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1-08-17 08:57王碧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实验组康复病人

王碧玲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医院,江苏 宜兴)

0 引言

脑卒中亦称作脑中风,主要是由于脑循环异常,造成大脑出现局部或全面的功能性损伤综合症,脑梗死和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伴随增长。然而PDCA循环已普遍应用到学科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去,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按照实施性、检查性、总结性、计划性等理念,处理一个问题后进入下次的循环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在脑卒中病人采取PDCA循环护理干预,可以制定完善的计划,引导家属家庭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发病率[1]。该报告中分析了PDCA循环管理法对于脑卒中病人的效果。

1 信息与措施

1.1 一般情况

抽取与2016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病人45例开展探讨,通过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针对实验组患者应用PDCA循环模式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中男15例,女8例,年龄在60~70岁,平均(64.1±2.2)岁。实验组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在60~70岁,平均在(63.1±2.3)岁。对比患者的常规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

1.2 措施

1.2.1 对照组进行一般安全管理模式

卧床期的康复护理:防止产生影响康复进程的并发症。①健肢体位的摆放,保持患肢功能位;②按时翻身,体位2~3 h变换1次;③被动运动,适用于四肢关节,按照关节功能明确活动方向,按照病情明确活动幅度与频率,按照自上至下,自近至远,左右两侧顺序的进行关节被动运动;④肌肉按摩、瘫痪肢体进行肌肉按摩、动作轻柔、保持缓慢规律。

离床期的康复护理,离床期的训练属于治疗的重点,对病人未来的生活发挥关键作用。第一进行起立床训练,从床头抬高30°开始,每日提高50°~80°,每天坐起时间从5 min增加到30 min,直至1 h为止,训练至经靠背坐起慢慢改变到独立坐起,然后开展移动训练,30 min/次,1~2次/d,慢慢适应后护理人员指导病人站立平衡训练,1~2次/d,保持10 min。

步行期的康复护理:站立平衡良好且垂心转移后,立即开展步行训练,先离床站立,然后踏步,抬腿、侧移改变成步行迈步,护士应该位于病人患侧,并且及时纠正足下垂、膝关节强直等异常步态,由室内行走慢慢改变成室外行走,从5 min慢慢增加到20 min,早晚各1次,整个训练应该循序渐进。

手指的训练:护理人员指导病人进行两手对指、拍手、握笔、翻纸牌、写字、画图等动作,实施手指的精细动作,开展协调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训练:按照病人功能恢复情况,制定简单易行的动作,开展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例穿脱衣服、洗沐以及便后处理等,慢慢增强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2.2 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护理

通过根因分析法,应用“事件-原因-发生因素分析法”,对患者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修改意见提供,同时应用PDCA循环发增强对安全管理的制度完善工作,详细的内容如下。

康复环境管理:病房应方便患者通过轮椅进行出入,需要装配防滑标识以及设施在卫生间设置淋浴以及牢固椅凳;在病区的走廊设置横向扶手的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患者进行康复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各种危险事件,防止由于滑到造成的损伤,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身体康复工作。包括内容:①摔倒以及坠床,对保证护栏进行正确的应用;②患侧肢体不能使用水袋进行取暖,防止烫伤;③防治压疮:保证患者的皮肤清洁,同时及时的改变体位,在方便之后需要吸收清洁采取爽身粉;④管道安全护理:妥善保管固定好管道,针对脑卒中患者在意识模糊的时候需要为其进行约束来保护患者,防止管道脱落,使用3M弹力胶布剪应用蝶翼形改良固定导尿管以及胃管,从而降低拔管率;⑤针对高危病人,在病人的床头、床尾及病人腕带处给予明显的警示提示,引导全员进行关注,能够有效的确保危险事件的发生。

1.3 疗效判定

在患者出院后的3个月,将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回复情况进行对比。使用Barthel、Fugl-Meyer评价患者的运动回复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中Barthel由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表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组成,分值的大小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Fugl-Meyer分值证明患者的恢复能力越强[2]。

1.4 数据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即Fugl-Meyer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Barthel指数均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Barthel指数比较[n(%),±s]

表1 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Barthel指数比较[n(%),±s]

组别 不良事件 Fugl-Meyer评分 Barthel指数对照组(n=23) 8(34.8) 42.11±7.03 71.44±9.38实验组(n=22) 2(9.1) 57.15±8.02 83.08±10.27 P<0.05 <0.05 <0.05

3 讨论

脑卒中亦称作脑中风,主要是由于脑循环异常,造成大脑出现局部或全面的功能性损伤综合症,脑梗死和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伴随增长。在通过调查之后了解到,脑卒中患者的致病原因非常多,其详细的原因为:患者的脑内动脉狭窄、破裂、闭塞等,能够造成血液循环的障碍,让患者的发病率大大的增加,死亡率也在明显的升高[3]。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改善,导致现阶段的脑血意外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目前,康复护理的措施已经逐渐成为了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方式。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应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优化现阶段的护理工作模式,搭建较为有效的工作体系[4]。相对于PDCA循环管理措施来分析,进行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护理工作人员更快速的完善质量管理模式,分析疾病的相关规律,建立正确的思路,通过通过沟通帮助患者做一个正确的指导,通过之前病友的案例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了解应用科学的方法并进行自我防护[5]。同时,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护理工作中,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给患者提供帮助,让患者得到多元化的护理服务,同时可以充分地了解到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制定出系统化的健康指导模式[6]。由此能够了解到,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升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让患者掌握较为准确的康复训练方法,严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7]。且在脑卒中病人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有利于根据病人的具体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可以全面提高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使得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得到护理方面的关心与关爱,显著增强治疗的自信心[8]。

综上所述,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发现,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情况,实验组的各项数据对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脑卒中患者采取PDCA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实验组康复病人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谁是病人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