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正劲逐浪行

2021-08-31 10:32郭博文
华人时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商会复产江苏省

郭博文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苏民营经济稳中求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前所未有、令人瞩目的成就。

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5.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快于GDP增速1.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56.8%,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81.4%,較上年提高20.5个百分点,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私营个体经济表现尤为突出,全年实现增加值5.4万亿元,同比增长6.3%,占全省GDP比重达52.5%。

江苏有90家民营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居全国第二;86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7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截至2020年底,有11家千亿民营企业。全省各级工商联共有4325家商会组织,建成异地商会584个,海外江苏商会13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就业创业的主渠道,是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半壁江山”。

把民营经济牢牢抓在手上

在2021年“两会”期间,江苏省工商联向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受到了广泛关注,提案建议:参照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在省内重要的公路主干线上配套建设综合服务区。

众所周知,江苏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省。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5.9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924公里,位列全国第三。目前江苏已经有了密集、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每到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逆天”的颜值及丰富的功能都令人赞叹不已。

不过,在普通国省道以及农村公路方面,司机和乘客休息、如厕、加油、车辆维保、躲避灾害性天气等还有诸多不便。

在这份提案中,江苏省工商联提出,在综合服务区的具体规划、布局、建设过程中,需注重与“富民强村”经济相结合。因为综合服务区直接、持久地解决了过往乘客和司机的刚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回报将十分可观、稳定,对于启动江苏内需、增强经济内循环、充实经济薄弱村集体财力、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就地扩大农产品销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个集体提案只是江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个例。但足以可见江苏越来越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围绕“办实事,解难题,见成效”,于是,千方百计强化要素保障,不放过每一个能为民营企业说话的机会,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2021年2月23日,江苏省工商联新春第一次活动就聚焦异地商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许仲梓在讲话中说:“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商会组织是支撑现代市场体系运行的重要力量,处于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与民营经济联系最紧密,与民营经济人士联系最直接,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不可替代。”

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顾万峰说,“江苏省工商联将持之以恒当好各商会和民营企业的坚强后盾,一如既往做好信任、团结、引导、服务等工作,同频共振促发展、砥砺奋进勇担当。希望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以爱国企业家张謇为楷模,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守实业,把企业发展融入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伟业。”

江苏省福建商会会长吴建发在发言中说,近年来,在江苏省闽商和相关福建商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商会工作和会员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形成了江苏闽商的特色。今后,将继续发扬苏商精神,不断扩大江苏和当地的互联互通,构建新型经贸合作关系,为推动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

江苏省河南商会会长王宪朋说,江苏省内河南商会已有15家,联系会员企业5000余家。江苏省河南商会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党支部,目前,随着太仓、张家港、淮安三家河南商会党支部的成立,在江苏河南商会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依托商会党建,商会带领会员企业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把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要留住民营企业家的心,关键在于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通过真心实意的举措和热情,让民营企业家看到在江苏发展的信心和前景。

发展江苏、建设江苏,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缩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如今,政府的支持、优质的环境、暖心的关怀,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加入到江苏民营经济发展潮流中,助推江苏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

把企业发展时刻放在心上

2020年,受疫情影响,部分民营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有序有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既是应对疫情所带来冲击和影响的重要环节,更是做好“六稳”工作、实现我省今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迫切要求。

“我们要主动作为,做实服务,在打通政策堵点、补齐工作短板、加强协同配合上发力,帮助民营企业尽快渡过难关。”许仲梓如是说。

顾万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严峻考验,我们要结合实际,开展好‘服务优化年活动,为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快”“准”“稳”是江苏省工商联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三字诀”,在坚决守好疫情防控主阵地的前提下,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江苏省工商联迅速关口前移,靠前服务企业,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持续跟踪、全面掌握民营企业战疫动态和复工复产情况,及时收集整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以社情民意和专题报告的形式向省委、省政府反映,真正做到聚焦问题、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根据房地产商会反映的房地产企业面临建设经营困难、巨大资金压力和人员复工较难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工商联向省政府提出疫情期间给予房地产企业延缓缴纳土地出让金、降低按揭首付比例、压缩审批时限等建议。对此,吴政隆省长高度重视并批示“要抓紧复工复产”,要求省住建厅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办理,推动问题解决。

随着全省复工率逐步回升,江苏省工商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利用民营企业调查点平台和全省工商联系统力量,组织搜集省内企业复工复产情况、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建议,整理形成《第六期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简讯》、42家重点民营企业请求解决事项一览表和《关于我省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突出问题和建议》,努力协调推进解决实际问题。

同袍同裳,偕作偕行。政府服务“跑在前”,企业复工也“醒得快”,一大批民營企业迅速进入到正常生产,江苏省工商联以实际行动给在疫情寒冬中奋战的民营企业送去了融融暖意。

