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8-17 08:57李婷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心率手术室优质

李婷婷

(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0 引言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科诊断、治疗以及抢救的重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长、技术性强、高风险、高死亡率等特点[1]。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术室的要求也在提高且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医院加大对手术室的投资力度,更换手术室的医疗设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2]。手术是临床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明显,然而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得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加重了患者的疼痛感,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最终影响手术效果[3]。近期有学者在临床研究中表明优质护理对缓解患者情绪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800例骨科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旨在为临床研究提高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0例骨科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0例)与观察组(400例),此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800例患者及其家属签字同意,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排除不符合标准或者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对照组男210例,女190例;年龄8~76岁,平均(42.36±3.47)岁。观察组男211例,女189例;年龄8~76岁,平均(42.58±3.6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包括摆放手术器具、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则行优质护理,具体为:(1)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以及麻醉师采用的体位等,特别是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使患者全面了解手术流程,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陌生感。提前准备好手术室,并保持手术室环境干净、温度湿度适宜,检查并核对手术器械、药品等,并且按照操刀医师的习惯摆放。同时提前准备好抢救药物、治疗设备等,预防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此外,手术前1 d,操刀医师访视患者,并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核对患者的基本资料。(2)手术过程中,指导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为患者播放轻柔音乐,减轻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在手术过程中需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及时向操刀医师报告患者的异常情况。(3)手术完成后做好清理患者皮肤以及保暖工作,并将患者送回普通病房,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和清洗手术创口,防止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并在术后3 d内做好随访工作,为患者提供术后护理服务[4]。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以及不良情绪,不良情绪评估标准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测量表(SDS)[5],量表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以及正常四个等级,重度焦虑、抑郁为70分以上,中度焦虑、抑郁为61~70分,轻度焦虑、抑郁为51~60分,正常为50分以下。

(2)统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总计100分,非常满意为90分以上,比较满意为75~89分,基本满意为60~74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以及不良情绪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指数高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以及不良情绪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以及不良情绪对比(±s)

组别 例数 收缩压(kPa) 舒张压(kPa) 心率(次/min)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 400 17.01±3.02 9.53±2.34 69.01±15.14 45.24±3.12 33.14±3.21对照组 400 20.28±3.94 12.08±3.27 86.37±11.28 50.29±4.15 44.45±3.45 t 13.174 12.683 18.188 24.327 48.00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50%)显著低于观察组(98.50%)(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目前我国医学上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医院科室医生的手术技能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对患者造成身体创伤的情况[6]。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手术室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护理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优质护理干预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模式,可全方位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手术情况,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7]。

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了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优质护理是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模式,也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法,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将优质护理作为主导,从质量上把控整个护理过程,同时补充手术治疗缝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合理的护理需求,与患者保持融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9]。在手术室工作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把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分别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层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从而改善临床护理质量[10]。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血压、心率、不良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手术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患者更认可满意,对比常规护理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稳定患者的血压与心率,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心率手术室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心率多少才健康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