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探究

2021-08-25 03:36孙晓英
考试周刊 2021年62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孙晓英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对基本知识进行学习,并且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促进文学素养的发展。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实现语文素养的发展。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途径;方法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各朝各代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家、诗人、思想家。通过对传统作品的理解和吸收,能够感受我国古代的智慧和文化,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发展。

一、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品格进行塑造

在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作品都能够在价值观上、思想境界上、审美上对学生进行引领。在对文学经典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其中蕴含的思想进行深入理解,从思想上产生美的感受,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学生的品格得到提高。

(二)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对我国文化进行传承

我国历史久远,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浪涛中,遗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对我国古代发展的历程进行了记录,还对民族文化进行了展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通过背诵、朗读等方法,将这些经典作品牢牢记在心中,就赋予了它另一层意义,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者,使中国文化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传统文化能够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具活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用背诵和抄写的方法让学生来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得学生在接触语文学习的时候感觉非常枯燥,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得语文课程比较沉闷。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其中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能够对其历史故事、人物背景、古今异义、古诗内涵等进行透彻的解读,使学生接触到新颖的教学内容,从而能够使学生产生丰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深入其中去进行学习和感受。

(四)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发展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古代语文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够从中吸收优秀的文化,感受前人的思想,对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补充,使自己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困惑的时候,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也能够对学生进行指引,从而使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进行努力和发展,补充学生不够完善的地方,从而带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二、 当前初中语文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应试教育思维下未能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渗透

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依然沿袭应试教育思维,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没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没有展现传统文化之美,从而使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法得到良好的展示,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过于禁锢在教材中,无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认识。例如,有的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仅仅让学生对古诗文进行背诵,没有对古诗词的历史背景、作者思想、其中内涵进行讲解,使学生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没有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无法对传统文化进行吸收。

(二)教师本身缺乏传统文化素养

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那么在日常教學中,教师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且能够对学生进行渗透。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有的教师对传统文化缺乏热爱,教学中也未能够使传统文化与教学进行紧密结合,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使传统文化教学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缺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著名的古诗、文言文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展示。但是其中的内容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隅,未能够对传统文化的全貌进行充分的展示,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仅仅能够接触传统文化的部分方面,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对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的知识进行讲解,而没有涉及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其他部分,对古代文化中的音乐、礼仪、制度、规范、语言风格等未能够进行全面的介绍,从而使学生未能够对传统文化透彻认识。

(四)学生的学习观念未能够得到改进

在对学生进行了解的时候,很多教师都发现,学生和家长对传统文化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很多家长表示,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成绩提升没有明显的效果,反而会占用很多时间,因此他们不鼓励学生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而是更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很多学生也受到家长的影响,很少主动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从而使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够实现提升和发展。

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夯实文化基础

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丰富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作品。有的作品是古代的文章和诗歌,有与现代文章和诗歌不同的结构,在学习的时候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韵味。有的作品中以浅显的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介绍,能够让学生从另一个方面对我国文化进行认识,从而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教师应深入到教材中进行发掘,为学生展示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基础,从而使学生的文学素养更加深厚。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石拱桥》的时候,很多教师认为这是一篇说明文,仅仅对其中与说明文相关的写作结构进行了分析,而没有深入进行发掘。实际上,课文中对我国古代的石拱桥进行了介绍,能够感受到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还能够体会其审美中富含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对这篇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为学生展示了几张与石拱桥有关的照片,让学生对石拱桥的形态进行了解。并且,我引用了《水经注》中的文字,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一定的代表意义,在我国古代宫殿、桥梁、佛塔等建筑上都会有石狮子的造型。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石拱桥也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了进一步的夯实。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