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中的应用观察

2021-08-17 08:57王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腰麻罗哌卡因

王波

(山西运城市第一医院,山西 运城)

0 引言

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成为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改善了产妇不良生产结局[1]。相较于自然阴道分娩,该术式可以缩短产妇的分娩时长,降低疼痛感,越来越多疼痛阈值较低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术前实施麻醉手术,减少疼痛。临床常见的产科麻醉术式为腰麻,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布比卡因为腰麻的常用药物,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罗哌卡因同样具有理想的腰麻效果,可以充分发挥麻醉效果,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减少产妇的应激反应。本研究将探究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中的疗效对比,实验如下。

1 临床资料

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麻醉科接收的98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年龄为22~34岁,平均(26.43±3.51)岁,孕周 39~41周,平均(40.12±0.12)周;对照组,年龄为 23~35岁,平均(26.78±3.41)岁,孕周 39~40周,平均(39.78±0.21)周。两组产妇的孕周、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参照《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2]的剖宫产标准,产妇的生理症状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情况,根据产妇及胎儿的状态、产妇及家属的选择意愿,选择急诊或择期手术。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剖宫产手术指征;(2)妊娠时间为39~41周;(3)对实验手术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1)对麻醉用药存在过敏或不耐受;(2)存在腰部手术禁忌证;(3)合并肝肾脏器等多种疾病患者。

2 腰麻方法

两组产妇均实施相同手术流程,进入产室后给予吸氧支持,监测产妇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建立上肢静脉通路,给予羟乙基淀粉进行扩容;引导产妇取左侧卧位,在腰椎L3~4部位进行穿刺,明确有脑脊液后给予配好的局麻药(腰麻药液配置:局麻药2 mL+10%葡萄糖溶液1 mL)对照组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411),0.75% 2 mL布比卡因与10% 1 mL葡萄糖溶液混合,根据产妇的身高给予1.5~2.0 mL,注入速度为0.1 mL/s。观察组应用重比重罗哌卡因(生产厂家: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63),1% 2 mL罗哌卡因与10% 1 mL葡萄糖溶液混合,根据患者身高体重给予1.5~2.0 mL,注入速度同上。注射完毕后,引导产妇为平卧位,实施剖宫产。

3 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指标:参照《2017产科镇痛和麻醉实践指南》[3]制定麻醉标准,麻醉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

不良反应:包括产妇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

麻醉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麻醉满意度量表评估,由孕产妇自评,分为高、中、低满意度评价。麻醉总满意度=(总例-低满意度)/总例数×100%。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所得的计量资料(麻醉效果指标)、计数资料(麻醉满意度、不良反应)用(±s)和(%)表示,采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麻醉结果

5.1 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指标对比情况

观察组的麻醉效果各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指标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指标对比情况(±s)

组别 例数 起效时间(s)感觉恢复时间(h) 运动恢复时间(h)观察组 49 25.35±4.48 2.13±0.86 1.82±0.59对照组 49 24.71±5.25 2.11±0.73 1.73±0.67 t 0.649 0.124 0.706 P 0.518 0.902 0.482

5.2 两组产妇的麻醉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麻醉满意度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麻醉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n(%)]

6 讨论

产科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及剖宫产,越来越多的产妇由于难产、疼痛等因素选择剖宫产,而剖宫产术式中众多产妇相当关注麻醉效果,不仅需要确保麻醉药物不会对孕产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还需要有效降低疼痛及不良反应[4]。目前常用产科麻醉方式为腰部麻醉,可以起到极佳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但是腰部麻醉容易产生强应激反应,对于麻醉药物有较高的要求,本研究采用罗哌卡因腰麻的应用效果较理想,在起效及运动、感觉恢复时间等麻醉指标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均为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且作用机制相似,主要是作用于神经细胞,抑制钠离子流入细胞膜内,阻滞神经纤维的兴奋、冲动传导来达到镇痛、肌松的功效,大剂量使用会达到外科麻醉标准,小剂量使用会造成感觉、运动阻滞。虽然布比卡因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理想等优势,但是会对产妇的心血管、神经等组织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无法确保对母婴产生的不利后果。相反罗哌卡因的特殊结构,产生的毒性较小,注入不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且感觉、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不长,不会对患者的阻滞系统带来不利影响[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麻醉效果各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在于罗哌卡因为纯左旋式异构体,较之右旋式的毒性更低,不会对中枢神经、心血管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感觉、运动神经造成的分离阻滞时间也会大大降低。观察组组产妇的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罗哌卡因的毒性较低,不良反应的产生也会相对降低,促进产妇的生活质量提高,在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术后的麻醉不良反应方面会有更好的体验感,满意度会出现提高。

临床剖宫产手术中为了降低产妇的疼痛反应,选择适宜的麻醉手术及麻醉药物是由必要的,临床麻醉方式主要为腰麻和硬脊膜外麻醉,而腰麻起效较快且程度较强,但是容易出现下肢肌力丧失,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提高麻醉质量,降低产妇的生理及心理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式中效果理想,可以达到起效较快、运动、感觉神经迅速恢复的效果,从而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缓解不良反应,临床价值高。

猜你喜欢
腰麻罗哌卡因
腰麻后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及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对其预测价值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腰麻与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