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作业巧设计

2021-09-10 22:16胡勇华
清风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科作业信息技术

胡勇华

作业一般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独立学习活动过程,是教学评价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课堂教学向课外、校外延展的途径,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教育方法,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日常教学中,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较少布置作业。缺失作业这个课外拓展实践环节,会给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诸多问题。

本文依据王月芬博士的“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观”理论,实践探索解决信息技术学科作业问题。“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观”强调学生为中心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方法和实践能力;强调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类型要多样灵活,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和空间;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唯课本,而是将社会当作学习的大课堂;注重学生作业完成的过程;过程充满探究、合作和学习的自主精神。好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同一主题,巧在不同角度

虽然在知识层面,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有差异,但在思维层面上高度统一,况且信息技术就是一门基于其他学科知识发展起来的学科,完全可以和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

图片加工是七年级信息技术的重要学习内容,教学内容实践性强,能充分让学生体验和实践图片在表达信息内涵方面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学习学习图片加工的信息技术的热情和愿望,尤为重要。但课堂教学时间短,教师让学生深入学习的时间不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学要避免就技术学习而学习,不能将教学局限于教材,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挖掘内容和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孝亲敬老,从我做起”。除了知识、过程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学科差异,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维度层面,信息技术学科的介入与语文学科并没有矛盾冲突,二者是一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以与语文教师合作,设计同一主题作业,要求学生将学习成果以校园海报形式展示,设计如下作业案例。

主题: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设计校园公益海报,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

作品形式:海报

作品意义: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体会敬老含义,宣扬践行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和敬爱老人的现代行为和意义。

作品格式:JPG、PSD等常见图片格式

作品尺寸:像素不小于2000×2000,比例自定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以及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学习成果,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作业实践的热情。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以语文学科的角度欣赏学生作品,而信息技术教师以图片的加工与制作的信息技术角度出发赏析作业,帮助学生总结图片的基本加工方法,使学生理解图像是表达思想的强而有力的信息载体,图片的处理为主题服务,而不是为技术而服务,从实践到理论,让学生真正掌握图片加工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同一主题,两者角度不同却能和谐相处。

同一目标,巧在不同形式

有学者定义了四种主要的作业类型,分别是知识和技能巩固类、准备型、拓展类和综合类类型。学科融合作业设计宜采用拓展类型和综合类型,因为它有利于将不同学科内容相融合,而且在过程和目标的设计上关注学生的差异,强调各学科综合思维的运用。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理解数据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学会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等数据处理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思考和分析生活学习中的热点问题。其中,“统计图的选用”恰好是信息技术课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部分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标,故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以和数学教师设计一份“数字化的我”的拓展类作业案例。

主题:数字化的我

你想从数据上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吗?

打开“我的数据.xls”工作簿中,观察下列工作表:

1.身体数据;

2.上学期期末成绩;

3.各科家庭作业时间;

4.周末活动;

5.特别的我。

请按要求收集工作表数据和制作相关图表,并自行设计“特别的我”工作表的字段、填写数据和制作图表,然后通过图表填写初步结论。

在作业中,用学生身边的数据促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样的思维培养,形式却因学科不同而不同,丰富了学生的作业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开展了个性化学习,同时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同一内容,巧在不同评价

例如,每当期末,音乐学科均要考查学生,其中包括学生歌唱能力的评价项目。有音乐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歌唱能力的考查应付了事。其实,这既是问题,也是机遇,于是笔者抓住机会和音乐组老师一起设计了“K歌达人”音乐考查项目。

项目名称:K歌达人

项目介绍:你想获得音乐好成绩,成为K歌达人吗?放声歌唱吧,把它录下来,一切皆有可能。

歌曲内容:内容不限,但需快乐、健康向上,适合青少年。

歌唱形式:形式不限,独唱、合唱均可,可以和家人合作。

节目内容:开始是不超过10秒的自我介绍和歌唱曲目,2秒静音后开始唱歌,时间不超过5分钟。

作品形式:上交音频作品到指定的网络空间,格式为MP3或WMA。

时间:一周

考查作业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业融合了对音频信息编辑和加工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不仅解决了音乐学科的考查问题,还为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查增加了评价项目,给予了学生勇于积极尝试应用信息技术个性化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机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满了探究、合作和学习的自主精神,不仅学生感兴趣,积极参与,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甚至有家长参与其中。在教学评价方面,一份作业同时有两个学科角度的评价,间接减少了作业负担。

對于江苏省初中七年级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仅能达到知道和学会的程度,很难在一周两节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充分掌握和运用。利用作业,延展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空间,不仅巩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且架起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桥梁,培养了学生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的重要依托。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将成为弄潮儿。通过作业,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促进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良好信息意识;通过作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学生数字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延展课堂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作业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快来写作业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作业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