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育人:道德与法治历史主题教学探索

2021-09-07 09:39方峥嵘
江苏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道德与法治

【摘 要】党史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历史主题的内容之一。历史主题的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涵育学生生活实践智慧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在对历史事件的反刍中追寻意义世界的通达,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纵横交错的联系,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在历史的体验中完善自我,崇德笃行,进而实现启智育人的目标定位。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道德与法治;历史主题教学;启智育人;《中国有了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2-0021-04

【作者简介】方峥嵘,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南京,211100)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高级教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委。

历史主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把握历史主题学习的目标定位呢?首先,从课程目标来看,《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孙彩平教授从实践哲学的视角阐释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生活的实践智慧。[1]生活的实践智慧融合了认知、情感、意志、决断、行动等要素,是具有文化、道德意义的智慧。其次,从历史的本质来看,历史记载着人类曾经追求文明及美好生活的历程。它如同一面镜子,人们学习历史,在传承人类文明遗产的同时,能知兴替、明得失、启未来,在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

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历史主题的教学应重在启迪智慧,在历史的学习中丰富学生对世界、人生的认识,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但历史不会天然地给予智慧,需要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一个个意义瞬间,在与之对话、感悟、共鸣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生成生活实践智慧。下文,笔者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五下《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为例,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历史主题启智育人的教学实践。

一、在历史的反刍中追寻意义世界的通达

之所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因为历史不是过去生活的简单记录,只有那些曾在特定时间里绽放意义的人和事才会不惧时间流逝,不断被人们重温,滋养人的智慧。然而,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会忽略历史背后的意义,将其当作知识进行教授。如本课第一框题“开天辟地的大事”的教学片段如下:

出示一组民国时期老百姓悲惨生活的照片,教师叙述并提出问题:此时,中国老百姓身上压着三座沉重的大山,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不停地在寻求光明。他们是谁?在什么时间?又为中华民族做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进行一次“穿越”,去寻找答案。

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新青年》杂志编辑”“五四青年”和“中共一大代表”的身份进行“穿越”(即阅读资料),自主学习后分别通过口头描述、模拟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新青年》杂志、五四运动及中共一大会议的基本情况。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笔者发现学生只是经历了了解、复述历史的过程。《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以“散点”形式呈现了典型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但历史流传于后世的不是其自身,而是它的反映(精神)。我们可以借着各种遗迹回溯这个“有塑造力的精神”[2]5。因此,教学需要由走近历史到走向意义世界的通达。

师(出示建党100周年宣传图片):100年前,中国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对此,你想知道些什么吗?

学生自主提问: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成立的?(哪些人?做了哪些事?)为什么说这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开天辟地的大事”,分小组分别聚焦“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党的一大会议”,进行讨论交流。

生:我了解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李大钊各处演讲,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生:我知道他们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付出了很多,陈独秀多次被捕入狱,李大钊在临刑前仍然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演说。

师:听了大家的分享,其他同学有何疑问?

生: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呢?为什么宣传马克思主义会被捕甚至被杀害呢?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关系?……追问后,学生再次结合资料交流自己的思考。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基于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在“回顾—反思—再思考—再反思”的过程中,对历史不断反刍,回溯了历史背后传递的意义,学生明白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众望所归,继而生成道路的认同与自信。在以上教学中,学生感受到那些早期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积极贡献与伟大牺牲的革命先辈在历史洪流中的选择与坚持,感悟他们的信念与精神。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解讀历史现象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置身于历史背景中,在历史现象中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人物的故事里体悟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信念与精神,同时获得当下及未来生活的经验,建构历史、现在、未来的联系,实现对历史意义世界的通达,获得智慧的滋养,明理增信。

二、在历史纵深的瞻顾间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

当我们重温历史长河中具象的人或事时,须从整体上把握它们。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纵深之间的前后承接、相互联系,在后顾前瞻中理解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

首先,建立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本身也是历史:历史在永无止休地钻研自己,并扩展自己的视野。[2]13本课教学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历史时间轴回顾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事。学生纵观历史发现:人民的反抗斗争总是伴随着侵略、压迫而生。在了解五四运动这段历史时将巴黎和会与清朝末年的许多次不平等条约签约作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五四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抗议游行的原因,感受中国民众的觉醒,体会人们在追寻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寻找真理。这些历史规律的发现启迪学生向生活和经验学习。

