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学前教育供给研究

2021-09-10 01:13金元媛谷宇
红豆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

金元媛 谷宇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行业发生了空前的改革,而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学期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例如,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音乐资源供给应与当前少数民族儿童的教育现状相匹配,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传统民俗和儿童音乐文化的功能作用,并将二者相结合。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学前教育供给内容,其中包括:校内音乐课程资源、民俗音乐文化资源和仪式音乐资源,另外论述了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音乐资源供给途径,希望能提高当前少数民族学前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资源;教育供给

在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中主要包括:少数民族的舞蹈、少数民族的歌曲以及少数民族的乐器等,这些都是组成音乐物质文化重要部分。而将少数民族音乐渗入到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就应丰富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学前教育供给,将少数民族音乐赋予的内涵转化为能为学前教育服务的音乐课程,这为完善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系统提供了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学前教育供给内容

(一)校内音乐课程资源。少数民族音乐是开展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资源,应与现代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实际要求相结合,并不是仅仅利用本地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例如在新疆幼儿园中,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应从幼儿低龄抓起,逐渐推进。在基本方针下,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内容中也要有双语教育的内容,并做出优化。例如,在新疆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中,通常分为语言游戏歌和身体游戏歌两部分,看起来这两种音乐游戏很适合作为少数民族幼儿园的音乐资源内容,但是其中的身体游戏歌就与汉族的游戏儿歌内容颇为相似,而语言游戏歌就与新疆维吾尔族的语言特点相匹配。鉴于此,少数民族幼儿园的音乐课程就应多元化发展,呈现出多个民族多个音乐品种的语言特色,因此,语言游戏歌和身体游戏歌就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幼儿园的音乐课程资源。

(二)民俗音乐文化资源。民俗音乐文化资源与幼儿园校内的音乐资源颇为不同,民俗音乐植根于民族生活中,只有在民族生活中才能体现其意义和价值,通过以逻辑思维与音乐乐符语言来启迪和熏陶幼儿的音乐情感,从而发挥其教育功能。民俗音乐突破了少数民族音乐课堂教育的限制,通过积累校外生活来提高学前儿童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例如藏族的一部《跳锅庄》舞曲不仅包含了舞曲本身,还包含了教育时机的选择,能很好的激发学前儿童对民族生活的热情,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幼儿园的音乐课程资源。另外,幼儿园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来增加音乐教学的实践。因此,民俗音乐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学前教育供给,能充分挖掘与民族音乐相关的文化,从而让幼儿在民族文化生活的熏陶下提升对音乐课程的热爱。

(三)仪式音乐资源。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仪式音乐资源供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当地有许多少数民族意识,这与儿童的学习环境密不可分,也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除了与儿童相关的仪式活动外,少数民族的风俗仪式中还有少数民族抚幼习俗、婚尚礼俗、瑶族儿童的度戒仪式、裕固族儿童的剃头仪式等,人们通过以仪式的方式来用歌曲寄托情感,用歌曲的形式进行交往,从而使仪式音乐成为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启蒙导师,因此,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民族音乐学前教育供给资源,应挖掘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仪式音乐作品,从而塑造兒童的民族性格,培养其良好的品质。

二、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音乐资源供给途径

(一)校内音乐课程资源。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校内音乐课程资源应与现代少数民族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符,并通过应用和实践音乐教育资源的内容,来帮助儿童走出当前的教育困境。例如,应对少数民族儿童双语背景下的童谣或民歌的具体讲解内容做出相应的整改。另外,有很多少数民族音乐的作品都不太符合儿童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内容,尽管少数民族儿童需要汲取优秀的民族文化,但在实际的音乐课程教育中应对其做出相应的改编,转变成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歌曲,从而成为重要的少数民族学前教育音乐资源。

(二)民俗音乐文化资源途径。民俗音乐文化来源于少数民族的生活,要发挥民俗音乐文化的教育功能,就应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对本土的音乐教育做出研究。现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区域已有专门撰写本地风情的音乐文化课程,比如藏族地区的乡土音乐教材就是通过与当地音乐教师和民间艺人的沟通了解下完成教材的撰写的。在当下,少数民族幼儿园教师只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活动价值做出课程设计,而相应的缺乏乡土音乐气息。因此,应改变这一现状,对民族音乐课程掺入民族核心元素。

(三)仪式音乐资源途径。少数民族的村落、家庭、社区等是还原少数民族意识音乐资源的重要场所,是将外在文化影射到儿童内心中,从而发挥其教育价值,产生效果。例如在侗族村寨中,就有很多通过集体协作的师徒传歌,并且拥有自己的歌班。在远古的传统侗族中是没有文字的,当地人民就将歌曲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世代相传,因此也有很多儿童从小就接受对歌训练,通常是由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带领年龄稍小的孩子,对其进行音乐知识传授。这样的音乐教育虽然较为自然,但是这样的教育缺乏一定的专业指导,从而使儿童接受品种杂乱的音乐。对此,如果对音乐艺术团进行排练的话,需要租赁场。因此可以建议学校免费为他们提供场地,将民族音乐纳入歌班组织中,可以分为:儿童班、少年班等,而本地儿童也有机会参加到其中的排练中去,从而增加民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结束语:要想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就需研究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学前教育供给内容,通过音乐资源的选择,以及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音乐资源供给途径研究,让少数民族儿童通过民族音乐的渗入,积累民族音乐生活经验,增加民族认识,感受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1]李建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民族音乐游戏化教学探究[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1):130-131.

[2]李存波.新环境下少数民族音乐传播路径探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1(2):135.

[3]米佳.新形势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新思路[J].艺术评鉴,2021(2):9-11,15.

[4]阿迪力江·吾甫尔.试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及展望[J].艺术评鉴,2021(5):186-188.

(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贵州省凯里市  55600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西南少数民族主题人物创作作品选
漫话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论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中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独特的中国少数民族民居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