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聋生的思想教育

2021-09-10 01:13李红枫
红豆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时事国歌聋生

李红枫

【摘要】新时期对聋生的思想教育要全面的开展,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传授,以教材为基础,不断地强化聋生的思想道德,抓住重大时事,加强聋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抓住聋生好奇心,加强聋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抓住生活实践,增强聋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想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社会、学习等都产生了浓厚的情绪,特别是道德与价值观念在此阶段当中属于关键时期。聋生自身具有特殊性,生理缺陷导致了其无法与普通学生在教育接受形式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他们与外界的交往受到限制,这在客观上导致了思想道德的培养要通过特殊的方法,既要强化他们自尊自强的坚定信念,能够自信的面对外界,同时好要激发出他们内在潜力,培养更为丰富的情感,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抓住教材本身,加强聋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道德与法治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发挥出聋生的积极性,引导日常生活行为,促进聋生思想道德全面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上要体现出综合性,以全新的思想对聋生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同时还要持续拓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途径。比如,我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一课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以“运用你的经验”为引领,借助三幅漫画和两个问题启发聋生思考,使他们了解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总相关。使聋生能够明确在日常生活当中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还需要遵守法律规定,这是尊重聋生的基本前提,也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正常的公民权利,在法律的规定当中自觉的行使公民义务,真正的做到懂法、守法,合理的用法。这对于培养聋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抓住重大时事,加强聋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聋生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教学实践能够发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当中不能够单纯采用说教灌输的形式,要以多元化活动形式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渗透。聋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就是他们感兴趣并广泛关注的内容。我把《半月谈》作为对聋生进行时事教育的主要教材内容,把新闻报刊的重大时事引入课堂,通过小视频、PPT课件、小组研讨等形式让聋生了解和掌握重大时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中国政协委员邰丽华用手语“演唱”国歌,当国歌在人民大会堂响起,这个细节让人感动。无声的国歌,爱国的心,无声的力量,也能震撼人心。课上,我把这段视频播放给聋生。

聋人用手语“演唱”国歌展示在全国政协开幕式上,这一形式更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和关注。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兴奋不已。从那一张张充满激动、喜悦、幸福的脸上,这样能够更好地为聋生孩子感受到自豪,并且充分利用国庆开展的机会,使大家能够畅谈自身的体会,对于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表达。爱国主义教育要入情入理,能够使聋生切实的感受到欢乐,这样才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国家建设发挥作用,这样也能够在内心当中形成更加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抓住聋生好奇心,加强聋生综合素質的提高

聋生除了先天听觉等方面存在问题之外,其他方面与正常儿童没有差异,抽象思维相对较差,因此,在抽象思维的培养当中需要增强聋生的好奇心理,使内在的学习动机等欲望被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够使他们形成自尊、自强、自信等良好的性格。我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时,学生茹旭龙突然站起来用手语问:“老师,我们和健全人平等吗?”我说:“那当然,比如我校严旭和崔晓丽两位聋人教师不是和其他教师一样平等吗?”他眼中顿时闪烁出希望,教室里也顿时沸腾起来,张林梓说:“我也要当老师。”李博说:“我要当一名聋人画家。”……我用他们最喜欢的舞蹈演员邰丽华的话鼓舞他们: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奇迹;只要我们努力,一定可以创造奇迹。通过身边事例结合课程内容鼓励聋生,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树立正确的航标,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抓住生活实践,增强聋生的情感体验

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聋生的心理较为脆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并且不能够与其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为了能让聋生回归社会、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我十分注意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当中关注聋生的思想变化,并且将其积极的引导到社会实践当中,在根本上培养他们融入社会的勇气,这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会随之提升,取得较为实际的效果。我把聋生带到健全孩子们的课堂中,健全儿童广泛的知识信息、强烈的求知欲望、广博的知识量能够推动我们的聋生不停地向前;我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更加自信!鼓励他们利用假期到福利工厂、庇护工场去体验生活等。这样,我们思想教育的途径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他们感受的生活的美好和社会的关爱,认识到“我行!我能行!”充分发挥和发展每一个聋生的潜力。

总之,对聋生进行思想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教师依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但是即便是产生了相应的成果,依然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能够不断地对聋生进行督促,这样经过长年累月的进行规范训练,使聋生的行为受到内在变化的影响,符合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聋生也将会自觉的形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  075000)

猜你喜欢
时事国歌聋生
时事半月谈
国歌
时事绘
当国歌响起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嫌短,捷克奥委会要求修改国歌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