其次,关注历史的横向联系。历史是不可逆的,我们今天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因此,为学生补充学习资料包,引导学生利用史料深入理解历史是我们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例如:本课教学伊始,教师由学生熟悉的骆驼祥子的故事引入话题,让学生从骆驼祥子的命运中感受旧中国的黑暗,以宏观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命运的微观视角去发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军阀混战时期的黑暗,体验人们对民族独立、阶级解放的期盼,从而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来指引方向。再如:学习本课第三框题“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在学生广泛搜集红军长征中的小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从“红军战士的信念、精神”“百姓支持”“队伍作风”等不同角度探寻这场远征这么“难”,红军仍取得胜利的秘密,从而多视角感悟长征精神。生活是立体的,多视角横向理解历史,寻找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理解历史发展的应然与必然,能促进学生思辨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建立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德罗伊森认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2]3 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历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感受历史与“我”痛痒相关。如本课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党旗图案中感知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追求无产阶级的民主解放。这一目标实现了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观看视频《建党100周年巡礼》并分享:视频中哪些场景、画面是你熟悉的?回看建党之路,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你对中国共产党,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呢?这样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在今天的生活中去理解百年追梦人的初心与坚守。有了这样的联系,学生才不会以旁观者的视角将历史视为与自己并行在不同时空里的生活遗迹,而是将其与“我”的情感、生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化作血脉中的文化精神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

三、在对历史的深刻体验中崇德力行

鲁洁教授指出:儿童不仅享有生活的价值,同时也在建构有价值的生活。[3]因此,历史主题的学习不能简单停留在生成感性认识上,而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思考来建构价值——生活对我有意义,我对生活有价值。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学习历史就是学习前人建构价值的过程。因此,体验历史是引领学生崇德笃行的最好方法。

1.在心灵对话中认识并完善自我。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理解、换位体验等形式与历史人物对话,在情理交融的心灵对话中实现沟通与理解,进而获得信仰与力量。如本课教学中有关“五四运动”的交流如下:

师:面对巴黎和会中北洋政府的态度,摆在北平大学生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像大家现在这样坐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二是走上街头参加抗议游行。如果你是当时的学生,你会怎样选?为什么?

生:我会选择参加游行。因为如果不游行可能就不会引起北洋政府的重视和民众的觉醒,那么,北洋政府可能就会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师追问:历史上有这样的教训吗?

生: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我们国家曾签订过许多不平等条约。

师提升: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青年学生将教训牢记心中化作爱国行动。

生:如果选择坐在教室里读书的话,也许当时可以安安稳稳读书,但是当不平等条约签下后就不一定了。

师拓展提升:北平的学生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灵魂拷问。你现在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吗?

生:国家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家,只有国家安定,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

师:是的,他们已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

師:那么,人们纪念和传承的五四精神到底是什么呢?

生:关心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精神、为追求真理大无畏的精神、热爱祖国的精神、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精神……

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换位、对比、辨析,与历史人物对话,认识到生活有多种选择,懂得人应当去追寻真善美的生活。同时,在崇敬榜样的同时,在高尚精神的感召下自我比照、效仿,学会自省自励,不断提升自己。

2.在探究思辨中获得信仰与力量。

向历史学习的过程是重新体验过去并向未来生长的过程,在“体验”与“生长”之间需要学会历史性思考,也就是透过历史现象探寻、归纳“有塑造力的精神”。

如本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的?”“红军为什么可以取得长征的胜利?”等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同时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想象体验、对比辨析等活动,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明建党初心、悟革命精神、生成长力量、获生活实践智慧。再如:教师引导学生对五四青年学生的选择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前后的对比中分析问题,在面对困境时明晰要做出利于国家、人民的选择的观念,感受那份为了美好的价值追求付诸行动的努力与精神,并从中获得信仰与力量。

综上,鉴古知今,启智育人。在历史类主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与历史相遇在意义的世界中,要带领学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探求中寻求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形成对国家、文化、精神、美德的崇敬与信仰,并转变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创造美好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6(9):9.

[2]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M].胡昌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20-24.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道德与法治
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怎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