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丝竹管弦 畅饮川茶之春

2021-09-10 07:22樊明君
音乐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琵琶

樊明君

〔摘 要〕《川茶颂》五个乐章分别以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表现每个乐章不同的主题,有机融入川剧锣鼓、曲艺盘子、藏族乐舞等民族乐舞元素,演出中不同乐章均有不同的亮点。敲鼓击磬,琵琶鸣咽等演奏都给观众留下美妙的音乐记忆。琵琶独奏时,活泼欢快的音符从挑、弹、滚、飞的弹拨与轮指中跃然舞台,潜入座池,引入诗情画意,引发观者共情。

〔关键词〕川茶颂;琵琶;民族管弦乐

泉水叮咚响,茶香落玉盘;丝竹管弦起,川茶颂太平。

由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和成都水叶莲华艺术团联合创作的原创情景民族管弦乐《川茶颂》2021年3月28日晚在成都新声剧场首演。

蜀风雅韵民乐府,川茶简明文史艺。赏心悦耳的民乐,起承转合的茶史,源远流长的故事,茶香飘逸的传奇,都在丝竹管弦的嘈嘈切切中跃然而起,带给满场观众以艺术的“听茶”审美。

《川茶颂》乐动舞台,民乐会浸润心田。香芽嫩叶、沸水清泉,茶史哲艺、人文传奇,在作曲、指挥、配器、演奏和舞者的合作创演中,成功将川茶的味觉美、视觉美、触觉美与嗅觉美通感付之于听觉美,川茶之春,乐润天府,民乐《川茶颂》,歌舞唱传奇。

“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在稚声稚气的成都童谣声中《川茶颂》奏响序曲,整场音乐会由川茶之源、川茶之魂、川茶之道、川茶之殇、川茶之春五个乐章和“吃茶去”序章、“敬茶”尾声组成,全场演出以情景再现与民乐演奏合二为一的舞台表现形式,辅之以茶艺、歌舞、曲艺、诵读等情景表演。以神农氏寻药发现茶、吴理真在川开启人工种茶先河、茶马古道川茶为媒等传说与故事为演绎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活泼多姿地将三千年川茶文化诉诸舞台。

音乐会导演张谦成在舞台上营造出一个唯美而多元的时空,在用不同音乐形象区分不同乐章的同时,导演在演出中刻意运用绿、黄、红等不同色系的围巾,在每个乐章演奏完成进入下一个乐章时为台上参与演奏的乐员系于身上,配搭于一体,以此体现不同乐章所演绎与表达的不同内容。

序 章:吃茶去

茶馆起源于四川,汉代时成都就已有茶馆之实,勾栏瓦舍间,吃茶看戏听说唱,灯火阑珊意味长,由此就有了“天下茶馆之盛,其在西蜀乎”的感叹。“川茶颂·序章:吃茶去”通过音乐和情景表演,演绎成都由古至今的安逸茶馆生活,川茶民俗民风民情、茶艺古今演绎展示等都在序章的音乐与舞蹈结合中逐一情景再现于方寸舞台。

由廖甦、温韵乔、代芳菲等现场表演的川茶民俗情景和由肖思思、赵夏、周梦菲等人合作表演的茶艺展示,在民乐伴奏下缓缓将观众引入一个由川茶文化营造出来的舞台氛围中。一瞬间,川茶千秋故事,三尺地,传演万世茶情。

第1乐章:川茶之源

神农氏寻药发现茶,吴理真开启人工种茶先河,王褒“烹茶尽具”、“武阳卖茶”……

在陈志康领唱的川茶源流变更的歌声中,由演员黄建维扮演的神农氏、邓志雄扮演的吴理真、胡嘉滨扮演的茶仙女等舞台人物形象,逐一出场演绎川茶的起源与流传。由此引出茶起源于四川的茶源缘起。

第2乐章:川茶之魂

寺庙种茶饮茶促进了茶叶的发展,儒释道以茶提神、开悟、修行,文人雅士以茶吟诗作画,追求高雅时尚,百姓饮茶不仅解渴还可静心、清心、修身养性,茶以自然、淳朴、高洁受人敬畏,融入灵魂。

川茶之魂通过由景东霞、吴东联袂演出的双人舞《问道》和由演员陈实等人扮演的古代僧侣品茶论道的场景再现,艺术传演川茶之魂。

第3乐章:川茶之道

川茶通过贡茶传向中原,通过水路传遍长江流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亚大陆,通过茶马古道传向我国西藏地区,通过佛教传到日本、韩国等国。

