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09-02 10:47盛振兴丁云春田风云
林草政策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花卉苗木苗圃种苗

盛振兴 丁云春 田风云

(济南市林木种质资源中心 济南 250001)

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林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也是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的保障。近年来,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处于一个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1-2],区域发展不平衡[3-4],总量供给过剩[5],品种结构不合理,同质化严重,种苗质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6-7],困扰着种苗事业的发展[8]。2020年 “新冠疫情”和禁止耕地 “非粮化” “非农化”政策的出台,给处于正在调整期的种苗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苗木市场受到较大影响,林木种苗从业者心理压力巨大。2020年下半年,济南市许多中小苗圃、个体户开始砍伐、低价抛售苗木;苗木出售或调整后空闲土地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二次繁育,很多苗圃闲置土地重新种植了农作物,苗木价格呈断崖式下滑趋势,苗农经济收入减少。本文将根据济南市2016—2020年种苗发展基础数据,分析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1 济南市林木种苗产业现状

1.1 总体情况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下辖13个区2个县,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和南部丘陵山区带。

根据2020年济南市种苗统计年报,截至2020年12月,全市苗圃数量1 500个,育苗面积1.01万hm2(不含平阴县玫瑰种植面积),苗木产量2.77亿株。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济南市林木种苗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南山区和长清区位于济南市的南侧和西南侧,靠近泰安种苗花卉集散地。受泰安市种苗市场影响,南山区和长清区育苗面积达0.52万hm2,占济南市的51.50%;培育苗木种类齐全,其中以白皮松、国槐、五角枫、樱花等种植量最大。平阴县是著名的中国玫瑰之乡,林木种苗种植面积0.24万hm2。其中,非玫瑰林木种苗种植较少,只有120 hm2;食用玫瑰0.23万hm2,占总面积的97.10%。济阳区和商河县位于黄河以北,地势平坦,林木种苗面积2 046.67 hm2,以垂柳、白蜡和黑杨等为主,种类较单一。历城区和章丘区位于济南市东侧,种苗面积2 240 hm2,以落叶乔木类为主,其中悬铃木、海棠、北京栾树、五角枫等种植面积较大。莱芜区和钢城区林木种苗育苗面积为1 060 hm2,其中黑松种植面积较大。2016—2020年济南市林木种苗发展总体呈现下滑趋势,相关数据详见表1。2016年是苗木发展的高峰年份;2017年各项指标迅速下降,尤其是苗圃数量大幅度减少 (较2016年减少约35.76%),育苗面积和苗木产量分别降低13.42%和12.07%;其后几年除苗圃数量2020年比2019年减少24.92%和苗木产量2018年比2017年降低32.90%外,其他指标变动幅度不大。

表1 2016—2020年济南市林木种苗基本情况

根据表1数据及实地调研分析,苗圃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小微企业和个体苗圃数量减少。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盲目扩张和跟风种植的个体苗圃抗风险能力弱,一旦育苗成本和销售价格倒挂,苗农积极性受挫,大量散户苗农会低价处理或砍伐改种其他作物。2018—2020年苗木产量相对稳定,中小规格苗木库存积压严重,一直处于滞销状态。

1.2 主要树种种苗变化情况

根据济南市2016—2020年种苗基础数据的调查与统计 (表2),苗木种植面积居前列的树种有悬铃木、垂柳、白蜡、白皮松、国槐、黑杨、海棠、五角枫、黑松、油用牡丹、竹柳、北京栾树12种,其中8个树种 (悬铃木、垂柳、白蜡、白皮松、国槐、黑杨、海棠、五角枫)连续5年均在前10名之内。由表2知,2016—2020年济南市种苗面积居前10位的树种占全市育苗总面积比重较高,树种单一化、同质化的现象没有改变。值得注意的是,期间育苗面积变化不大,但产量下降明显,说明部分苗木幼苗培育停滞,苗圃企业自行分栽繁育,没有进行市场流通。

