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2021-08-25 03:37傅叶青
考试周刊 2021年62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傅叶青

摘 要: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铺开,各级各部门非常重视质量监控,从不同级别的检测试题我们深深感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笔者认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已成为主旋律,特别是农村学校尤为重要。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已成为农村小学语文的关键问题。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寻:激发欲望,培养兴趣;课内教学,带动课外;主动参与,互动交流;帮助选择,收放有度;交给方法,获得实效;时间保障,得到重视。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铺开,各级教育部门非常重视质量监控,陆陆续续进行了不同级别质量监测。从不同级别的检测试题我们深深感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課外阅读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也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成功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已逐渐成为主旋律了。

一、 激发欲望,培养兴趣

陶行知先生指出:“唤起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要使农村孩子爱上阅读,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的需要。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首先,作为学校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从而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农村家庭的阅读氛围大都不如城市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所以大部分的课外阅读都只能依托于学校和老师。学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从学校的大门,到上操场的德育墙,每个楼梯间上的墙壁,每个班级的文化墙都浸润着浓郁的文化氛围。着力营造现代化书香校园,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热情。让孩子们一走进校园,阅读的氛围扑面而来,孩子们顿时提高了阅读的意识。

其次,在每个班级设置一个有个性化的图书角。农村的学生书源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现象,我们班提出了“捐一本,读百本”的口号,积极发动学生捐书。由于农村家庭大多没有读书的习惯,学生捐赠的书籍远远不够,所以学校还号召一些爱心人士为孩子们捐赠书籍。每个班级达到一定的书籍数量,学生一学期才可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每个班级组织成立图书管理小组,制定借阅制度,让学生自己管理借阅,随时借还,方便了学生阅读。课间和午休总能看见孩子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阅读,学生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再次,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如开展“我是最佳阅读小能手”。通过一学期的读书活动,主要从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摘抄、阅读征文和语文阅读素养大赛等活动综合性地对孩子们进行评比,从而评出“我是最佳阅读小能手”;开展“我是小小故事家”“最牛诗人”“最美诵读者”等比赛;还结合家校联系评选“最佳读书家庭”。更鼓励学生把读书的成果用节目的形式表演出来,在学校元旦和“六一”文艺汇演中进行表演。比赛的奖品也是由学校赠予优胜者“小学生必读经典书籍”,给学生创造了努力争上游的积极的课外阅读氛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乐读、好读,成为一名真正的“乐读者”。

最后,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广播的作用。农村家庭阅读氛围几乎为零,只能依靠学校这个阅读大平台渲染读书氛围。学校每天上午、下午在学生上课前,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有计划地播放优秀的诗文美读、经典的文章诵读,以及学生的优秀作文朗读。让学生一踏入学校大门就感受到书香的气息,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熏陶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阅读兴趣。

通过以上做法,班级孩子的阅读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孩子们不仅能在学校自觉阅读,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还会主动在闲暇时间找书读,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到处乱跑了。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了阅读水平,语文能力自然而然也提高了。

二、 课内教学,带动课外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的最好方法,笔者认为是以课内教学,带动课外阅读。所以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之前,都会叫同学们先预习,预习的其中一个题目就是搜集作者的资料或文章的写作背景。例如在教学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一文,这虽然是一篇很有感召力的文章,但因为年代的久远,学生要真正领会很不容易。于是教师在课前布置孩子们去阅读《梁启超自传》《少年中国说》全文及写作背景。他们通过课前阅读感受到当时朝廷的腐败,多么需要少年担当起振兴祖国的重任,所以梁启超极力想要寻找一条民族救亡的道路,建立现代意义的国家:祖国领土完整,人民自由民主,国家法律制度完备。于是写下这篇名篇号召中国少年担当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共同憧憬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唤醒无数热血青年投身于挽救民族危亡的伟大事业。有了课前的课外阅读的铺垫,孩子们在课上热情洋溢地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通过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诵读,更让孩子们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明白了自己是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课内教学,有目的地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帮助教师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 主动参与,互动交流

陶行知主张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主张教与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与实践的相互联系,学与用的一致性。所以教师每读完一本书,就要饶有兴致地和孩子们交流交流这本书的读书感受,告诉孩子们最近老师看了一本什么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师的感受如何,文中特别精彩的地方是什么等。鼓励孩子们把看书当作一种乐趣,老师也和孩子们一同看书,所以孩子们更会兴致勃勃参与其中。学生也会在老师的推荐下,与老师共读一本书。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时可推荐学生读《一千零一夜》这本名著,学生们对这些神话故事特别喜欢,以至于沉浸其中。教师告诉孩子们自己特别喜欢故事中的阿拉丁,虽然他小时候贪玩、淘气,但是在他经历了挫折后不怕困难,不气馁,最终变得坚强勇敢,而且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有的学生马上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他说:“我也很喜欢阿拉丁,我也很贪玩淘气,这是小孩子的天性。但是我有时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那么坚强勇敢。比如做作业遇到难题时,就不爱动脑筋,不去钻研,不知所措,向困难低头。在受到别人‘欺负时,我总会哭,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矛盾。所以我以后要向阿拉丁学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学会处理问题,学习时要认真思考,多动脑筋,不怕拦路虎,遇到挫折要勇敢地去面对,越挫越勇。”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