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珠三角民宿空间分布及成因

2021-08-27 02:04李小晴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珠三角民宿区域

杨 利,李小晴

(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旅游业也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走高质量生态发展之路.近年来,民宿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旅游住宿市场的后起之秀,根据中国首部民宿蓝皮书《中国旅游民宿发展报告(2019)》中国民宿数量达到16.98万家.发展民宿的初衷是有效利用当地民居等闲置资源,是发展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型住宿形式,今后也应当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当前我国民宿发展的特点是数量急剧增加,但总体发展质量不高,依然处在发展不成熟阶段.怎样实现民宿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是民宿产业面向新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

民宿是在城市化带来的乡村旅游需求下催生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法等欧洲国家以B&B(bed and breakfast)形式开展经营.纵观国内外民宿研究,内容各有侧重.国外研究主要民宿供给方[1]、民宿需求方[2]、主客关系[3]、市场营销[4]等.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民宿经营者(业者)的市场营销、服务、关键成功因素以及消费者、游客的行为等[5-6].随着我国民宿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民宿的集聚发展成为民宿向更高一级形态发展的内在要求,旅游产业的初始集聚可以靠近需求市场,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成本,具有获取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行业信息等外部规模经济效应[7].我国民宿业的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已经呈现出集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周琼等[8]指出台湾民宿的空间集聚现象,已形成民宿村或民宿群;吴佳佳等[9]以福建省为例,基于多尺度研究民宿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张海洲等[10]以浙江莫干山民宿群为例,分析不同档次民宿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龙飞等[11]以民宿发展最为成熟的长三角地区为例,指出了长三角地区的民宿空间集聚与影响因素.

民宿产业要积极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民宿的空间布局不仅要以经济效益为重点,更要尊重和顺应自然、人文生态的发展规律才能走健康可持续之路.当前民宿研究领域的生态文明理念较为缺失,相关研究成果较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落地,珠三角作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民宿旅游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民宿集聚发展在生态文化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珠三角地区民宿发展初具规模且发展潜力较大,但在学术界的关注度较低,文章以珠三角都会区为研究地,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大型线上旅游网站的民宿数据,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集聚特征分析,探讨民宿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生态文明视角提出相关建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前瞻性,以期为新时代珠三角地区民宿产业的发展和空间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其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肇庆、江门、中山、惠州9个城市,面积约5.48万km2,占比约为广东省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12].截至2019年底,珠三角的人口总量6446.89万,珠三角地区占据了全省人口的56%、全省生产总值的80.7%[13].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休闲湾区,而珠三角城市群9市国土空间面积占大湾区总面积的97.7%,是打造休闲湾区的主体,也是生态空间游憩利用格局优化的关键区域[14].优越的客源市场与区位条件使得珠三角成了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民宿集聚区.

1.2 研究方法

1.2.1 平均最近邻分析

(1)

(2)

(3)

式中,di为要素i与其最近邻要素的距离,n为区域要素数量,A为包括所有要素的区域面积.如果R大于1,则为随机分布;如果R小于1,则为集聚分布.指数越接近1表示随机的概率越大[16].

1.2.2 核密度分析法

利用ArcGIS地理分析技术对珠三角地区民宿空间分布的数据集聚状况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密度分析将测量的点或者线生成连续表面,从而识别空间要素的集聚区域[11].公式如下:

(4)

1.2.3 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探索某一地理实体对其周围的物影响,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空间邻近性或接近程度的空间分析方法[17].缓冲区即围绕地理要素一定宽度的区域,公式定义为:

B={x|d(x,0)≤L},

(5)

式中:B为缓冲区;d为x与0之间的距离;L为缓冲距.

1.3 数据来源

根据目前国内民宿行业市场的发展实践与学界现行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民宿、客栈、具有住宿功能的农家乐和家庭旅馆等.相关数据来源于业内发展较成熟的去哪儿网站,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爬取相关数据并去除非民宿冗杂信息,时间截止至2020年3月30日,共获取珠三角地区6592个民宿客栈信息.

2 珠三角民宿空间分布特征

2.1 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显著

利用ArcGIS10.2空间统计模块下的平均最近邻分析工具对珠三角地区民宿的平均最近邻指数进行测算,R的值为0.192,显著性水平为0,Z得分-125.473,R值小于1,可以表明珠三角民宿呈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

如表1所示,仅广州市民宿数量在珠三角民宿总数中占比37.35%,广州、深圳两市占比64.22%,成为两大民宿集聚核心区;珠海、惠州也形成小规模的民宿集聚区;肇庆、佛山、江门、东莞仅有少量民宿分布.