表2 2016—2020年济南市苗木种植面积居前10位树种育苗情况[9]

此外,2016—2020年悬铃木和垂柳育苗面积逐年降低,2020年悬铃木育苗面积仅为2016年的30.55%,垂柳仅为20.19%,说明这2种苗木在早期盲目扩种,导致市场饱和,库存积压严重。从2017年后幼苗培育停滞,2种苗木一直处于更新抛售中,其中悬铃木产量降低95.11%,市场价格出现倒挂,2020年降到最低值。白皮松和五角枫育苗则一直处于扩张状态,其中2018—2020年育苗面积增幅较快,2020年比2016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84.80%和171.90%,尤其幼苗培育量增幅较快,2019年出现停滞。2020年以前五角枫一直供不应求,胸径12 cm以上苗木匮乏;2020年中小规格苗木市场价格比2019年降低约1/2,市场趋于饱和。

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及影响

2010年以前,济南市林木种苗发展相对滞后,大量城市绿化苗木需要从省外调运,2011年和2013年济南市分别出台了2份政府文件,大力扶持发展林木种苗产业。

2011年出台的 《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 “十二五”末,新发展苗木花卉生产面积2 666.67 hm2,新发展速生丰产林1.33万hm2,培植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打造一批林产品和苗木花卉市场,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到100亿元。2013年出台的 《关于加快花卉苗木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达到1.07万hm2、设施花卉达到80万m2,新建和完善较大规模花卉苗木交易市场8~10处,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生产体系、高效规范的服务体系和机制灵活的市场体系。同时出台的扶持政策包括:1)资金扶持。新建种质资源圃、种子园、采穗圃、花卉制种场等0.67 hm2(10亩)以上的,每公顷扶持15 000元;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新品种,每个品种扶持10万元;新增智能温室面积1万m2以上的,扶持金额100元/m2;新增日光温室面积2 000 m2以上的,扶持金额20元/m2;新增露地花卉苗木面积6.67 hm2(100亩)以上的,扶持金额7 500元/hm2。2)税收优惠。种植户销售自产花卉苗木产品免征增值税;企业从事花卉种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花卉苗木产品出口,按规定办理退 (免)税;按照有关规定进口优良品种花卉及其种子,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3)信贷服务。积极开展花卉苗木生产小额信贷,试点开展花卉种苗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对申请贷款的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主体,适当放宽贷款期限,合理浮动贷款利率。对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贷款,按规定给予林业贴息支持。允许使用花卉苗木资产和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鼓励以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专业合作组织、花卉苗木企业经营和相关基地建设。

政策出台后,济南市种苗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5年济南市苗圃数量达到2 933处;育苗面积达1.44万hm2,超出原计划面积34.60%。2016年育苗面积达到顶峰的1.47万hm2,苗圃数量2 866处。

与此同时,“制止耕地非农化”也对苗木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2020年出台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 “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明文规定:“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这也导致相关苗木生产经营者纷纷调整经营方向。

3 现存问题

2020年济南市苗木产业发展出现转折点,下滑明显,育苗面积比2016年缩减了31%,需求量严重萎缩,中小规格苗木大量积压。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苗木销售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价格断崖式下滑,甚至跌至2019年末市场价格的1/3。苗木产业发展受到严峻考验,苗农积极性极大挫伤。除上文所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 “非农化”行为的通知》产生的影响外,还有 “新冠肺炎”疫情对苗木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造成的显著影响。在需求侧,许多造林工程停工或延迟,部分绿化项目因资金压缩被取消;在供给侧,很多苗木企业原计划春秋季育苗,但因疫情出现而改变了思路,不再扩种繁育,造成中小规格苗木流通不畅。苗木生产经营者普遍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中小苗圃和个体户开始低价抛售优质苗木,砍伐劣质苗木,苗木市场进入低潮期。

