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2021-09-07 09:49洪永秀
江苏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小学英语教学

【摘 要】在英语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意味着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这能让学生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涵养中华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同时能培养学生用英语得体表达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为讲好中国故事,一要做好中国故事的资源整合,二要创设阅读场和文化场。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中国故事;中华优秀文化;阅读场;文化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2-0081-05

【作者简介】洪永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200)教师,高级教师,常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英语课程应帮助学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这意味着英语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

中国故事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包括传统文化故事和具有时代精神的故事,如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歌颂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故事,介绍中国风物、艺术、习俗、成就等方面的故事。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中国故事形式可以很丰富,如绘本、动画、电影片段、诗歌等。这些故事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可以是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或精读、或略读、或听、或看、或讲、或演、或写,能让学生在英语语言实践中接受中华文化熏陶、涵养中华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同时能培养学生用英语得体表达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一、中国故事的教学资源整合

在挑选中国故事时,笔者力求让故事内容既与教材契合又能实现跨学科融合,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保留故事的文化精髓。

(一)注重关联性,延展单元话题

由于教材存在体例要求和篇幅限制,学生的文化学习往往无法充分展开。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为例,Story time只以一个话题展开讨论,Culture time的介绍往往是只言片语。鉴于此,笔者在各单元相关话题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了相关文化内容。

1.延展故事板块。

如六下Unit 1 Story time的内容是寓言故事The lion and the mouse,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除了Culture time中提及的The monkeys and the moon,笔者还引入了中国寓言故事:The fox and the tiger、The short-sighted mouse。六下Unit 6 Story time的话题为An interesting country,在学习了教材内容后,笔者引导学生阅读了有关中国城市、景点、美食等方面的故事。

2.延展文化板块。

六下Unit 3 A healthy diet(Culture time)中介绍了中西方早餐的不同,五下Unit 6 In the kitchen的Culture time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在学习这两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可引入相关故事,介绍中国的饮食特点、习惯、餐桌礼仪以及茶文化,呈现祖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展示中国地域的辽阔与饮食文化的多样性,这能为学生用英语和外国友人交流中餐文化打下语言基础。

(二)坚持实用性,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是故事的来源,也是文化的根基,因此,中国故事的引入需要观照学生的生活。

1.结合日常生活。

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介绍了四个中国传统节日,但在一个单元中集中学习很多故事会给学生带来认知负担,所以笔者让学生分散学习与这些节日相关的故事。如在端午节前后学习The smallest dragon,在春节前后学习The story of Nian,在中秋节前后学习The story of Change。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庆祝方式和历史文化背景,有利于加深对各节日习俗及其意義的理解。

2.结合乡土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学习六下Project 2 A travel book时,笔者在课堂中播放宣传金坛的视频,课后让学生收集有关家乡文化的资料,制作图文结合的手工相册,并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家乡文化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 。

3.结合时代发展。

六上Unit 4 Then and now(Culture time)介绍了指南针和火车。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可以关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外,也可从火车的发明这一西方文化知识出发,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古今交通方式的发展,进而引入中国高铁的故事Take a high-speed train trip。在学习六下Unit 4 Road safety(Culture time)时,笔者除了介绍香港、澳门实行左行制的原因外,还带领学生阅读了港珠澳大桥的故事The Hong Kong-Zhuhai-Macau bridge。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体验当代中国速度,学习敢为人先的精神。

(三)突出综合性,链接其他学科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教材涉及服饰、园林建筑、水墨画和动物等主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相应地引入旗袍、汉服、苏州园林、水墨山水和十二生肖的故事等,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审美情趣,感受中华智慧。同样,在英语教学中,还可融入音乐学科的内容,这既能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总之,资源整合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从资源的选择到资源的运用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即调整与再构。一个好的中国故事必须适合课堂教学,所以,教师需要对选择的资源进行合理取舍、改编、替换,对文本的语言进行调换、拓展、重设。调整或再构后的故事文本至少应体现以下特性:适度性,文本语言的难易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情境性,使用有意义、有语境的语言素材,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思想性,富有中国优秀文化的内涵,能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二、中国故事的教学策略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中国”和“故事”两个关键词。先说“中国”,我们的教学要以中国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知悉文化背景、表达文化内容、理解文化内涵、辨别文化差异,进而达到传承中国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目标。再说“故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是通过故事创设英语学习场景,并通过模拟场景进行互动练习,最终让学生用英语来交流,同时体悟语言和文化魅力的过程。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中国故事教学需要创设两个学习场景:其一是阅读场,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培养英语语用能力;其二是文化场,促进学生对文化内涵进行理解与吸收。下文,笔者以一首唐诗和一则民间故事的教学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展开阅读场,促进由内向外的言意表达