表1 珠三角民宿所在市的数量及所占比例

2.2 多核集聚,核心到外围呈环形减弱的集聚特点

对珠三角地区民宿点定位并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珠三角民宿分布的核密度图(见图1).

图1 珠三角地区民宿核密度分布

由图1可知,珠三角地区民宿分布呈现出多核集聚发展,核心向外围逐渐减弱的分布特点.对核密度计算结果进行定位分析,广州、深圳、珠海、惠州四市形成民宿集聚中心,并向外围逐渐减弱.显示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形成了珠三角地区民宿集聚发展的核心区;深圳、惠州、珠海市海岸线附近发展成集聚程度较高的民宿集聚区域,临海的优势区位成为当地民宿集聚发展的基础资源;佛山、东莞、中山作为邻近民宿集聚核心区的周边城市也有少量民宿集聚分布.

3 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3.1 地理区位条件

珠三角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南部海岸线长达1059 km.珠江三角洲由珠江水系及其支流带来的泥沙在珠江口堆积形成.西部、北部和东部是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地形平坦开阔,以平原地形为主,分布有珠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主要城市.将珠三角地区民宿空间分布点与DEM数据叠加耦合,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珠三角地区民宿与DEM耦合

由图2可知,大部分民宿分布在中部与沿海的平原地区,平坦的地形条件与天然的海滨资源为民宿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西部、北部、东部丘陵山地地区只有零星的民宿分布点.此外,消费市场是促使民宿集聚发展的重要因素,珠三角地区民宿客源地主要是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地区内部占据绝大部分.珠三角地区是全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而具备较高收入水平和度假需求的青年白领是民宿消费的主力军.广州与深圳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且青年人群占比较高,聚集了许多高素质的外来务工青年白领.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增城、从化是珠三角地区著名的青年文化休闲旅游地,促进了城区民宿的发展;深圳沿海的较尾场、小桂、十里银滩,再往东到巽寮湾、双月湾等地相继发展成为滨海旅游地,为当地乡村民宿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3.2 旅游景区分布

对珠三角地区A级景区分别建立5 km和10 km缓冲区,分析旅游景点与民宿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珠三角地区民宿与旅游景点缓冲图

由图3可知,民宿集聚区域与景点分布密集区域存在高度重合,分析得出62%的民宿点落在景点5 km的缓冲区内,80%的点都位于景点10 km的缓冲区内.基于消费市场的需求,在景区周围形成了民宿集聚发展区域.如位于珠海的海泉湾、深圳的小梅沙以及惠州的巽寮湾等,依靠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民宿聚集.此外,广州市集聚了大量优质的旅游资源及知名景点,交通网络发达,且拥有成熟的消费市场.在从化温泉旅游区、增城白水寨景区和南昆山景区以及城区著名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与商圈等区域都出现了民宿集聚区域,特别是广州主城区城市民宿业十分发达,成了民宿集聚的核心区域.

3.3 交通条件

交通的发达程度决定了旅游地的可进入性,交通是关乎民宿产业发展的大动脉.对珠三角地区主要交通线路建立5 km、10 km的缓冲区,并将民宿点进行叠加,分析珠三角地区交通线路对民宿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珠三角地区民宿与主要交通线路缓冲图

由图4可知,民宿点在主要交通线路周边区域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5%的民宿点在交通线路5 km缓冲区,61%的民宿点在交通线路10 km缓冲区内.广州、深圳、珠海是珠三角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都市区内部形成了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络,对民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3.4 政策条件

近年来广东省地方政府根据民宿发展需要加大了对民宿业的管理和扶持,并积极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2015年大鹏新区先后颁布了《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大鹏新区民宿发展规划》,并在较尾场成立全省首个民宿行业协会,为推动当地民宿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广州市从化区是著名的温泉旅游景区,2018年发布了广州市首个地方性民宿管理政策,周边民宿发展初具规模.珠三角地区民宿发展离不开地方自治、协会自律、各部门监管与不断完善的政策环境.在不断改善的政策环境中,一些民宿发展较成熟的地区已经成为港澳及内地民宿集群中的后起之秀.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珠三角地区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珠三角地区民宿最近邻比率R值0.191 510,表明民宿空间集聚特征显著.