卸下沉重的包袱,企业才能走得更远。针对一些民企股权质押等流动性危机频发、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江苏省工商联大力帮助民营企业融资纾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效能,打通民营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7月1日,江苏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联合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保监局、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举办促进民营企业复工复产银企对接活动。活动现场,江苏省工商联与8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为民营企业授信总额628亿元,现场签约260亿元,同时还上线了4款专属金融产品。

企业插上资本的翅膀,才会飞得更高。一场大战大考让江苏的民营企业家看到了政府与企业共渡难关、抱团取暖的决心,让很多企业走出困境,纷纷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改革不停步,发展不停歇。走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江苏民营企业,为江苏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在行动上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必须大刀阔斧优化营商环境。民营企业就像候鸟,哪里气候好它就留在哪里。

当前,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江苏省工商联着眼优化政策集成效应、增强多方协同效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通过主动上门走访、梳理合作需求,与职能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会商,形成了“1+N”工作合作机制(其中“1”为江苏省工商联,“N”为其他党委、政府部门与有关机构)。

在激发“1”的活力上,“联、融、实”三字诀为工商联工作充分赋能。

“联”字引路,凝聚最大合力。江苏省工商联发挥“联”字优势,通过建立并深化与职能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合作机制,广搭平台,汇聚各相关部门力量,共同营造政治上认同、政策上支持、社会上尊重、法律上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构筑起服务“两个健康”的最强同盟。

“融”字有为,放大叠加效应。通过“融”字,把工商联的独特优势与政府的服务职能结合,不断放大叠加效应。一方面,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队伍成长的巨大成就以及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促进“两个健康”的意见建议,将工商联的工作融入到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中。另一方面,注重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推动出台支持引导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将工商联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与职能部门进行融合,达到“1+1>2”的实际效果。

“实”字当头,激发最大动能。一方面将合作抓手实体化,通过签订备忘录、战略合作协议等,规范合作、明确要求,在落地、落细、落实上下功夫。一方面将信息反馈机制化,通过召开协调会、开展个别访谈、线上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加强政策部门政策信息与企业商会获得感反馈的双向传递,打通政策落实链条的堵点。

成效是丰富“N”的内涵,“最强同盟”为民营企业跑出江苏加速度保驾护航。

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让民营企业跑得更舒心。参与牵头起草《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为新时代促进江苏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总体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构建合法权益保护屏障,让民营企业跑得更放心。与省委政法委建立省产权保护联席会议机制,设立“法企同行工作站”,处理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案件;与省高院建立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和商事审判专业人员咨询机制等,让企业更有安全感。

推动加大惠企政策供给,让民营企业跑得更开心。在减税降费方面,与省税务局合作建立“政企服务直通车”,配合省纪委开展江苏省民营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评估,及时发现反馈政策落地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为企业提供税费改革的具体指导。

自“1+N”工作合作机制实施以来,除了有序推进以上举措,江苏省工商联还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拓展新的思路。

2019年,省司法厅、省工商联、省商务厅等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江苏省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建设驻柬埔寨、埃塞俄比亚等7家海外法律服务中心。

2020年11月17日,省司法厅会同省工商联等部门举办共建海外法律服务中心签约仪式暨涉外法律服务推进会。本次会议发布,我省新建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将落子德国、日本、泰国、越南、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莫桑比克、巴西、新加坡等9个国家,基本形成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服务格局。

江苏驻柬埔寨法律服务中心以西港特区为依托,是我省探索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第一步,形成了“行政引领—企业主导—商会推动—律所创新”的“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西港模式”。中心成立几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企业法律咨询服务1500多人次,企业办证320多项,服务特区企业超过130家,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化解法律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苏驻埃塞尔比亚法律服务中心是以东方工业园项目为平台,省司法厅、省工商联等共同建立的海外法律服务中心。中心派驻律师长期驻扎承担现场工作,深入一线跑苏商企业、访政府机构,帮助企业解决劳资纠纷等现实困难,融入环境拓展服务范围,获得企业广泛认同。

在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之际,江苏省工商联把做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列为十大重点工作之一,通过理想信念报告会、党史知识竞赛、情景剧表演、专题党课、实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覆盖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并走向省外集中培训,用实际行动引导广大苏商永远跟党走。

为深入推进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江苏省工商联分别在青海省原子城,以及本省的宿迁、无锡、盐城和南通等多地相继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把党的历史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新时代苏商精神,更好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

好风凭借力,蓄势再出发。江苏民营经济从“萌芽初现”到“遍地开花”,从“草芥之微”到“星光闪耀”,发展态势日新月异、势如破竹,这些年来,巨大的变化见证着江苏民营企业的韧劲,也彰显着江苏政企同心协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浩荡东风平地起,正是满帆快进时。江苏省工商联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更加奋进、活跃的姿态,实现跨越式成长,再谱新时代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江苏省工商联推荐)

(责编  凌  云)

猜你喜欢
商会复产江苏省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政策
吃火锅的发现
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首要解决几个重大难题
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首要解决几个重大难题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