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传统建筑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021-09-02 07:19李斯娜
流行色 2021年6期
关键词:广府文创传统

李斯娜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 肇庆 526000

引言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文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利用好地域文化,避免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让文化融入产品,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将广府文化推出去,提升城市文化标识。还能让传统在创新的衬托下更具时代魅力,让文化贴近生活,走得更远。让生活富有创意,变得更强。

一、相关概念的概述

(一)广府文化

广府人即广府民系,指使用粤语为母语,定居在广东珠三角广府地带的汉族居民。在广东省三大民系中,广府民系的人口最多且分布最广,也是将自身文化推广做得最好的人群。

广府文化就是广府民系的文化,从属岭南文化,是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域传统文化和海外西方文化的熏陶影响下,传承了中原汉文化多元性的精髓,也吸收了外来异族文化的特征,形成了独具地域色彩的文化内涵,是岭南文化中最具风俗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因为在广东民系文化中,广府文化在建筑、园林、戏曲、饮食等多个领域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所以,通常也被称为粤文化。

(二)广府建筑

广府建筑一般指广府汉族民系居住地域的传统建筑,是岭南建筑的分支。在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广府建筑通常会运用通风、防潮的技术措施,进行设计建造。在保留自身地域特征的同时,不断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建筑文化的融合与装饰手法的表现,在实用性、商用性的基础上造就了广府建筑兼容性与多元性的特点。在开放地域优势的作用下,历史、政治、经济等频繁对外进行交流,凝结了中西方建筑的文化精华,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展示了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发展为自成一格、别具艺术风韵的广府建筑。

二、文创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作形式陈旧

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攀升,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文化魅力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这些以民族文化元素引导的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趣味,反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近些年,产品的设计手法多数沿袭了老套的传统图形、简单的模仿复制以及呆板的内容形式,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做到推旧出新,使得设计作品毫无新意,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设计套路,已然脱离了当前社会的审美需求。设计产品不能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也无法达到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设计内容雷同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民族众多,随着中国文化元素的兴起,在文化自信的引导下,人们对“国潮”元素的产品青睐有加。在这种大环境的驱使下,应针对广府文化中蕴藏的特色元素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提取和研究。

目前,市面上过于雷同的设计产品随处可见、数不胜数。不同地域位置的文创产品,创意内容高度相似,连材质用料也出奇的一致,有的甚至连产品的文化背景都“巧取豪夺”,占为己有。使得原本可以表达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变得千篇一律,失去原本的文化优势,同质化严重。

(三)艺术匠人缺乏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文创产品设计对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不仅需要对地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也需要对创意审美有一定的造诣和见解。同时,材料的合理运用、制作的工艺流程、产品的质量跟踪等都需要做到面面俱圆。

大部分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提升。缺乏系统规范的设计理论基础,即便成为设计师,设计作品也很难有所突破,没有文化内涵支撑的设计作品,最终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人才培养的落后,艺术传人的断层,给文创产品的设计、发展、突破带来了新的难题。

(四)仿冒产品盛行

产品设计要经过市场调研、资料收集、方案设计、施行方案等多个流程,每个过程都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经过专业设计的产品附有独特的造型、考究的配色、独特的用途,具有艺术审美和实用价值。

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在当代旅游产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推动下,文创产品的购买成本、购买渠道、购买方式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然而,在暴利的驱使下,市场形成了一条从仿冒生产到运输销售的完整利益链,仿制产品的材料劣质、品质下乘,粗制滥造影响品牌口碑,价格低廉拉低品牌档次,使得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和产品研发极具困难。

三、广府建筑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以文化底蕴为基础,通过创意思维,设计出来具有特色创新的产品,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简称文创产品。通过创意设计手法和现代科技手段,将文化因素融入到日常使用的产品中,进行文化和用品的资源整合、创造提升,使产品在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以外,赋有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趋势大好。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任何地方的建筑都具有文化地域性,即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地域特征等在建筑空间及表现都有所反映[2]。骑楼和西关大屋是广府传统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以青砖为墙、青瓦为顶,运用西关窗花、木雕通花、泥塑彩绘等不同风格的工艺,体现出广府传统建筑气势恢弘的建筑风格。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技艺精美、色彩丰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此时,广府建筑不仅仅只是广府的建筑,它集传统材料、手工技艺、地域色彩于一体,透过建筑表现文化,展示了美好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由此可见,广府传统建筑元素在传承、设计、创新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地位。将传统的广府建筑元素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中,为文创产品的发展注入“新血液”,是在地域文化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形式创新的体现,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文化传承使命。对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广府传统建筑—侯式乡贤牌坊

四、广府建筑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文创产品设计是将产品在设计创新中进行具象化处理。将广府建筑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中,通过产品更好地诠释传统的文化,这是精神文化发展时代下的迫切需求,也是传统建筑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良好契机。充分运用现代设计手法,遵循设计原则,使广府传统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入产品设计中,发挥其特殊的文化传播使命。

(一)以实用性为原则,满足实用功能

每一件产品都是在满足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的层面上,通过设计手段而诞生的。而功能是判断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虽然文创产品在这方面没有硬性要求,但是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是国内消费的大趋势。好的产品一定要建立在产品实用性能的基础上,否则产品就只是单纯的摆设。当代设计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抓住大众的消费心理,做到与时俱进。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向着综合化、专业化、实用化的设计方向发展,以求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生活质量。加强产品的利用率,提升文化传播力。

(二)以审美性为原则,提升精神享受

视觉是人类感觉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视觉来获取外界信息的,所以,引人注目的外在造型是产品必备的加分条件。好的产品一定能通过其外在形式带给人美的享受。