1.唤醒阅读,拉开文化序幕。

唤醒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就故事标题、插图进行猜测,或通过看视频、听音乐、谈话等方式激活认知图式。在古诗《赠汪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进行阅读唤醒的:

T:Boys and girls,I have many things in the bag. What are my other hobbies? Please look at the things and try to guess.

T:Yes, I like reading books. And my favourite book is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 Look! There were so many great poets in Tang Dynasty. Who is your favourite poet?

从话题hobbies引入唐诗,再用一本《唐诗三百首》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爱的诗人,引起共鸣。

T:Look! These are some poems I like. Lets read the titles.

To Wang Lun,Sitting Alone in Face of Peak Jingting,Invitation to Wine, Seeing Meng Haoran Off at Yellow Crane Tower,Thoughts on a Silent Night,Hard is the Road to Shu...

T: So, who is my favourite poet?

Ss:Li Bai.

学生通过阅读唐诗标题,猜测教师喜爱的诗人,同时感受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神奇。

T:What were Li Bais hobbies?

Ss:He liked writing poems./He liked travelling./He liked drinking./He liked making friends.

根据诗歌名称学生不难发现:李白是个喜欢旅行、爱喝酒、爱交友的诗人。这为引导学生对故事设疑做好了铺垫。

T:You know Li Bai liked travelling. In year 755, Li Bai took a trip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trip?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s:Who did he meet there? /What did he do there?/Where did he go?/How did he go there?/Why did he go there?

在以上教學中,教师牢牢抓住“趣点”设计问题,通过谈话、猜测、观察、阅读等方式唤醒学生已有的文化经验,同时以trip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为阅读做好准备。

2.寻问而读,丰厚文化内容。

诗歌篇幅小、信息量有限,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出丰厚的内容呢?

T:Who did he meet there? Read the poem and underline the answer.

To Wang Lun

I,Li Bai,sit in a boat about to go, / When suddenly on shore your farewell songs overflow./However deep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may be,/it is not so deep,O Wang Lun! As your love for me.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S:He went to meet Wang Lun.

T: So the title of this poem is...

Ss: To Wang Lun.

T: Where did he go? How did he go there? Please read again and underline.

Ss:He went to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And he went there by ship.

学生通过阅读英文版诗歌获得有关Who、Where、How的信息,这些信息能为后续进一步感悟和提炼诗歌主题做好语言准备。

T: What did Li Bai want to say to Wang Lun in this poem?

S: Deep friendship.

T: Why did Li Bai go to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Ss: He wanted to see his good friend./He wanted to write poems with Wang Lun.

T: Here is a letter from Wang Lun to Li Bai. Lets read and find out.

Dear Li Bai:

Do you like peach blossoms?Here is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Do you like to drink?Here are Wanjia Wineshops.Im here waiting for you to come,in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Yours,

Wang Lun

通过阅读汪伦的信,学生有了更多的发现,语言也变得更加丰富。

Ss:He wanted to see the nice views in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He wanted to drink in Wanjia Wineshops with Wang Lun.

T: But was there really a Lake of Peach blossoms? Were there really 10000 wineshops? Here is the story. Please read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Li Bai was so excited.He couldnt wait to see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to drink in 10000 wineshops.But when he arrived there,Wang Lun said sorry and told him that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was the name of the place,but no peach blossoms.And Wanjia Wineshops was the name of the wineshop,but no 10000 wineshops.Li Bai laughed and laughed.

