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2021-08-31 10:32凌云
华人时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品牌化营商倡议

凌云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践行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追求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致力于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至今已经有八年时间了,八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大写意”步入“工笔画”,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021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5.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5%,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9.6%,增幅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如何做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篇文章?“走出去”是关键,最终目的是“走进去”和“走上去”。

“走出去”构想已经提出20多年。中国企业留给国际社会的印象是:中国人来了,中国人走了,中国人又来了,中国人又走了。走出去容易,但走进去很难,走上去更难。相应地,产业化容易,品牌化、国际化很难。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不仅包括物质性公共产品,也包含理念性公共产品和制度性公共产品。中国企业虽然在亚非拉游刃有余,但是在欧美澳高端市场遇到了困难。

中国企业“走出去”难处在哪里?倡议建设八年来,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在内的“硬”联通发展不错,排名靠前,差距在于“软”联通,中国企业在创新、文化方面还比较薄弱。而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对比日韩企业走出去情况,也可以看出其中的路径差异。日本丰田、本田、索尼、佳能等企业海外营收占比70%,中国的中信银行、证券等加起来海外营收占比7%,日韩企业海外营收占比几乎是中国企业的10倍。日本这些企业全部实现品牌化、国际化,不仅做到了走出去,也真正做到了走进去和走上去。中国企业通常是先在国内实现品牌化,再寻求国际化,而欧美国家的经验是通过有效的国际化来助推品牌化。

未来怎么做?中国企业未来要推动创新,提高国际化运营水平,要在文化、理念、价值方面树立标杆,形成共振。“一带一路”倡议不是简单地走出去,而是要走进去,加强标准、技术、资质方面建设,最终目的是走上去。

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现有阶段,企业要想走出去,仅仅依赖国内金融机构支持是不可行的,同时,还要更多依赖“一带一路”所在国的融资和获取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要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考虑营商环境好坏的因素,而不能只考虑短期的投资,并导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投资遭受损失。可先在小范围區域如工业园区内改善营商环境。

在充分了解当地的营商环境并评估各类风险之后,要采取“抱团取暖、抱团出海”的方式,这样才能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效。同时还要规避“政治、经济、法规和自然风险”,这四大风险是与国内做生意完全不同的新挑战。只有把风险和利益都考虑进去,才能形成良好的供应链,这样中国企业才能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真正的扬帆起航,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品牌化营商倡议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大兴路径”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倡议书的写法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分析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Happy Afternoon Tea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