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

2021-09-10 07:22刘琴
清风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国画美术课

刘琴

将德育融入初中美术课堂,可以拓宽课程教学的范畴,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带给学生思维上的引导,并且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德育时,要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营造开放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和学生有更多丰富的交互过程,在交流对话中带给学生良好的引导,并且渗透正面的价值观。这不仅可以让美术课更加多元,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收获更为丰富。

在作品赏析中渗透德育。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作品赏析教学是一个重要部分,赏析课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各种类型和各具特色的美术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让学生形成综合学科能力。在赏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作品内容,挖掘作品中包含的德育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作品带给学生多元化的启发。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学生不仅有机会认识美术作品的主题表达,领会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会在作品的赏析过程中受到一些積极正面的感染,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比如,在教学《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这个主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展示我国的山水画名作,并为学生讲解美术作品诞生的背景,辅助其体会其中深层次的意蕴,充分感受特定时代的民族精神。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有效培养,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不仅如此,这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感染力和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学生多元学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在绘画分析中融入德育。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特定美术作品的分析实施德育,可以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明确教学对象和教学要点后,教师可以根据这幅作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思路感受作品外,也要介绍作品赏析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形成更加多元的学习认知。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绘画分析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一些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课堂学习体验。

以《盛世·汴梁》的教学为例,这节课需要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经典画作展开赏析。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这幅作品时,可以找寻多样化的视角,从这幅作品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国画的一些相关特点。例如,国画无论是使用工具还是技法,都与西方画有较大差别。通过赏析国画绘画风格的独特、意境的高雅,可以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国画鉴赏的情境和氛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延伸活动中体现德育。美术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和主题出发,多给学生设计一些延伸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拓宽学生的研究,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基于这些活动的设计很好地融入德育,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师要了解初中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取向,延伸活动的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课程预设的教学培养目标,德育也会随着教学的推进很好地实施,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多收获。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本身源自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体现和应用。教师应利用工艺美术的优势,在其中有效实施德育。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学生学会将身边闲置的材料变废为宝,提升学生表现美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用心灵接触自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多接触大自然,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发现美的眼睛。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爱护周围的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实践探究活动也会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让美术课教学的整体质量更高。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国画美术课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难忘岁月》(国画)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课
找蜡笔
国画等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