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早期肠内营养的对策研究

2021-08-17 08:57白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危重症综合性营养

白玲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在当下的危重病医学中有关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问题一直被普遍关注。在临床中很多危重症病人会由于病症缘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极大地增长了危重症病人的致死率,也会导致危重症病人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的增多[1]。从胃肠道供应代谢所需的营养元素与其他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的营养提供方法被称为“肠内营养”[2]。因为它具有便捷性、有效性、安全性,目前已经被普遍临床使用,同时也作为了危重症病人关键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危重症病人的肠胃营养耐受程度较之其他病人较低,因此有效的护理能充分改善预后。为此,本研究提出对此类患者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并实际以我院一年内收治的中早期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危重症病人病人为例展开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随机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38例功能性腹泻病人作为研究的样本,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19例)与对照组(319例)。观察组年龄19~70岁,平均(37.66±5.80)岁,男性155例,女性164例;对照组年龄17~75岁,平均(38.39±6.17)岁,男151例,女性168例。两组病人的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评测病人

派遣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危重症病人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测,围绕危重症病人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管径的鼻胃管,并对插管的流程与准则进行严肃规范处理。操作阶段要细致、温柔,遭到阻力要探明原由后进行,不能冒进。

1.2.2 营养准则

为危重症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准则,营养液的滴注速度、滴注量、浓度都需要按照从小到大来进行。对于危重症病人的营养耐受度也需要实时进行评测,围绕临床实际情况对肠内营养量和滴注速度进行调节,保障每日能量补给。

1.2.3 规范化操作

其一,严格根据无菌操作进行,24 h更换1次营养泵管,保障管子稳当固定且注意管子的卫生情况。其二,无禁忌证的病人应保证其呼吸,减少误吸与返流的半卧位体位。其三,设置加温器,保证营养液温度在37~40 ℃,并使营养液匀速泵入。其四,定时清理病人分泌物,尤其是口鼻。

1.2.4 密切监护

首先,密切监视危重症病人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且有针对性地调节肠内营养方案。6 h抽吸1次胃腔内存留物,必要时根据医嘱提供胃动力药,促进排空胃肠。其次,严密地监视危重症病人的血糖和气囊压力,保持血糖和气囊压力随时稳定在正常的标准。

1.3 观察标准

组间对照危重症病人护理后的肠内营养治疗情况,其中包括:肠内营养耐受起始时间、达到肠内营养目标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把整个数据送入SPSS 22.0软件中进行解析,计量资料比较实行t检验,以(±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使用综合性护理的观察在肠内营养耐受起始时间、达到肠内营养目标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上均比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组间护理后的肠内营养治疗情况对照(±s)

表1 组间护理后的肠内营养治疗情况对照(±s)

组别 例数 肠内营养耐受起始时间(h)达到肠内营养目标点时间(h)机械通气时间(d)入住ICU时间(d)观察组 319 37.25±5.48 78.54±8.61 9.14±2.16 15.71±3.02对照组 319 61.15±6.84 98.15±9.59 15.81±3.5022.23±4.27 t 48.704 27.176 28.965 22.266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危重症病人出现应激反应时,会激活危重症病人机体的高代谢模式,这时危重症病人较易踏入免疫能力降低和营养不良的循环之中,肠内营养支持则能对其有效地进行改善[3]。护理人员在对危重症病人治疗的把控和早期病发症发现和处理里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综合性护理是秉承着注重细节原则与以人为本的宗旨进行护理服务,于肠内营养支持实施能有效地针对危重症病人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出治疗效果[4]。综合性护理能够使用规范化的手段使危重症病人维持科学的体位预防误吸以及返流的发生,进而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并发[5]。此外,严格地遵从无菌操作的规范进行,再结合循序渐进的准则,对危重症病人胃残留量进行监视,以及细致地对其进行口腔护理和科学地给其服用胃动力药则能够使其呼吸道感染风险系数减低。且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使用综合性护理的观察组在肠内营养治疗情况的对照中,肠内营养耐受起始时间、达到肠内营养目标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比使用常规护理的照组要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实验结论同张岚[6]和丁六英[7]的实验结论基本一致。这非常得益于综合性护理能综合各方面去对营养进行设计,且具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会对肠内营养造成限制,而是可以充分地使肠内营养治疗发挥其效用,防止并发症的出现,进而提高治疗效果[8]。

综上,于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早期肠内营养中,使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顺利进行,改善危重症病人营养情况,缩小入住ICU时长,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危重症综合性营养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蔬菜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