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推进军队学术期刊发展

2021-08-16 09:44孙南
新闻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发展

孙南

【关键词】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学术期刊;发展

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军事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为开创军队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新局面提供方向引领和指导遵循的同时,也为依托军队院校创办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指明了办刊方向、立起了办刊遵循、树立了办刊标准。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作为军队院校教学科研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方面走在前列,这是加强期刊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助推军队各学科专业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服务部队遂行任务和全面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军院校长集训精神,立起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在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全面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不断深化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专业特色和世界一流水准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聚焦用力。

一、牢固立起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基本遵循

一是坚持办刊的正确政治方向。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在办刊实践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统筹抓好全体编辑人员的理论学习,把政治建军要求贯彻到办刊实践中。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把选题策划、组稿约稿、调研采稿、编审校对等各项编务活动的政治关口,确保不发生任何政治性问题。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导向。承载着“姓军为战聚焦打赢、传播军事专业知识、繁荣军事学科专业、推进强军兴军事业”等功能的军队学術研究类期刊,应始终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围绕实战搞选题策划、着眼打赢办精品栏目,打仗需要什么选题策划就重点关注什么、部队需要什么相关文章就刊登什么,确保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不偏离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办刊导向。大力宣扬褒奖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服务备战打仗的先进编辑人员,积极推进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办公条件和环境建设,着力抓好编辑人员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

三是坚持用以引领全面建设指向。始终把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作为做好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各项编务工作的基本遵循,用以统揽办刊理念、规划纲要、编务实践、改革创新和绩效评价,推动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建设加快转型升级。通过组织编辑人员面对面座谈讨论,系统论证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持续推动各项编务活动创新开展,优化完善编辑人员业务评价体系,努力开创各项编务工作新局面。

二、瞄准行业一流优化顶层设计

一是优化办刊定位。为避免同质化办刊造成的军事资源浪费,应始终坚持“高、精、专、深、实、活”的办刊标准,对标对表全军院校长集训精神,紧跟新型军事人才教育培训制度改革,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大视野内审视优化办刊定位,调整完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的职能定位、任务定位、发展定位以及办刊方略、办刊理念、办刊特色等。

二是优化发展规划。持续完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建设发展规划,形成建设发展的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加快推进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原定各项发展规划的落地进度,对照国家和军队新闻宣传出版最新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十四五”规划预研编制,在充分调研军内外新闻宣传出版单位的基础上,组织规划编制咨询专题会,制定编制工作作战“流程图”,确保高质量完成新规划编制任务。

三是优化栏目设置。紧扣办刊定位,聚焦学科专业,突出为战编研,按照固强培新的栏目建设思路,科学论证新一轮栏目设置调整方案,着力加强备战打仗急需、新型军事斗争领域前沿学术热点等栏目建设,集智聚力打造与未来战争形态演变相适应、与办刊宗旨相契合、有力支撑军队学术研究的新型栏目布局。

三、深化向战强能、专业精准的编研创新

一是动态完善办刊标准。着眼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内容推送供给侧同未来战场、学科发展、军内读者需求侧精准对接,定期组织召开本学科专业研讨会,邀请本学科专业专家学者共研办刊思路和努力方向;定期组织编辑人员赴部队调研,收集军内读者有关完善办刊标准的意见建议。

二是升级期刊信息化办刊条件。为进一步提升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可采用知识产权国产自主可控且安全性、可靠性、便携性高的5G背包、人工智能、音视频编解码、网络安全、网络虚拟化、VR制作、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期刊内容与信息平台的融合,按照“体系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组合式应用”的原则完成“一房七室三系统”(期刊融媒体数据机房,期刊融媒体编辑室、期刊融媒体排版美编室、期刊融媒体审校室、期刊融媒体演播室、期刊融媒体资料室、期刊融媒体多功能采编室、期刊融媒体会议室,期刊学术不端智能查重系统、期刊智能采编发系统、期刊受众信息管理系统)的全套建设,构建“一体化”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非涉密公开传播平台,打造“一体化”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非涉密公开传播平台生态系统,产生“1+1>2”的融合效果。主动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实现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与新型媒体深度融合,积极发挥不同平台的优势,通过沉浸式投送方式聚合不同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以“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链”为切入点,运用新思路、新思维、新方法,立足优质内容并应用先进技术进行融合发展,构建内容优质、形式多样、手段先进的信息化现代传播体系。

三是突出备战打仗问题研究。与地方学术研究类期刊相比,姓军为战既是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的最大特色,也是其在各项办刊实践活动中应重点关注的重要方面。为此,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应突出联合作战行动样式、力量编成、标准规则、装备运用等研究,突出对未来作战对手军事斗争准备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理论与工作实践研究。坚持围绕备战打仗理论与现实难题选题策划、调研采稿、开设专栏、约组稿件,通过编发针对性指导性实效性强的优质稿件、加强编读往来、刊网互动、刊刊互动、报刊互动等方式,努力成为军委和战区联指机构、基本战役军团、基本战术兵团、基本战术分队四个层级应用理论、辅助资料、情报资料等方面的智库重镇和研究高地。

