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1-09-05 02:40贺勇
林业与生态 2021年8期
关键词:林网防护林农田

贺勇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担负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是农业的生态屏障,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林业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障粮食生产。目前全国石漠化、水土流失问题已经十分严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盲目毁林开荒,破坏林业资源。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全国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为549.6万公顷。实施退耕还林,营造农田林网是防沙治沙,保持水土,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林带对风的阻挡以及林地根系对土壤的紧缚,有效地减少了农田内的风害和水土的流失。以洞庭湖退耕还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林业工程的实施,使得进入洞庭湖的泥沙量由1.67亿吨减少到0.383亿吨,减少幅度高达77%;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水蚀)平均值下降了68.9%,土壤侵蚀面积减少了 39.1%,土壤风蚀总量降低了29%,释尘总量减少了16.2%。

林业可以调节温湿度,改善农田小气候。农田林网能够减少近地层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对其内温度、湿度、降水等产生重要影响,林网通过调节内部的温度、湿度条件,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据观测,夏季林网具有降温作用,5~7月,林网内1米高处的气温比空旷地带低0.4摄氏度,20厘米处比空旷地带低1.8摄氏度左右。同时在林带作用范围内,由于风速减弱,使得林网内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水分在近地层大气中的含量增加,林网中近地层空气的绝对湿度高于周围旷野,土壤含水量也随之增加,与空旷区对比,农田林网内土壤蒸发量可降低42.5%。

林业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田肥力。农田防护林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7~8年的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农地土壤增加近一倍,土壤氮磷养分含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降低,非毛管孔隙增加,通气透水性能提高。林木大量的枯枝落叶促进了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据测定,5年生杨树、水杉等林分每年每公顷凋落物分别可达2.5~2.8吨;杨树凋落物氮、磷、钾、钙的含量分别为2.35%、0.45%、1.24%和4. 11 %;每公顷杨树林每年凋落物归还土壤的养分含量为58.75千克氮、11.25千克磷、31千克钾和106千克钙。南京林业大学研究表明农田防护林还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提高酶的活性,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林业可以消除重金属污染,保障农业生态安全。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点位超标率为19.4%,中重度污染率分别达到了1.8%与1.1%,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人類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如何科学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护有限农业资源,已成为最为迫切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采取植物修复方式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改善生态环境。植物系统及其根系和根际微环境的阻截、过滤、吸附、吸收、转运、稳定、氧化还原和络合等多种功能,可以移去、挥发和固定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或降低其毒性,达到清除污染、修复土壤的效果。植物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及成本优势,比通常的物理、化学处理法的费用低几个数量级,植物修复工程技术所需的种植及管理费用约为每平方米1.2~6元。

林业可以增强农田防护能力,促进农业增产。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平原绿化工程,大力推进农田防护林工作,改善平原农区生态状况,保障粮食高产稳产。农田防护林具有降低区域风速、提高相对湿度、减少蒸发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作物生长条件、增强土壤肥力、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据观测,有防护林网的农田与无防护林网的农田相比,土壤有效含水量可增加20%,夏季温度降低1.6~1.9摄氏度,在干旱区可达到3~5摄氏度,相对湿度提高10%~20%,蒸发量减少8%~12%。据对我国平原农区多年实地观测,农田防护林粮食增产的平均幅度可达15%~20%,如玉米产量平均提高6%~8%、黄豆产量平均提高25%、蔬菜与果树的增产效应则更加明显。

林业可以提供优质产品,保障国民健康。林业衍生出的森林食品产业和木本粮油产业,对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减轻粮食生产对耕地的压力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森林食品产业是指来自森林环境的食用林产品为基础的产业门类。森林食品是人类最早、也曾经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目前仍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21世纪以来,森林食品产业飞速发展,成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重要途径。20世纪60~70年代,栗、枣、柿等木本粮食被很多主产区农民誉为“铁杆庄稼”,为帮助农民补充粮食不足、渡过饥荒起过重要作用。木本粮油产业是以栽培利用木本粮食类和木本油料类经济树种为主的产业门类。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是解决对外依赖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另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已高达2.3亿人,其致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食用油不健康。我国有食用植物油料树种100多种,所产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90%,且胆固醇含量低。木本油料具有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特点,未来发展潜力大。据初步测算,我国主要木本油料生产潜力在1000万吨以上。按照油菜籽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600千克计算,可置换出1666.67万公顷耕地种植粮食。

猜你喜欢
林网防护林农田
寅阳镇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完善农田林网建设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发展对策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浅谈平原农田林网的发展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