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加坡德育体系中家校教育的衔接机制

2021-09-10 07:22杨慧芝
关键词:新加坡德育

杨慧芝

摘  要: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表现为直接衔接与间接衔接两方面。直接衔接主要是家庭参与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家庭与学校合作互助实施德育,间接衔接表现为将家庭纳入学校课程教育计划,以提升家庭和谐环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在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规范;强调实践、易于操作;良性互动、优势互补;量化监督、及时反馈等鲜明特点,研究分析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及特点,对我国建构家校联动的德育机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德育;家校衔接

新加坡作为新兴发达国家,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得以实现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腾飞,其发展经验具有一定可供借鉴之处。在众多层次的发展领域中,新加坡德育尤其引人关注。由于新加坡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的移民国家,如何促使不同身份背景和不同价值取向的公民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认同、价值共识和道德规范是新加坡建国面临的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高度重视该国的道德教育,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新加坡在空间维度上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等立体教育网络,在时间维度上设置紧凑而又层次分明的道德教育目标、任务与方法,从而形成独特的道德教育模式。

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作为其一大特色在公民道德培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学校为主导,将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延伸至家庭,通过家庭主动承接道德教育任务,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延续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此外,考虑到不同家庭背景有其特殊性,政府倡议开展“学校家庭教育计划”[1],按照不同家庭背景定制不同的衔接方法,旨在提高道德教育成效。学校与家庭联手创建的道德教育网络对国家认同、社会责任、种族和谐等价值观念的培育发挥着积极效果。中国与新加坡同属亚洲文化圈,且两国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在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协调东西方文化,重构符合本国发展的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等问题。新加坡围绕建国之初的公民道德现状,创建独具特色的家校教育衔接途径,实现公民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因此,研究以华人为主且以儒家伦理为本的新加坡德育,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德育实效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加坡德育中家校教育的衔接方式

实施道德教育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已经形成一个颇具特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本国实际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2]在新加坡德育中,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便是较为突出的特色之一,也是新加坡德育成功的关键法则。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主要有直接衔接与间接衔接两个方面。直接衔接是学校与家庭直接协手对学生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公民意识等道德观念进行培育。间接衔接是在政府主导“学校家庭教育计划”的政策背景下,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家长的家庭观念和生活技能,以和谐家庭环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养成。

(一)直接衔接:家庭参与学校道德教育课程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我们坚强的家庭结构,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有巨大的持续力量。家庭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而非以正式教育的方法,来传递社会价值给下一代。”[3]应当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足。在德育中,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家庭成员结构及其价值观念、家长教育意识、家庭文化氛围等因素在学生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新加坡学校在开设道德教育相关课程时,充分重视家庭在学生道德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家庭视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延伸主体,让家庭直接参与学校道德教育课程。

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道德教育报告》详细分析了当时新加坡道德现状,反思过去道德教育的不足,并基于此提出道德教育改革。其中内容之一便是强调公民教育不仅在学校进行,还要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加坡社会对家庭与学校衔接教育的重视,新加坡各小学成立合作组织机构,如家长支持小组、家长教师协会等[4]将家庭纳入学校道德教育主体,以家庭教育来支持学校教育。2014年,新加坡教育部学生发展课程司颁布的《2014课程标准·品格与公民教育·小学》(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以获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学生在家中巩固学校所教的价值观。[5]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有重要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家庭参与学校道德教育等相关课程,促进学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道德观念。在2015年新加坡小学推出的《好品德 好公民》教科书中,明确设置了家庭参与道德教育的任務与要求。“教科书在每个年级中各设置了7个‘家庭时间’单元,根据不同的主题,安排不同的家庭教育活动内容。”[6]这样按照不同年级设定具体的道德教育目标及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家庭与之直接衔接,承接学校道德教育任务,将学校德育内容加以强化,以便提高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将学校道德教育主体延伸至家庭的教育方式,既可有效激发家庭教育的内在潜力,又能强化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二)间接衔接:家庭纳入学校课程教育计划