通过故事阅读,学生了解到,原来桃花潭和万家酒店分别是地名和酒馆名。

T: No peach blossoms to see, no 10000 wineshops to drink. And what did he do there?

教師引导学生复述,如:

In 755, Li Bai took a trip to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He went there by ship. He met his friend Wang Lun. I think he drank wine/went boating/played sword/talked with his friend /wrote poems. And he still had a good time in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Li Bai loved this trip. He wrote a poem to Wang Lun.

在教学中,教师没有以注释的方式零散地呈现文化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验文化。教师用三篇短文串成一个有情节的故事,以预设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查找信息,并鼓励学生想象、推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各自有趣的桃花潭之旅。每个学生眼里的李白是不一样的,对于李白这次旅行的目的也有各自的理解和猜测,诗歌在儿童的视角下变得丰厚而有趣,桃花潭之旅已然成了学生的文化之旅。

3.对比诵读,感悟语言差异。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咀嚼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最常见、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时候,通过诵读,可以把语言形式的外在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有时候,通过诵读,又可以把语言形式的内在秘妙,绘声绘色地再现出来。

在学习《赠汪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反复用汉语和英语对比诵读,特别是在对全诗有了足够的认识后,配上音乐和背景图画,学生假想自己是李白,一番声情并茂地诵读,他们进入意境,诗中的那人、那景、那情仿佛就在眼前。

对比诵读,能让学生感受两种语言的特点,能让学生体会到汉语的无限魅力,这对提升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建立语言文化自信大有益处。

(二)创设文化场,实现由外向内的精神洗礼

学生在获得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文化感知后,需要一个文化场。在这个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创编故事、戏剧表演、写书评,帮助学生分析文化现象、提炼文化内涵、探索主题意义。在这个场中,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和儿童的已有经验、主观意识、情感发生碰撞,进而促进儿童人格发展。

1.构境,渲染文化氛围。

一堂课就是一片风景,在这片风景里往往蕴含着教者的学科素养和文化积淀。教师除了要准确把握文中之意外,还要向学生悄悄传递言外之境,把自己对文化的理解通过音乐、画面等形式投射到课堂上,让学生产生共鸣。

在《赠汪伦》这节课中,教师把诗歌置于一轮明月之中,近处李白一袭白衣,姿态浪漫,他眺望着茫茫江水,远处几叶孤舟、淡淡几笔桃花,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这样的水墨意境再配上一首古筝乐曲《溟山》,能把学生的思绪带入悠远而神秘的唐代。

不难看出,在这片美丽的风景里,既有艺术之境亦有历史之境,这种意境,既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超脱世俗、闲适自得的内心写照,也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向往之处。

2.思辨,提炼文化内涵。

若要实现文化理解,仅仅从阅读中获得一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以审辨式思维探索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主题意义。

以民间故事《司马光砸缸》为例,在中国人固有的思维中觉得砸缸救人这个方法是最佳方案。对此,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Sima Guang used this way to save the child. Do you agree with Sima Guang? Why? (2)Do you have any other ways to save the child? (3)Why did Sima Guang choose that way to save the child?(4)If we were in trouble,what should we do?这些问题能给学生极大的启发。

在多元发展的时代,只有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帮助学生生成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力。

3.创编,演绎文化精髓。

最有意义的意义往往藏在故事的细节里。如何把握这些细节?教师可以就故事的某个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自创故事脚本,用戏剧的方式把故事演绎出来。这样的文化体验方式能促进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认知、行为和品格。

如学生可以让自己沉浸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中,与故事人物同命运共呼吸,设计人物的对话,将简单的故事文本演绎成英语戏剧。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故事创编,形成自己对故事独创性的演绎,学生在读、演、品中逐步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懂得在危急情况下应当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冷静,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故事中的文化精髓通过学生的语言、动作、神态以更形象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今天,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担当起母语文化维护和传播的重任,有责任让中华优秀文化以多种形式进入课堂,为学生绘就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外文化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需要吸收各自精华,只有这样才能培養具有“中国心、民族魂、世界眼、国际范”的世界公民。

【参考文献】

[1]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小学英语教学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刍议体态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