独唱演员何君以一首女声独唱深情演唱茶之道,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背夫、藏区打酥油茶的藏女通过舞蹈演员的表演和视频结合一一再现于舞台。

景东霞扮演的文成公主与范孟杨扮演的松赞干布,通过舞蹈化的音乐情景,再现唐朝贞观年间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嫁与松赞干布之盛典。

第4乐章:川茶之殇

封建王朝实行苛刻的茶税及种茶政策,垄断专卖,腐败盛行,茶农不堪重负,民不聊生,大规模农民起义被镇压,川茶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川茶一蹶不振,外寇乘虚而入,保卫川茶的斗争风起云涌。

为形象表达这段封建王朝时期的川茶之殇,演出中借用了川剧变脸表演來揭示封建官吏对茶农群众压榨的无情,一对爷孙合跳的双人舞,以一个老者和其孙女与官吏抗争的情节来讲述封建王朝苛刻的腐败茶税及榷茶政策,戏剧性、观赏性凸现。

舞蹈演员扮演茶农群体,在音乐的配衬下,把茶殇年间民间疾苦与离合悲欢作了形象的表达,由此传递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川茶颂》民族音乐会主题。

第5乐章:川茶之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振兴川茶风声水起,川茶迎来明媚的春天。

由吴东霞、唐雪傲、丁谣、赵晗、敖芳、胡嘉滨、杨青、李钰茂等舞蹈演员表演的茶山采茶舞轻盈、欢快、活泼,以此展示川茶迎来的美好春天与收获。

由罗兴宇、成名威、张伟、周梦菲、黄媛媛、伍菲等合作表演的长嘴壶茶艺再次把川茶的声色香艺作了形象的铺陈和展示。

尾 声:敬茶

歌唱演员丁艳在民乐队的伴奏下献上的女声独唱“敬茶歌”,与由舞蹈演员翩翩起舞的敬茶舞一道,将《川茶颂》的尾声演出再次推向高潮。

各乐章既相对独立又承上启下,音乐中展现情景,曲调中配以吟颂,观众在音乐演奏中了解川茶及川茶文化,身处剧场,心如沐春风,惬意而心怡。

四川作为中国最早种茶、饮茶、售茶的地区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川茶颂》以三千年川茶历史文化为主要素材,以浓郁巴渝地方特色音乐为主旋律,融入四川民间音乐,融汇舞蹈、情景表演、多媒体视频等元素,用乐曲刻画川茶在悠远历史长河中的茶源茶道茶艺茶魂茶殇茶春的人情故事。

“川茶之源、川茶之魂、川茶之道、川茶之殇、川茶之春”,川茶的历史就在这五个乐章中一一展开,从萌芽,到辉煌至低谷,又到复兴的过程通过观众的视觉、听觉传递传播传扬开去。舞者的翩翩舞姿就像在水中沉浮的茶叶,管弦乐的演奏如清泉流水冲泡着的片片绿叶,乐与舞又仿佛如同手握一盏瓷器,在山间饮茶。在潺潺流水之下,倒茶、举杯、嘴唇触碰到杯壁的瞬间,茶香四溢。川茶的历史犹如茶水,流进体内,轻微苦涩之后,便是甘甜,喝完之后,回味无穷。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初以萘、槚、茗、荈为名,源于巴蜀地,兴于商周时,后于民间传承及再创造形成茶文化,发展至今,茶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川茶文化作为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诞生、发展、鼎盛、衰败和复兴的过程,这些过程伴随着巴蜀文化的进化与发展史。因此,对川茶文化进行源解析及发散研究不仅对中华茶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更是为研究巴蜀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川茶颂》以民乐演奏为载体,从纵向和横向对川茶文化进行了艺术解读。纵向结合川茶文化的历史,将川茶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在舞台上通过川茶之源、川茶之魂、川茶之道、川茶之殇和川茶之春五个乐章进行艺术再现。横向通过四川地方音乐元素以及唐宋词曲风、川剧、舞剧、情景剧元素和多媒体现代舞美技术等对纵向维度的川茶文化进行横向表达。

