cr in liquids using glow discharge technology assisted with LIBS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寄秋声
龙榆生与钱仁康:新体乐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初探
影像中的灿烂人生
——《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简评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学堂乐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之影响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