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质量管理工具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2021-08-17 08:57李晋文阎晓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管理工具护理人员满意度

李晋文,阎晓芳

(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0 引言

PDCA改善循环法属于的一种通用管理方式,该模式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所提出[1]。近年来,PDCA循环管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PDCA质量管理模式下,主要是根据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这4个步骤顺序循环开展,临床又将其称之为戴明环[2]。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此种管理模式,能使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职能不断得到强化,能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3]。为进一步探究PDCA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就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PDCA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应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其中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65岁,平均(43.96±10.58)岁;对照组10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67岁,平均(44.02±10.61)岁。纳入标准:①精神状态正常,沟通功能良好;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②存在认知障碍;③脏器功能异常。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下开展护理工作,按照计划的护理工作流程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则应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开展护理工作,具体实施方式如下:①Plan(计划阶段)。在计划阶段,则是制定护理工作质管理工作的控制方案。首先需要成立专门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使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并设立专门的质控小组,由2~3名质控人员组成。对质控小组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将护理工作内容落实,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由质控小组计划护理工作质量及安全的检查、分析及评价工作。②Do(实施阶段)。实施阶段中,护理人员应当根据计划阶段中护理工作的内容,逐项做好每项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记录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按照护理工作的制定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同时应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为护理人员接受PDCA循环管理护理及相关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以促进护理人员对PDCA循环法的深入了解,使护理人员能积极参与到PDCA循环管理法的工作当中,能配合PDCA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培训的开展还可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提升护理人员对PDCA循环管理护理工作的了解。同时应当建立激励机制,对护理记录管理工作进行加强,促进护理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提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③Check(检查阶段)。质控小组在各科室的标准下,重点开展质量改进工作。定期对近期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不定期开展护理工作的抽查,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每月定时考核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对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解检查。④Action(处理阶段)。通过第三阶段的检查工作,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并记录,在第四阶段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定期开展会议,进行讨论,征求各方面的建议及意见,综合制定出最优的改进措施,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问题进行纠正,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在完成处理阶段后,则进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评分、工作态度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给予患者满意度量表进行填写,以80~100分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以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评分、工作态度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评分(±s, 分)

表1 对比两组护理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评分 业务水平评分 工作态度评分 健康教育评分观察组 100 82.36±15.19 83.68±15.03 86.41±13.46 85.27±14.37对照组 100 73.17±13.86 71.93±12.19 73.81±12.09 75.16±15.09 t 4.469 6.072 6.964 4.85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满意度[n(%)]

3 讨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医院护理质量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临床经验、理论知识以及工作责任心、器械设备、环境设施等[6]。随着如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加上各种疾病临床发病率的不断上增,人们的临床治疗需求不断增大,对医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医院的护理工作也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医院需要不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升自身医疗水平[8]。在PDCA循环法下,通过循环模式能有机联系各部门、各科室的工作,能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协同[9]。当完成一个循环后,能对上一循环中的问题、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再次循环进行,制定下一个循环计划,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到处理的循环过程,持续运转,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不断发现并解决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可促进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每一次进行PDCA循环,都会进行总结,每循环1次,就能解决护理工作中的一部分问题,又能改进一部分护理工作[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工作态度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及业务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PDCA质量管理工具应用下,能促进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能有效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PDCA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下,能改进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可不断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改进,可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管理工具护理人员满意度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管理工具应用问题初探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