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审美的重要代表,其艺术创造性是经得起反复推敲的[3]。文创产品设计中,单纯的关注产品的实用性是远远不够的,设计不是为了表达信息,当然,也并非是设计元素的堆积。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巧妙地传达文创产品的内涵,赋予设计产品新的生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视觉艺术,满足大众审美需求,提高文创产品的美学价值。

(三)以创新性为原则,传承民族文化

创新是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主要核心。文化是文创产品的设计基础,创意可以提升文创产品的附加值。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要以消费市场为基础。除了创意,还要体现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产品的设计不只是停留在外观形态上,更应在保证产品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基础上,兼顾到创新性的开发研究。

广府文化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特色明显,将广府建筑文化元素进行材质、色彩等文化要素的提炼,尝试多载体、多工艺、多维度的艺术探索。在满足当代审美的同时,运用民族文化元素,努力提升产品的内涵。寻求最为合适的载体,加强文创产品的表现形式,焕发新的文化活力。丰富文创产品的视觉呈现,开拓新的创意思维。让文化的传播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更具价值。

五、广府建筑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建筑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生活场所。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广府建筑融合了中原汉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建筑思想,造就了多元化的广府传统建筑,在艺术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地域文化、人文风情等元素的提取,从大众的生活状态和消费习惯入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消费水平、不同文化层次等需求,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开发。通过日常生活与创意设计的结合,拉近现代社会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将文化融入产品进行创意开发,通过产品传递出文化的精髓。使文创产品的设计得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妙用。能加快文创产品自身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文化性、趣味性进行深度融合。

(一)图案元素展现地域形象

图形是无声的语言,具有简单明了、辨识度高等特点,常常被运用于设计领域,广泛传播并被人们熟知。

广府建筑中的图形元素主要采用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刻工艺,将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牛马蛇神、神话故事等信息进行提取,通过设计变形或者写生临摹的手法,巧妙的表达出来。这些图形元素阐述了设计的隐喻内涵,例如“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莲年有鱼”等具有美好寓意的图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风俗民情的影响下,传统建筑中充满了文化的味道。在传统的广式满洲窗、槛窗、山墙、屋脊等结构中,大量运用了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几何形状,进行了图形纹样的组合设计。丰富的几何图形在广府建筑中也是比较直观、突出的视觉元素。其中包含了强烈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是历史与文化碰撞的产物,凝结了广府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思想观念、艺术内涵、生活习惯以及民俗风情。因此,了解广府建筑元素中的图形元素,将广府建筑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不仅能反映广府民系特有的精神风貌,也能反映出产品中特有的文化形象,对广府地区的文化研究和创新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设计融合突出文化色彩

色彩是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能体现建筑年代、风格、意义的重要依据。建筑色彩通常依附在建筑物表面而存在,起到装饰、点缀、渲染的作用,是造型艺术里丰富、活跃的视觉元素,直观性强且极具表现力。

要突出色彩文化,首先,要加强广府传统元素和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融合力度。广府建筑因受建筑材料、技术、工艺、用途等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建筑用料、形制、装饰上不同的时代特征,呈现出颜色各异的色彩相貌。广府建筑青砖黛瓦,多以青灰色的砖墙为建筑的主要色调,为了丰富建筑层次,也会采用色彩斑斓的满洲窗、绚丽多姿的灰塑等色彩鲜明的配色,进行色彩在建筑中“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妙用。广府地处南亚热带,光照充足,天气酷热。建筑主体的冷色系色彩,能反射光线,减少热量的吸收,受到的热辐射程度相对较少,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能在一定程度上,从物理角度以及心理角度缓解炎热的高温,起到舒缓身心的作用。广府传统建筑中色彩的运用,不仅符合艺术审美,也体现了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于传统文化来说,色彩是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意义,且最为直观的元素,通过色彩与产品的融合设计,提高文创产品的视觉冲击力,促进旅游文创产品的宣传力和消费者的购买欲。加强对传统色彩的了解,并利用其优势,传播传统特色文化,对促进地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意象延伸增加产品价值

特殊的环境地貌造就了灿烂文明的广府建筑文化特色。广府建筑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仅仅只是我们现代所看到的表象。更多的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意境”的体现。广府传统建筑基本以梳式布局的村落和“三间两廊”的合院为格局。建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以巷子为中轴布置的大祠堂为构图中心,以镬耳封火墙为特色。灰塑点缀青灰墙身,美好寓意的图案与精美的雕刻技艺相融,使得广府建筑中的图案灵动、色彩绚丽。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形式美,更反映了广府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情感,这些建筑文化都通过具象事物在传递着意象的精神内涵。

意象创造的过程,其实就是复杂的心理运思过程。意象或许更多的来源于设计者对产品的情感表达。 “意”可以是自身心理的体验,也可以是自身对文化的感悟。“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可以是感性的形态。在审美层面上,意象更加侧重设计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在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将广府建筑体现的精神和情感进行意象外化,增加文创产品的“人情味”,通过意象延伸,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六、结语

生活是创意的灵感来源,文化指引创意的思考方向。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延续传统特色文化、紧跟时代创新步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概念、包装构思和品牌宣传中,以产品为载体,传播文化的内涵,以创新为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这将会是文创设计发展的方向。基于自身文化特色,开发文创产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拓展设计创新,从而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通过高素质的产品和文化品牌效应,让具有广府建筑元素的文创产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猜你喜欢
广府文创传统
陶溪川文创街区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水环境视域下广府古城景观演变研究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