儒释道种茶以明性,文人雅士咏茶以明志,人民群众饮茶以明神;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贸易中商茶、贡茶;封建王朝税茶、榷茶致使名不聊生,民族英雄奋起斗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后川茶再次迎来腾飞等川茶发展历程中,《川茶颂》不局限于单一的艺术形式,借助多种表现手法和传统的、现代的科学技术,用多元化的艺术载体在同一艺术空间和限制性的艺术时间中,将川茶文化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进程悉数呈现在舞台上,这不仅是艺术创造过程中横向创作,更充分表达了在历史长河中川茶文化早已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等各个环节。

川茶文化的发展史、巴蜀人民的奋斗史、巴蜀文化的进化史生动地呈现给观众,这既是一场音乐会,也是一个艺术化的川茶文化博览会,还是一次对川茶文化的集体性解读与突破性发散,在区域性特色文化发展的探索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川人对茶,有着根深蒂固的热爱,吃茶,是川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茶馆也是随茶文化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场所,是寻常百姓生活中最熟悉、最喜爱的地方。

“四川茶馆甲天下”,素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四川茶馆萌芽于西晋而兴起于中唐。西晋时期,四川有挑茶粥担沿街叫卖者,至唐代,茶馆应运而生。 据《封氏见闻记》记载:“自邹、齐、沧、棣, 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距长安不远,繁华冠九州的锦官城自然也不例外,那里早就有卖茶兼卖药的茶楼。至清宣统年间,成都街道茶馆林立,随处可见寻常百姓吃茶看戏。

而今,成都茶馆遍布大街小巷,品茶、论茶以及以茶为中心的休闲生活已成为成都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四川茶馆里喝茶,不仅可以欣赏到变脸等地道的川剧绝技和四川清音、说唱、评书等艺术表演,还可领略到精彩纷呈的茶艺茶技表演。

街坊茶肆,开门见客不分高低贵贱,天南海北,五花八门,三五成群聚一桌,各人一杯清茶,几碟瓜子花生,谈天说地,评古论今,国事家事, 人情世故都可成为话题,谈笑间众人纷纷一散心中闷气,说的都是情,讲的都是理,茶馆之妙便是这人情味。

“茶馆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品茶聊天体会的不单是由茶特有的色香味诱发出回归自然的味道,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民众的百态生活,听曲、看戏、论道、讲家常,林立于世的大小茶馆,千人百态浓缩于一角,以方桌茶碗间吐纳巴蜀人文。《川茶颂》舞台场景大多聚焦于茶馆,把茶馆文化与川茶文化有机结合于一场音乐会中,视听丰富,色彩多姿。

《川茶颂》的音乐创作在音乐素材选择上主要选用的是四川曲艺中的音乐元素,如“车灯”“盘子”“清音中的荡调”以及川剧打击乐等。如序章的开场环节吃茶去,首先“吃茶去”三个字便是一个指令性动作,指向茶馆。而接下来正是如此,通过选用车灯曲牌与清音荡调曲牌相结合,辅以四川民族乐器等民族管弦乐,演绎了茶馆里说书唱戏、吟诗颂词、商谈生意、调解纠纷以及下棋看书、采耳看相、悠哉游哉消磨时光等茶馆万象。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川茶颂》五个乐章分别以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表现每个乐章不同的主题,演出中不同乐章均有不同的亮点,敲鼓击磬,琵琶鸣咽等演奏都给观众留下美妙的音乐记忆。琵琶独奏时,活泼欢快的音符从挑、弹、滚、飞的弹拨与轮指中跃然舞台,潜入座池,引入诗情画意,引发观者共情。

茶以载道,乐为情生,《川茶颂》由王石民作曲,国家一級指挥贾松柏现场执棒,乐团首席梁瑞林领衔,史国余、杨家卷作词、撰稿,首场演出得到了大华茶世界商业广场的赞助与大力支持。

江流宛转,高低起伏,轮指律动,轻重缓急,有歌有舞有音乐,有情有义有传奇,有声有色有韵味,茶的故乡,茶的故事,聆听丝竹管弦,畅饮川茶之春,传承川茶文化,传播川人情怀。音节跳动润天府、茶香一曲度良宵。

猜你喜欢
琵琶
我和我的琵琶
冰凌的老琵琶
琵琶你好,琵琶
也说“琵琶声停欲语迟”
也说“琵琶声停欲语迟”
琵琶与现代音乐
枇杷和琵琶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琵琶”和“枇杷”