家庭是个体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既能给个体提供必需的物质经济支持,又能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个体在行为、思想、道德、信仰等方面的影响,是个体在初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家庭环境中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家庭背景、家庭文化等都是影响个体道德观念形成的内在因素,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个体的道德品格会产生不同影响。“一般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育,反之则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障碍。”[7]家庭和谐作为教育的隐性条件为个体形成健康人格提供基础,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可或缺。然而随着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部分新加坡人的家庭观念,家庭教育功能逐渐弱化。面对部分新加坡人过分追求个人价值而漠视家庭的现象,新加坡政府迅速出台系列政策,试图遏制这一现象,以巩固家庭的价值和功能,并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为促进新加坡人形成积极的家庭观念,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新加坡政府于2002年启动“学校家庭教育计划”。[8]“学校家庭教育计划”借助社会各界力量,为学校提供支持以推动计划顺利实施。学校作为计划的主要参与者与承担者为家长及学生提供合理且符合实际的家庭生活教育课程,以便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因此,学校需在充分了解家长的教育背景、知识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结构以及家长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既符合家长及学生需求又便于他们学习和吸收的课程方案。同时,学校还需考虑社会发展因素,制订的实施计划需带有前瞻性,以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中满足家长的需求变化。而家长作为“学校家庭教育计划”的受益方,需要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制定的课程计划,推进计划实施。在此过程中,作为教育实施方的学校通过具体的课程教育,引导家长如何关注孩子成长、如何建立有效沟通技巧、如何凝聚家庭成员等,从而提升家长的家庭生活技能,促进家庭幸福。家长作为受教育方,通过参与学校开设的家庭生活教育课程认识到家庭和谐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提高家庭教育意识,从而促进与孩子的积极沟通、分享,并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以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学校家庭教育计划”推行几年后,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学校的家庭生活教育课程以获得家庭教育指导,从而提升家庭教育成效。从新加坡推进该计划的实际效果分析,该计划既提升了家长及学生的家庭生活技能,激发新加坡人对家庭的重视,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良好家庭环境的形成,从而为个体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基础,实现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间接衔接。

二、新加坡德育中家校教育的衔接特点

新加坡政府一直重视家庭在德育中发挥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功能。无论是家庭直接参与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积极配合学校,按照教材要求完成相应任务的直接衔接,还是学校将家庭作为道德教育的积极因素,通过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生活技能等来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提升家庭对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培育效果的间接衔接,都是新加坡德育中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以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并经实践证明为有效的德育途径。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能取得较为成功的教育实效,与其自身特点有着密切关联,研究分析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特点,有利于全面认识和了解新加坡德育的特色途径,同时对我国建构家校联动的德育机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一)政府主导、政策规范

政府对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视是新加坡德育中家校教育衔接中的突出特点。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培育“新加坡人”,并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各有侧重的德育目标以促进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在德育实施方面,不断创新德育途径,注重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来协助开展学校德育,并为学校提供政策咨询、经费支持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形成立体的德育网络,从而强化道德教育效果。因此,在新加坡德育中,政府承担着家庭与学校衔接的主导作用,并积极出台各项政策及规定以规范家校合作制度,引导家庭与学校的有效衔接。政府主导、政策规范在新加坡德育途径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说是新加坡政府推动了家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首先,2015年新加坡小学采用的《好品德 好公民》教材正是在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指导下修订而成,教材内容的编写、课后家庭任务的设定及家长参与方式等都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教育要求,即重视家庭教育环节,要求家长参与到学校德育教学过程。如此,由政府主导而促成的教材改革与更新进一步提高了家庭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家庭的教育功能得以凸显。其次,新加坡的“学校家庭教育计划”由家庭教育民众委员会发起,政府是其实施主体之一。政府通过社区发展、青年及体育部/教育部推进该计划的实施,并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制定计划开展的具体方向,提供相应的服务和资源,以促进学校实施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计划顺利有效开展。由政府主导、政策规定的德育能有效调动社会各界资源、为家庭与学校衔接提供强大而稳定的网络平台、服务载体及项目资金。这种优势是社会其它力量所不具备的,故能为新加坡德育中家校教育的衔接提供保障,为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共同促进个体良好道德品格养成搭建良好平台。

(二)强调实践、易于操作

在新加坡德育中,无论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直接衔接还是间接衔接都注重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并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制定符合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实践主题,重视家长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此外,学校还注重家长参与的可行性與现实性,通过制定具体的操作指南,为家长和学生的参与提供建议,便于操作和完成。因此,强调实践、易于操作是新加坡德育中家校教育衔接的另一突出特点。

当前新加坡小学所使用的德育教材便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在《好品德 好公民》教材具体内容的编写中设置了“家庭时间”单元,并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编写不同主题的家庭教育任务。“在14年级,‘家庭时间’是写给学生家长的,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具体措施;在56年级则以学生为对象,为他们提供一些在家庭中的学习建议,鼓励他们积极与家长和家人学习互动。”[9]通过一些具体建议,给予家长可操作性指导,让家长围绕教材中设定的教育内容参与学校德育课程,并注重对家长实践的引导,以协助家长顺利参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让学生在与家长的日常生活和相处中形成较为良好的道德品格。另外,在学校为家长学生等开设的家庭生活教育课程内容也体现了重实践、可操作的特点。如在“学校家庭教育计划”中,学校面向家长开设的课程包括如何提升生活幸福技能,如何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如何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等,面对学生开设的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信、促进良好性格的养成、正确面对和处理压力以及提升沟通交际能力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都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而且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家长学生需求,易于践行。

(三)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显性主体和重要途径,承担了德育的主要任务,对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起直接影响作用。家庭作为孩子生活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成为德育的隐性途经。学校与家庭携手共进,充分挖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势,在家校良性配合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实效的最大化。在新加坡道德教育中,无论是在学校德育课程中明确规定了家庭教育任务,还是将家庭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中,通过对家长实施教育以为学生道德品格成长塑造良好家庭环境,这些都指向新加坡德育中的一个明显特征,即注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与引导。正是为发挥家庭的隐性教育力量,新加坡政府出台系列政策以促进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家庭与学校良性配合。