3.1 林木种苗市场引导和政策服务亟待加强

近5年来,济南市种苗产业波动较大,快速扩张导致苗农跟风种植,树种同质化严重,大量中小规格苗木积压,市场趋于饱和,造成了资源浪费。“苗贱伤农”极大影响了苗农的育苗积极性和经济收入。缺少宏观规划,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以及资金投入的稳定性不强,以农业和林业为主的政府部门还不能形成持续强有力的推手来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10]。

3.2 林木种苗总量严重供过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2016—2020年,济南市苗圃数量大幅度减少,之前的盲目扩张导致总量远超需求量,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大批个体苗圃遭到淘汰、损失严重,中小企业苗圃入不敷出、苦苦支撑。悬铃木、垂柳、白蜡、白皮松、国槐、黑杨、海棠、五角枫8个树种的苗木持续5年占全市总育苗面积的50%左右,同质化严重,没有形成种类丰富的种苗结构,极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而遭受毁灭性打击,不少农户将悬铃木、垂柳砍掉改种农作物。

此外,科研创新程度低,优良品种选育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研发滞后。林木种苗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本土优良珍稀乡土树种和彩叶树种开发不够,种苗种植 “随大流” “跟风跑”现象严重。

3.3 信息化服务体系亟需完善

种苗主管部门种苗监管能力弱化,没有充分发挥各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及种苗协会的引导作用,对辖区内林木种苗基础数据掌握不详实。网络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种苗信息库建设不完整,种苗信息无法共享。苗农跟风种植严重,过多非专业人员涉足苗木产业,盲目引种繁育,造成优质苗出圃率低,劣质苗木大量积压,销售不畅;而另一部分大规格精品苗木、容器苗木、彩叶树种市场需求量大,胸径12 cm以上苗木种植规模小,造成这部分苗木奇缺,价格虚高,苗木市场发展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4 对策建议

2017—2019年济南市苗木发展已处于育苗面积小规模调减、劣质苗木逐步淘汰的调整期。面对当前发展困境,正确理解中央政策,找准济南市苗木发展现存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对策,做好市场引导和服务,对于稳定苗木市场、促进苗木发展良性循环、提高苗农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11]。

1)加强林木种苗市场引导和政策服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种苗产业的宏观引导,积极搞好林木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中、长期育苗规划实施方案,为造林绿化工作把好第一道关。同时,做好服务引导,支持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科学育苗经验,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将新信息、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2)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研发。种苗管理机构应建设完善的种苗培育预警机制,进行科学引导。防止苗贱伤农的同时,积极培育特色优良乡土树种,并培育与发掘新品种、优良品种和特色品种,促进林木种苗的良性发展。应建立业务主管部门、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中小微企业联盟的沟通协调机制,促进科研、推广、生产与市场销售紧密高效结合,促进高标准苗木发展,通过优良种苗赢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建设现代化的种苗交易市场,制定推动苗木产业发展的有效和长期政策,促进种苗市场良性竞争和良性循环[9,12]。

3)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种苗主管部门应积极进行种苗花卉基础数据的普查、汇集、分析和研究,为种苗网络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推动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村为单位,对各区县辖区内苗圃的数量、经营地点、育苗面积、新育苗情况、苗木种类、苗木规格、良种培育、圃地管理、生产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经济收入等各方面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准确、全面、真实地掌握全市种苗发展状况,制定中、长期种苗花卉发展规划,建立动态苗木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13]。

总之,济南市林木种苗已成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高效产业。今后应在提质评优、品牌驱动、产销联动和政策拉动上下功夫,加强与国内先进省 (市、区)的交流,引入先进技术、理念、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提高新品种研发和创新能力,制定科学的种苗发展策略[14];同时,建立省、市、县3级种苗信息网络,引导种苗生产。

猜你喜欢
花卉苗木苗圃种苗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探析
青岛金海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农业数字大脑”保障种苗茁壮成长
车顶苗圃
德江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前景的探讨
花卉苗木冬季病虫害防治
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