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运用Pad教学的优劣势分析

2021-09-05 18:05母玉忠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1年8期

母玉忠

摘    要:受疫情影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尤其 Pad教学深入班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Pad教学有其显著的优势,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Pad教学;线下与线上融合;新的教学模式

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个学校被迫进行线上教学,这是所有学校的老师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可以说所有老师从被迫到逐渐适应,从陌生到熟练应用,从手机投影直播课到应用Pad教学,学生从观看手机、电脑学习到人手一个Pad,同时Pad也深入到学校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开始,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现阶段各个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省内的一些学校的Pad教学运用早已深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学校2020级高一学生入校后,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个Pad,每个班级都配有网络,都已安装鸿合系统和希沃白板,各个学科都开始进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经历“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体验到了线上教学的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缺点。

首先,Pad教学支持校内老师协同备课,每个老师都可以将自己创建的精品课程包上传至系统,在校内老师共享。校内的名优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优质资源,学校可以形成校本个性化资源,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尤其青年教师方便学习借鉴,逐渐累积。

其次,除了资源共享外,还可以对课前、课后作业进行精准讲解。在课堂上教师能够随时调用出布置过的所有作业及小测验,大到查看整个作业的“错误率”概览,小到迅速了解每道题的错误情况及答错的学生,每个学生答对或答错的题号。课上方便教师汇总共性错题,挖掘薄弱知识点,决定是否需要在课上进行针对性讲解,从而提高课堂讲题效率。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课上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对于学生共性问题错误率的统计,要比检查练习册或批改纸质作业快得多,精准得多。学生周末作业的布置、检查及批改也更方便、更及時。如:周五放学布置作业后,周六或周日就能时时查看学生谁上交了作业,谁没有按时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在线上进行作业批阅,批阅完毕以后,可以通过“作业讲解”程序,打开“微课录制”,选择“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录制完毕以后,可以将视频推送到每个学生手上。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及时查看做错的试题,结合教师师上传的每道题的详细答案,自己弄懂问题所在,同时还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同种类型题进行强化练习,加强巩固。这样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保证了学生教师可学习的及时性。

再次,教师可随时查看课堂测验主观题动态笔迹,观看每名学生的作答过程,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作为例题,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在课堂上根据学生作答轨迹,分析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进行授课。

最后,从日常作业、测验延伸到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场景,并支持题目乱序排列。支持线上化考试,提供优于传统阅卷类产品的使用体验。省去学校印制试卷、扫描试卷的繁杂工作。支持分配批阅任务,教师批阅分配,按题批阅、按人批阅,等等。不论作业和考试都支持题目乱序发布,每个学生收到的题目顺序都不一样,防止学生之间互传答案。2021寒假疫情期间,各个学校推迟了开学时间,各个学科也安排了开学前的线上测验,所有学生进行线上考试,确保疫情期间学生开展正常的考试工作。结合“作业讲解”+“微课录制”,以及“课后网”直播课,满足不同学科试卷讲解模式,提高学校教学效率。

同时,不同老师、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对Pad的使用不一样,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虽然对学生手里的Pad功能进行了处理,如,无法运行查看网页、安装游戏、安装聊天系统等程序,但学生在家使用,教师缺乏可控性。对于主动性较好的学生,使用效果较好,而主动性差的学生使用效果一般。如:布置的周末作业或限时测验,有些学生能够按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并提交,答题效果很好,有些学生不能像在学校班级那样认真、自主完成,还有学生没有自主完成,而是利用网络、手头的资料查找答案,应付提交。再有,受到技术的影响,大多数Pad上书写答题没有纸质上书写那么流畅自如,学生还不适应直接在Pad上推算、书写解题过程等。最后,当前学生群体近视较多,学生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对视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线下教学是学习的主体,线上教学是辅助方式,是线下的补充和拓展,两者融合能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对于教师而言,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融合,能够拓展教学空间,优化教学方式,活化教学资源,增进教学互动,通过提高掌握学情的精准度、深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度、增强教学资源的丰富度、扩展对学生的关爱度等途径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编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