首先,在新加坡德育课程内容中,家庭参与是学校与家庭协作的明确载体。从新加坡德育课程的内容来看,家庭教育在课程内容中占有一定比重,通过明确的任务安排促进家校配合。如在《好品德 好公民》教科书中,各个年级均设置了“7个‘家庭时间’单元,根据不同的主题,安排不同的家庭活动内容。”[10]教科书中明确提出家庭教育任务,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设置不同主题的家庭教育任务,以便指导家庭配合学校完成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时,另一方面,在教科书的“家庭时间”中,为便于发挥家庭的教育引导,编写者尽可能详细说明如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和引导,对于不同家庭主题,其侧重培育的价值观也有所不同,具体培育途径也因内容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低年级侧重“勇敢”、“开心”等价值观的培育,家长的教育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勇敢迎接校园生活,并培育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其次,新加坡启动的“学校家庭教育计划”也确证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加坡政府及学校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自身的良好素质,家长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甚至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量是巨大且较难改变的,因此要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对家长的再教育必不可少。通过学校开设家庭生活教育课程,提升家长的家庭观念和生活技能,促进家庭和谐,形成良好的隐性教育力量,进而实现家校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四)量化监督、及时反馈

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监督和及时反馈。如何发挥有效监督、及时反馈信息,是新加坡德育中积极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良性合作必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道德品格形成的隐性作用,在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中,政府和学校尤其重视对家庭教育的监督与考察。通过多样化的监督方法和多途径的反馈机制,高效的衔接关系得以建立。如“学校家庭教育计划”的服务方每季度都要向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MCYS”)汇报详细的活动情况,而MCYS会根据服务方提供的资料进行深度调查,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以核实服务方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是否达到预期目标。[11]在此调查过程中,其定量调查的方式对评价服务方目标是否达成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多元化的反馈机制既是新加坡德育中學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重要保证,又是其突出特点。在“学校家庭教育计划”启动中,家长教师协会作为参与主体发挥着家校传达沟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了解家庭情况及家长需求,以为学校制定家庭培训课程提供参考,确保家庭生活教育课程可以覆盖目标群体;另一方面,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反馈给MCYS以期获得关注并及时解决。严格的量化监督与及时多样的反馈机制构成了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的突出特点之一。

三、新加坡德育中家校教育衔接的启示

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多文化、多信仰的移民国家,但在公民的道德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使“我是新加坡人”等共同价值观深入人心,为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凝聚力。新加坡德育的成功离不开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的改革与创新,其中家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便是新加坡德育中较为突出且高效的教育途径。中国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与推崇儒家文化的新加坡具有文化上的相似性,都较为注重家庭,以家庭为重。这些特点使得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的方法对我国德育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第一,积极引导家庭发挥正面教育功能,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原生家庭成为学校教育及网络舆论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认为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关键作用,频繁爆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校园欺凌、自杀等社会问题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位。尽管农耕文明时代形成的家庭本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人们仍极其看重家庭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至今人们对于家庭的教育功能仍然处于模糊定位状态,缺乏明确的教育合作意识,与学校教育处于相对分离状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长期分离易造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混乱与断层,这样造成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学校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场所,但没有家庭教育加以强化,学校德育效果得不到内化与监督。同样地,家庭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家庭结构等都会成为隐性教育的一部分,但缺乏明确教育意识的家庭并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一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接受的德育不系统、不完整,甚至偏离主旋律。针对中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对分离状态,教育者可以从新加坡德育中家校教育衔接途径中获取一定启发,即要注重对家庭教育功能的积极引导,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新加坡将家庭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明确家庭教育任务,并通过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规定学校与家庭合作,形成优势互补。

第二,制订衔接计划,提供合作指导。面对中国德育中家庭教育缺失的现实困境,教育改革者呼吁重视家庭的隐性教育功能,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教育。在当前中国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功能被强调,并致力于配合学校教育,学校也努力调动家长参与学校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但实施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与家庭之间配合缺乏系统和方法。纵观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过程中,政府主导,启动“学校家庭教育计划”并改革德育教材,在了解学校与家庭的具体情况后,详细规定各方的任务与责任,以推动学校与家庭的良性合作。在中国德育途径中,家校联动缺乏明确规范与指引,从而造成家校合作不深入、不具体、难实施。新加坡德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为中国家校合作、家校联动提供有效启发与积极借鉴。

参考文献:

[1][8][11]霍利婷.新加坡“学校家庭教育计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7):57-60.

[2]顾明远,王学风,马建国,麦青.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14,220.

[3]白晓忠.世界各国教育概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57.

[4]袁月.新加坡小学“学校-家庭-社区”三维教育网络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20.

[5][6][9][10]陈卓.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家庭教育环节的特点研究——基于小学《好品德好公民》教科书的文本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09):14-20.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0.

责任编辑  韩谦

猜你喜欢
新加坡德育
新加坡
新加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