(2)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市民宿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广州、深圳、珠海、惠州形成了民宿集聚的核心区,其中广州主城区,深圳大鹏新区、珠海、惠州南部沿海区域也是较为典型的民宿集聚区.

(3)地理区位条件、景区分布、交通线路和民宿发展政策环境是影响民宿空间分布的四个主要因素.珠三角地区中部、南部地区民宿发展综合条件较优越是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其中广州市民宿数量最多,在交通条件、消费市场的助推下依托都市文化景区与商圈城区民宿发达;在深圳、珠海、惠州南部海岸线滨海旅游景区的乡村民宿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发展迅速,形成了特色的民宿村.深圳南部大鹏新区的较尾场村凭借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形成发展较成熟的民宿集聚区.西部、北部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地形条件、旅游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消费市场和旅游开发方面都整体落后于中东部地区,民宿零星分布尚未形成规模.

4.2 建议

虽然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与知名度的民宿集聚区,但总体而言仍然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发展前期缺乏科学理念引导和统筹规划支持,发展过程中管理与法制保障滞后.在今后的民宿发展工作中地方政府可以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珠三角地区的民宿发展.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民宿发展政策.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民宿发展的初衷是对空闲资源的有效利用,随着民宿消费市场和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坚持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回答了民宿从何处来、将来往何处去的问题.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立足民宿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民宿发展与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业与农村的发展相互促进,用民宿发展助力生态旅游、乡村振兴.

(2)集群化发展,打造民宿旅游综合体.在各市民宿集聚区域内,要利用集聚效应加强区域内的生态保护和旅游民宿协同发展,做到保护自然景观与突出当地特色文化相统一.在珠三角地区要重视民宿集聚区域的辐射作用,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营销与品牌打造.重视民宿产业链的延长,民宿的集聚发展,并由此带来的民宿游客多种消费需求,吸引众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围绕民宿区块形成集群,大量关联产业形态如户外体验、生态产业、互联网、咖啡厅、茶室等应运而生,进而形成民宿产业集群[18].此外,应重视培育民宿中间组织,发挥民宿中间组织在企划、运营、接洽旅游组织与民宿经营者之间关键作用,保障当地民宿接待的稳定性是取得民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民宿开发工作提供系统、专业引导,形成以区域自然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民宿集聚区域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综合体.

(3)传承地域基因,建构民宿生态文化旅游特色.结合当地自然景观、风俗人情、生态资源及生产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的住宿是民宿被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根据当前珠三角民宿空间分布特征,民宿发展较成熟区域总体上依托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宿集聚点,如广州市北部山区的从化温泉民宿集聚区、城区的都市文化民宿集聚区、惠州市的滨海旅游景区民宿区、深圳市的较尾场水乡风情民宿村等.城区民宿注重文化景观的打造,深挖当地文化特色,注重传承与创新并重,形成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南部滨海乡村民宿区依托的自然景观具有民宿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天然优势,要秉承尊重自然的发展观念,在民宿开发布局中注重景观的整体美观与生态环境保护.

民宿凭借其高度关注人性化、交通个性化、多样化、民俗化、本地化和家庭化的特殊服务模式,可以更自然且“理所应当”地与消费者发生更多的交互行为[19].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发挥本地居民在当地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民宿接待者应当具备一定接待常识和专业知识,为民宿旅游者提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生态文化相关讲解和体验,让游客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应当在相关民宿组织的引导下,积极组建展示特色美食、特色工艺、特色节庆的平台,使民宿旅游者在鲜活的场景中体验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使当地文化在民宿发展过程中焕发新的活力的同时增强民宿消费者的再宿意愿,形成完整的生态文化旅游体系.

(4)健全旅游交通网络,发展民宿旅游线路.珠江三角洲地区整体交通通达度较高,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已逐渐成形,但珠三角西部地区的内部交通网络与广州深圳等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交通联系有待加强,交通条件制约了当地民宿产业依托区域内周边城市客源市场的能力.应继续改善珠三角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交通联系,构建区域内部的立体交通网体系;并改善与省内外周边城市交通联系的便利性,为珠三角地区民宿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可以根据民宿空间上的集聚发展区域,打造精品民宿旅游线路,在利用亚热带热带气候优势的基础上提高民宿综合竞争力,将目标市场从吸引珠三角地区的短期周边游游客转变到吸引粤港澳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及区域外其他省区游客.

猜你喜欢
珠三角民宿区域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分割区域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你是民宿达人吗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区域发展篇
珠三角,2012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