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医疗照护在儿科的应用

2021-08-17 08:57荆伟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家庭式儿科住院

荆伟娟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山西 长治)

0 引言

儿科方面的诊治和护理主要涉及到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与卫生问题,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其诊治和护理方面的相关措施同成人需有较大差异,而家庭式医疗照护方式则是以家庭为中心,通过家庭同医护人员间相互协作以共同促进患者的健康[1-2]。将家庭式医疗照护方式应用到儿科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整体的护理效果,提升其依从性,促进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尤其是对残疾或有哮喘等慢性病症的患者,其护理效果更佳。本研究旨在分析在儿科护理中实施家庭式医疗照护方式的应用效果,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00例,女142例,男158例,年龄为3个月至12岁,平均为(4.73±1.84)岁;对照组300例,女148例,男152例,年龄为5个月至12岁,平均为(4.89±1.93)岁。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实验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纳入标准:经病例核查,均为本院儿科患者。

排除标准:(1)患者有严重先天性疾病;(2)患者家属无法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护理工作。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及其家属对住院期间相关注意事项等有基本了解。观察组的患者均接受家庭式医疗照护,其方法具体如下。

(1)建立家庭式医疗照护理念:在家庭式医疗照护中是以患者家属为主要参与对象,即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的指导,使其能妥善、科学的照顾患者。则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家属进行此护理方式的讲解,帮助患者家属正确认识家庭式医疗照护方式,以提升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参与度与配合度。

(2)丰富住院活动,改善患者的住院形式:护理人员可开展治疗性游戏,如用模具进行演示,使患者了解认识基础的治疗知识,以消除其对陌生治疗的恐惧心理,缓解其压力。或开展读书文化,为患者将故事,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保障其基本的护理效果。

(3)健康教育:出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对其及其家属所进行的健康教育外,在后期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也可根据患者各阶段的治疗,适当地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使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病情时,也能对其家属讲解各治疗阶段的注意事项,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其能处于较稳定的恢复状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非常满意是指患者经护理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患者住院期间无给药错误、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患者能较好地配合相关护理工作;一般是指患者经护理后,其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且患者住院期间无给药错误、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患者能较好地配合相关护理工作;无效是指患者经护理后,其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患者住院期间有给药错误、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或是患者不能较好地配合相关护理工作,会有不用药等状况的出现。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得,观察组即接受家庭式医疗照护的患者,其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n(%)]

3 讨论

儿科主要涉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与卫生问题,因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再其身体状态、思想意识方面皆同成人有所不同,则儿科内的诊治和护理方式也会同成人有所不同。可在儿科护理中加入家庭式医疗照护方式,及以家庭为中心,通过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间相互协作,以促进患者的恢复速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3-4]。

在家庭式医疗照护过程中,主要从建立家庭式医疗照护理念、丰富住院活动改善患者的住院形式、健康教育这几方面来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家庭式医疗照护理念需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详细地向其家属讲解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家属能对患者进行妥善、科学的看护,致其能正确认识到家庭式医疗照护方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提升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护理中的参与度与配合度,使患者家属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丰富住院活动,改善患者的住院形式,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模型演示、讲解或同患者讲故事,开始读书文化等活动方式,帮助患者认识基础的治疗知识及接受治疗的重要性,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依从性,使其能顺利接受后续治疗、护理[5-6]。健康教育则需护理人员定期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并向患者家属讲解各恢复阶段的注意事项,定时叮嘱家属在患者不同治疗阶段,所需实施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处于较稳定的恢复状态。在本研究中,通过常规护理干预同家庭式医疗照护方式间对比可知,接受家庭式医疗照护方式的患者,整体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即接受此护理方式的患者能有较好的康复效果,能有效提升其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理状态,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对儿科患者实施家庭式医疗照护方式,能提升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其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正常生理功能,有效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家庭式儿科住院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城市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的建议
家庭式购物中心设计简析
“一校两区”格局下的大学生“家庭式”管理机制探究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