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中度风险婴儿型颜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8-17 08:57潘辰冯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浅表横径长径

潘辰,冯蕾

(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超声科,云南 昆明;2.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超声医学科,云南 昆明)

0 引言

婴儿型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颌面头额部。研究认为,婴儿型血管瘤主要是由于血管新生和血管生成有关,可采用药物治疗[1]。在患儿以往的临床诊断中,CT以及MRI检查虽然诊断准确率高,但其诊断成本较高,且婴儿型血管瘤多位于浅表部位,因此成像效果较差[2]。高频超声能够对浅表部位的病灶进行多个角度、切面等检查,明确瘤体的位置、大小、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观察瘤体内血流速度,具有检查价格低、可重复性强等优势,能够协助医师对患儿展开治疗,并可在患儿治疗后对患儿的疗效进行观察,判断治疗预后[3-4]。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中度风险婴儿型血管瘤患儿采用高频超声评估治疗,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皮肤科进行疾病诊断并治疗的中度风险婴儿型颜面部血管瘤患儿病例2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15例,最大年龄18个月,最小1个月,平均(11.62±0.25)个月;患儿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并脐缘签署意向书;两组患儿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首诊年龄0~24月龄患儿,男女不限;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符合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瘤学制定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中对浅表型血管瘤诊断标准,符合I.J.Freieden及《儿童皮肤病学》所提出的中度风险血管瘤的分级标准,且病灶位于患儿颜面部的血管瘤;此前均未经任何治疗措施,正在采取口服普萘洛尔进行治疗的患儿;瘤体没有发生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儿;近期有便血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儿;合并先天性血管畸形、淋巴管瘤等其他良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儿;检查时不肯配合患儿。

1.2 方法

仪器采用东芝SSA-790A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择常规浅表探头L18-5进行检查,检查条件设置为浅表器官、调节深度、聚焦、增益等,以获得满意图像。利用二维灰阶显像获得以下信息:病灶左右径、上下径、前后径、病灶深度、回声强度以及瘤体内穿行的最粗大的动、静脉内径。利用彩色多普勒显像获得以下信息:瘤体内粗大的穿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阻力指数、瘤体内静脉流速。检查过程中充分暴露病灶,坚持者以最小的按压力度进行检查,得到满意图像信息后存储图像,并以相同条件重复操作3次。对同一患者的4次检查进行整理和图像分析(病灶的大小/体积、病灶与表皮的距离变化、回声强度,瘤体内粗大血管内径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治疗前后首次复查超声情况以及治疗6个月后复查的超声相关参数改变情况,超声表现:包括血流信号、瘤体回声、皮肤颜色。

超声检查各项指标对比:包括肿瘤长径、横径、厚径、RI、PSV、Vv、RI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为(%)(±s),使用SPSS 20.0软件辅助计算,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治疗后患儿治疗前后超声检查各项指标

治疗后患儿组间治疗后肿瘤长径、PSV、Vv水平明显更低于治疗前,横径、厚径、RI水平明显更高于治疗前,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患儿治疗前后超声检查各项指标对比(±s)

指标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长径(cm) 25 24.62±1.51 21.24±1.25 8.621 0.001横径(cm) 25 13.51±2.51 17.51±2.15 6.051 0.001 PSV(cm/s) 25 33.51±2.61 13.81±2.41 27.727 0.001 Vv(cm/s) 25 12.62±1.51 7.26±3.51 7.031 0.001厚径(cm) 25 3.58±0.24 6.84±1.24 12.905 0.001 RI 25 0.34±0.02 0.65±0.05 28.782 0.001

2.2 分析治疗前患儿治疗前后超声检查各项指标

治疗前患儿组间治疗前后肿瘤长径、横径、厚径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PSV升高,Vv、RI降低,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患儿治疗前后超声检查各项指标对比(±s)

表2 治疗前患儿治疗前后超声检查各项指标对比(±s)

指标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长径(cm) 25 24.51±2.31 24.56±2.36 0.075 0.940横径(cm) 25 22.62±3.61 22.64±3.51 0.019 0.984 PSV(cm/s) 25 33.56±2.61 34.05±3.21 0.592 0.556 Vv(cm/s) 25 12.21±1.51 11.95±1.61 0.589 0.558厚径(cm) 25 7.45±2.62 7.49±2.64 0.053 0.957 RI 25 0.63±0.12 0.60±0.12 0.883 0.381

2.3 分析患儿治疗后6个月血管瘤超声表现

治疗6个月后患儿23例可见瘤体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20例患儿超声回声未发生明显改变,患儿血管瘤皮肤表面颜色转变明显,治疗前患儿瘤体回声、血流信号未发生变化,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管瘤超声表现分析[n(%)]

3 讨论

婴儿型血管瘤是指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于患者头面颈部,中度风险婴儿血管瘤患儿病变位置主要在患者面部两侧、手、足等部位,具有一定的毁容风险,对患儿日后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5]。此外,位于患儿躯体褶皱部位的血管瘤具有一定的溃疡形成风险,可能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皮肤永久残留物[6]。目前,对婴儿型血管瘤患儿可采用X线、CT、DSA、高频超声以及皮肤镜等进行检查。X线可显示软组织内的浓度大小不一的肿块阴影或不规则的条索状或斑片状的阴影,也可以显示瘤内的钙化及静脉石[7]。血管造影是血管瘤诊断金标准,但由于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容易引起造影剂副反应,安全性差,无法广泛使用[8]。增强CT和MRI可明确病变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瘤内供血情况,成本较高。由于婴儿型血管瘤多在浅表位置,以上放射学检查成像效果不佳,且对浅表及特殊部位的血管瘤病灶成像效果不佳,在小儿皮肤病领域应用价值有限[9]。皮肤镜可观察表皮和真皮浅层微观形态学特征,已广泛应用于小儿皮肤病学,但其检测的深度有限,无法明确血管瘤是否累及深在组织[10]。高频超声可对浅表及特殊部位的病灶进行多角度、多切面扫查,明确瘤体大小、性状、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瘤内供给粗大血管直径等情况进行检查,并且价格低、可重复性强,可长期、动态监测特殊部位血管瘤治疗前后的参数变化,协助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11]。此外,高频超声影像清晰,能够帮助医师分辨肿块的囊实性,并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特征,测定相关血流参数,观察血管瘤内动静脉的分布情况,显示浅表血管瘤内细微的纤维化及细小的钙化灶[12-13]。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婴儿型血管瘤患儿采用高频超声评估治疗,研究可见,治疗后患儿组间治疗后肿瘤长径、PSV、Vv水平明显更低于治疗前,横径、厚径、RI水平明显更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儿组间治疗前后肿瘤长径、横径、厚径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PSV升高,Vv、RI降低,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可见,在患儿治疗前后对患儿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可对患者肿瘤大小、形态等进行观察,可对肿瘤的厚度、横切面等进行检测,以便于医师观察患儿治疗疗效;不仅如此,本次研究中还发现,治疗后6个月后患儿23例可见瘤体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20例患儿超声回声未发生明显改变,患儿血管瘤皮肤表面颜色转变明显,治疗前患儿瘤体回声、血流信号未发生变化(P<0.05),由该项研究术可见,高频超声可通过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超声回声及血流信号对患儿的临床疗效做出有效评估,也可通过对患儿皮肤颜色观察判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对中度风险婴儿型血管瘤病灶进行治疗前评估、治疗中监测、治疗后追踪及疗效评价,能够观察中度风险婴儿型血管瘤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浅表横径长径
更正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高速冲击下高能发射药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研究
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有效长径比研究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装药长径比对半球形聚能装药射流成型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