四、推进基于效能、遵循规律的管理创新

一是完善与新体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机制。不断加强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抓好编辑人员学习有关期刊出版的最新政策法规,依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关于开展出版单位“三审三校”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等相关文件通知、新的《军队院校教育条例》和院校教育各领域配套法规,在日常各项编务活动中做到“五个严格”(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新闻宣传出版纪律,责编一审严把稿件政治关、质量关、保密关;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编务工作;严格按照栏目风格、版面要求选稿、组稿;严格按照编校规范编审、校对稿件;严格按照编务流程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推进办刊制度机制“二次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把关、业务工作规范等制度机制,完善风险防控措施,严谨稳妥,确保期刊出版内容方向导向正确,促进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各项工作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二是构建实施精细化编务管理保障体系。适应新体制下办刊特点,创新管理方法,优化管理手段,推进信息互联、数据共享,不断提高“选、约、组、编、审、排、校、印、发、订”等编务活动全流程科学化管理和精确化保障水平。在办刊实践中注重梳理形成各编务领域问题清单,精简优化采、编、发流程,制定精细化编校标准和流程。组织“一体化”响应平台建设,配套研发期刊智能采编发系统、期刊受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让数据信息多跑路、让编者作者读者少费神”,提升期刊内容传播的精准性和指向性。

三是全面从严办刊培育优良作风。作为党和军队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必须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坚持军媒姓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在办刊实践中要全面从严办刊,培育优良作风。尤其是融媒体时代,作为纸质图文信息和网络平台发布的各类电子信息政治审查、保密审查、专业审查重要把关人之一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编辑,必须厉行法治、依法办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不仅要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还必须做到对党、国家、军队、主管单位、主办单位有关新闻宣传出版工作方面的法规了然于心,并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处理各项编务,做到保密之弦常绷紧、版权管理牢记心、对标对表严落实,严格按照编审、校对流程逐一与党、国家和军队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对标对表,尤其是对党、国家和军队重大方针政策、重点战略部署、重大理论观点的宣传阐释,必须与上级要求和规定口径对标对表,不得随意解读,不得有意拔高,不得生造新词,不得自行拼凑,不得调整顺序,确保期刊刊发的每篇文稿引文使用准确、表述规范,细节之处无纰漏。

五、注重开放融合、集约集优推动内涵式发展

一是用好用足各类办刊资源。在国家和军队相关保密纪律和规定允许的前提下,密切与部队联系,自觉融入军队院校体系、国家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各类编务合作交流,用好用足军内外办刊资源,拓展刊网、报刊、刊刊互动领域。

二是狠抓重点栏目质量建设。坚持为战而建的鲜明导向,重点瞄准新型作战体系、样式、力量等领域,采取专题策划、刊网互动、刊(报)刊联动等方式,前瞻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特色栏目和优秀通讯作者队伍,带动期刊向备战打仗聚焦靠拢。滚动推进精品专栏、精品融媒体专栏、精品专栏声像资料强军网超链接等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融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配合对口军队学科专业抓好以学科理论为重点的方向、目标、理论、团队、设施、方法、管理等要素建设,提高自身对口学科专业建设质量水平,助推自身对口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增强自身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贡献率。

三是构建办刊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编辑评价方案,出台编辑评价常态化建设实施办法,狠抓年度整改建设任务落实,常态实施综合评价和专项评估。探索建立栏目建设检讨评估制度以确保栏目质量,加大读者受众参与评刊力度,围绕“学习成效、任职能力、上岗资格”论证编辑质量评价标准,强化读者受众评刊评栏在编辑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实行栏目质量不达标“一票否决”。

六、打造晓于实战、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编辑队伍

一是加强编辑人才队伍管理。坚持党管人才,着眼长远研究制定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协调推进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激励等工作,有针对性地选调晓于实战且有对口学科专业高等教育经历的军兵种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打造稳定型责任编辑、流动型实习编辑、外聘型审读专家“三位一体”的新型编辑人才队伍。严格执行干部工作政策制度,定期召开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形势分析会,梳理矛盾问题,研究对策思路。

二是提升编辑队伍能力素质。突出政治引领,探索建立编务能力发展中心,抓好新调入实习编辑传帮带活动,通过每周业务学习、党务学习、开办编务学习内部交流读物、定期送学培训、定期调研学习、外请军地大报名刊知名编辑授课等方式多措并举着力强化编辑人员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法规意识,深入学习钻研,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作风养成。以实战化、专业化为导向持续组织编辑人员岗位练兵学练考活动,以“编辑人员嵌入式参加大单位组织的演习活动、分批定期参加部队实践机制”等走出去开门办刊的方式参观见学、挖掘选题、策划专题、约稿组稿。

三是实施高端编辑人才工程。建议由主管全军期刊出版的军委机关业务部门抓紧出台“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带头人选拔培养实施办法”“军队学术研究类青年编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定期開展“名编、名刊、名栏、名篇”评比,加快推进名编工作室、杰出中青年编辑专家和优秀中青年编校骨干“三级一体”人才梯队建设,着力解决领军编辑人才匮乏、“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等问题。与此同时,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贯彻执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和专业技术干部职级管理有关政策机制,落实编辑人员上岗资格考核认证,落实编研奖励规定,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与奖励有关规定办法,培养树立编研一线的先进典型,激发更多的军队人员投身编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研保障中心期刊编辑部副编审,《政工导刊》副主编)

责编 :周蕾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发展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学术期刊出版供需均衡发展的路径分析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